本文作者:云淡风轻

优秀的动画片是为成年人准备的,看完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我又一次深刻地领悟了这句话。

这部动画片的英文名字叫做《Inside out,它本身的意思是彻底的,从里到外的,用做电影名指的是内心世界对外在表现的影响,把这个意思翻译成《头脑特工队》,我不敢恭维,有些标题党的意思,但是要我来找一个更恰当的词还真的找不到。

电影讲的是十一岁的小女孩莱莉,因为父亲工作变动举家从北方城市明尼苏达搬迁至旧金山,在新的居住和学习环境中,如何克服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如何适应新生活的故事。是许多大人和孩子都有过的经历。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但是因为表现角度的独特,却给人以十分特殊的感受。让人遐想,让人感悟,还让人不安。

电影说,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司令部”,在这个“头脑司令部”里住着五位情绪小人,它们分别是快乐(Joy)、悲伤(Sadness)、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人的行为举止喜怒哀乐都由它们共同控制。

在莱莉的“头脑司令部”中,这五个小人一同操纵着莱莉的行为,并且管理着莱莉的记忆、梦境、潜意识……。黄色的欢快可爱的乐乐(joy)自诩是司令官,她上蹿下跳用尽解数让莱莉快乐,每当她的操作奏效时,莱莉便开心欢笑;于是乐乐认为自己是莱莉的真实本质,她管理和教训所有其他情绪小人:不让厌恶、愤怒和害怕进入莱莉的生活,还把蓝色的忧伤画地为牢关闭起来,可是最终却干扰了莱莉大脑里的微妙平衡,破坏了头脑司令部的核心功能,使得“司令部”几近坍塌,为了改正错误,乐乐和忧忧在莱莉的大脑里踏上了一段史诗般的旅程,搭上思考的列车,探索意识的监狱,最后来到莱莉的内心深处,看到一群艺术神经正在忙着制造梦境........

当乐乐与忧忧在莱莉的茫茫脑海中探索拯救之路时,大脑总部只剩下掌管愤怒、害怕与厌恶的三位干部值守,于是莱莉变成了愤世嫉俗的女孩。她表现出毫无道理的愤怒厌世与绝望,甚至与父母闹翻,背起行李打算离家出走。

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乐乐和忧忧成功了,头脑司令部重新恢复各项功能。莱莉变回了那个正常而快乐的女孩,与父母和新的老师同学相处甚欢。

令人深思是:乐乐最终却发现真正的快乐单靠她是不行的,莱莉的正常与快乐需要包含和接纳每一种情绪,尤其少不了忧伤。

于是,这个故事不再限于莱莉克服了种种不适面对新生活,更是一种对自己的全新认识。它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情绪,看到自己如何被情绪挟持。它有一种哲学的意味。

是的,它告诉所有人:成长和生活需要接纳每一种情绪。

人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个个希望活泼阳光。但是,快乐并不是抽象的。悲伤让我们发泄心中的苦闷,释放压抑,它让人深刻、让人继续学习和体验,它在正常人生中必不可少;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谨慎而细致;愤怒是一种驱动力,使人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强烈的渴望,还可以让情绪得到正常的宣泄;害怕并不完全是胆小懦弱,它能保护人类,避免激进和冒险,这是人的理性所在;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众失去自我,它让人远离恶心的东西,远离讨厌的事情。

细细一想便知道:这些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的综合造就了思想,造就了大脑,它们共同塑造了完整的精神世界,只有全部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盲目的乐观无济于事,最终只会毁掉人生。想想看:整天傻乐,完全感受不到其他情绪,那还是个正常的人吗?

有趣的是,据说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制作团队是让Joy(快乐)和Fear(害怕)一起飞出总部结伴冒险,后来却发现故事顺不下去——他们想让Joy在这段经历中有所顿悟,但Fear(害怕)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在故事重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Sadness(忧伤)才能让Joy明白一切。

也许我们一开始也都像单纯的Joy一样,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义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人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时刻,确如影片中的“忧忧”说的那样,就想找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哭完后却能让你满血复活重新起航。悲伤是一种让人生变得丰满而完美的能力。于是最后我们终将走过Joy的路,明白悲伤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Sadness将你引向光明。

这部电影发行于2015年,然而在今天2022年重新来看,我却看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因素。因为如今,它似乎是一个有着科学理论支撑、虽是完全虚构却有可能成为现实的故事了。

现在的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人类的思维是一种神经生物学现象,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来解释、模拟甚至再造的。电影中我们看到,莱莉完全没有真实的自我,也从来不会做什么主动的选择。她其实是个巨大的机器人,由一系列相互牵制的生化机制所操控。虽然电影里,这些机制拟人化,变成一群可爱的卡通人物,开心的黄色乐乐,忧郁的蓝色忧忧,愤怒的红色怒怒等;我们跟着这些拟人化的生化机制进入莱莉的大脑深处,却一直没有遇到什么灵魂、真实的自我或者自由的意志。而是只能眼看着这些角色在总部通过巨大的电视屏幕盯着莱莉的一举一动,操控各式各样的按钮和操纵杆,控制莱莉所有的情绪、决定和行动,细细想来,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实际上,整部电影故事情节的关键,也不是莱莉找到唯一真实的自我,而是指出,莱莉不是任何单一的核心机制,她的人生是许多不同生化机制的相互作用。就像一部机器,其运转一定是众多零部件共同工作的结果。用科学的语言说:这个电影采用了人类神经生物学观点,展示了一个所有生化角色在冲突和合作中共同产生的故事。

如今,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经济和社会,也在改变人类的思想甚至身体,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多领域应用,人类或许将会拥有现在无法想象的能力,比如设计大脑,延长生命,而且,选择性地消灭某些思想。当这些技术让人们有能力操控人体内部的世界,重塑自我,这会不会扰乱心智系统,甚至造成人以及作为人类的基本思想理念的大崩溃或者大重组呢?

不由得想起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来的人类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反馈

邑人电影院

12.6万获赞 37.7万粉丝
深度挖掘电影背后的故事,一起涨姿势。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