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行、太岳、吕梁三条山麓以南,中条山东西横贯,西面与南面背靠黄河天堑,屏障陇海铁路与中原及西北,是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自1937年10月太原失守,山西广大地区陷入日军之手,国民党对防御晋南地区极其重视,将中条山视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1938年2月~1941年5月日军不断对这里进行扫荡,在1941年5~6月爆发了中条山战役。

一、战前的国际形势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侵略波兰,接着德意互为呼应,取得了对英法作战的胜利,在欧洲战场轴心国的侵略行为不断扩大,德意在战场上处于有利形势,到1941年在国际上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正处于不断扩张的时期。国际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处于开始阶段,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为国产。

而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主要内容为:双方保证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同意暂不签订北库页岛权力转让的附属议定书;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国的领土完整与不可侵犯。这对日本来说解除了在东北亚苏联的威胁,有利于日本的对华侵略。同时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也减少了很多,这是国际方面对抗战不利的一面。直到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在欧洲东线战场取得胜利,才在盟军的要求下声明该条约作废。

二、中国作战部队

当时中国国民党守军为卫立煌为司令长官的第一战区,在中条山的部署为:平陆县的茅津渡以东至垣曲以北为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唐淮源第三军(李世龙第七师和寸性奇第十二师)和孔令恂的第八十军(王治岐第一六五师和王竣新编第二十七师)、高桂滋第十七军;垣曲至孟县以东的贾营、南庄以北为刘茂恩的第十四集团军武庭麟第十五军、武士敏第九十八军、裴昌会第九军、刘戡第九十三军,总兵力约17万人。

三、日本侵略军

日本侵略者为多田骏指挥的第21师团、第35师团、第33师团、骑兵第4旅团、第36师团、第37师团、第41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独立混成第16旅团,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集团(战机约300架),独立山炮、独立野炮、独立重炮约5个联队、伪军一个师,兵力约20万人以上,于1941年5月7日开始了对中条山地区的进犯。此次的伪军中伪满洲国的军队和汪精卫的华北伪军均存在。

四、战争经过

此次战役,日军依靠数量多和装备精良对中国中条山地区于1941年5月7日开始进行了大规模侵略,从东西北三面进犯。

在东线在伪军张岚峰、刘彦峰部的带领下,日军第35师团和第21师团进犯济源、孟县;裴昌会第九军在强敌进攻下实行了节节防御,日军在飞机的配合下至12日占领了黄河沿岸各渡口,对第十四集团军进行了内线包围。

西线日军第36师团、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16旅团进犯闻喜、夏县东南;在这里第五集团军进行了强烈反击,12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自戕殉国,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中弹殉国。

北线日军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由横岭关向横垣进犯,至9日中条山守军的补给线和后方被日军截断。

东北线日军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4旅团从阳城向董封镇侵犯。东北线是第十四集团军的司令部,有第九十八军、第十五军、第九十三个军防守,5月7日第九十八军发起了对日军的反击,击溃了日军一个联队、击毙了日军滨田大佐、击毙日军700多人。经过几天的战斗,日军以伤亡3千人的代价,突破了中条山防线。

在日本侵略者以先进装备包围了国军后,国军开始了突围,第五集团军西渡黄河,转到了洛阳、新安一带;第九十三军在禹门口渡黄河后转到了陕西韩城;第九十三军突围后转到了太岳山区;第四十三军突围后转到了浮山、翼城;第九军开始了游击战后从小渡口和官阳渡口南渡,于1941年5月27日中条山战役结束,击毙、击伤日军9900人。

五、英勇献身的将领

第三军军长唐淮源自杀殉国、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英勇牺牲、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受伤后自杀殉国、第八十军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就义、第二十二师师长梁希贤投黄河殉国、第二十四师师长陈文杞英勇就义。

此次战役,官兵牺牲13752人。

六、国民党战后对此次战役的反思

据参战将领的回忆录:日本侵略者不断调动军队以显示要进攻潼关,不断迷惑国民党军队,以致国民党将主要军队调到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西以修筑工事进行抵抗,而对中条山的战略预防显得薄弱;日本侵略者利用汉奸了解了国军的详细情况,在战场上日军派的汉奸可以喊出国民党军队团长的名字,使国军无秘密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战争受到了影响;蒋介石对中条山地区军事布置相对较弱,将部分主力抽调到其他战区,弱化了中条山防守;国民党军队的后勤保障不及时,弹药和食品供应不到前线,影响了此次战役。

举报/反馈

重拾史事

4548获赞 3653粉丝
历史那么久,可以再看看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