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清代定制,传胪大典后新科进士还要参加朝考,以成绩等次选定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这个制度称为“朝考”。不过对于朝考,估计很多读者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御史梳理史料与各位共同探讨。
明代庶吉士之考选
朝考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它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选拔庶吉士之考试,入选者称“馆选”;一是对拨贡、优贡到京后的考试。乾隆初定,拨贡生送至京城,须参加朝考,试后一律送国子监。这里所说的朝考,具体是指“进士朝考”,以下简称朝考。
明代进士入翰林,以及庶吉士之考选,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洪武时期,朱元璋认为新科进士多未更事,下令将他们分配到各衙门观政(试用的意思),以熟悉政务。
因为没有具体的品级,所以便引用《书经》“庶常吉士”之义,称之为“庶吉士”,也称“观政进士”,庶吉士之名自此始也。需要注意的是,洪武时期的庶吉士并不是翰林院专属,其他衙门也有数量不等的庶吉士。
永乐时期,成祖命选文学优等之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读书,规定三年为限。此后宣德时期,命内阁学士充教习,正统以后,始定庶吉士只入翰林。这样一来,庶吉士从原来的进士正式任职之前的实习制度,变成了继续深造的进修制度,性质发生了变化。
明前期,庶吉士的数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最多的一科有六十人,而最少的一科仅有一人,正常情况下大致有二十人左右。但这一时期,进士选为庶吉士是不需要通过考试的。
其选定标准为“或内阁自选,或礼部选送,或会同吏部同选,或限年岁,或拘地方,或采誉望,或就殿试卷中查取,无定制”。无论是内阁自行挑选还是礼部、吏部会同挑选,其主要标准都是凭长官印象选拔,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到了天顺时期,由于庶吉士日益受到重视,朝廷这才决定,由内阁会同吏部、礼部出题考选,考试地点选在午门里东阁前。到了孝宗时期,新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必须还要经过一次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入翰林院。
可以看出,明代考选庶吉士的制度是在一步步完善的,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明中期以后,翰林的地位日益提高,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基本格局,翰林之盛前代绝无。然而,有明一代庶吉士考试的官方称谓都叫“考选”而非“朝考”,且基本原则还是先选后考。
清代朝考制度的确立
清入关后,沿袭明制行科举取士。但在庶吉士的选任上,又没有沿用明代的考选制度。顺治三年、四年、六年,照殿试例,采用奏疏、律诗各一道,选定庶吉士。
顺治九年,则按照各省大小以及文风高下选定庶吉士,每个省都有固定的名额。康熙朝的情况则是,庶吉士先经挑选,然后再经考试。
雍正继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雍正帝颁布谕旨,要改变原来选拔庶吉士的方式。明确提出要“先考再选”,并要亲自出题引见拣选。
可以说雍正帝是切实地看到了考选庶吉士的弊端,认为不管是内阁自选,还是吏部、礼部同选,大多是凭长官好恶。实践也证明,官员在保举的过程中也存有徇私情的现象。
雍正曾下旨说:“翰林职司文章,若以文义不及者处之,则违用其才”。雍正元年谕大学士九卿等:“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醇粹,始为无忝厥职。”
雍正五年,雍正帝下旨建立了朝考制度,新科进士统一于保和殿考试,“时称朝考焉”,此举旨在进一步提高庶吉士的地位与含金量。
自朝考制度推行后,通过考试进入庶常馆之庶吉士自然会感到荣耀。同时,大学士、九卿议准制定了考试的具体方案。
自从朝考制度形成定制后,考列一等第一名的庶吉士被称之为“朝元”。这样,清代科举制度在以前的三元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朝元,获此称谓者当然也是一种殊荣。
朝考制度的推行,体现了清政府慎重选才的原则,以及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规范化,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两项。
明代庶吉士的考选,是先选后考,这势必造成有很大一部分新科进士没有机会参与考选,而朝考制度的诞生,让所有新科进士都可以参加,机会均等。毕竟在殿试中,有些进士由于发挥失常,没有把真正的才学展示出来,以致于丧失馆选的机会。
比如曾国藩,他在殿试中就发挥不好列入三甲,但他却在朝考中考了二等,被选为庶吉士。如果是在明代,三甲进士是无论如何也进不了翰林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