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墓葬中埋藏着很多中国的古代科技,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无力去对他们进行研究和观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治安环境越来越稳定,大家更加关心那些巧夺天工的“国宝”了。
这时大家回忆起了一件在1939年被送往美国的物件,被称为“天下第一塔”的翡翠塔。它在美国进行展览之后就没有再回到国内,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我们在衡量一个文物的价值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当然是他的材质和形状,但是决定它们价值的时候往往不是看本身的价值,而是其他附加的东西。比如说工匠雕琢的技艺,比如它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这些才是文物更加重要的部分。
作为“天下第一塔”的这件文物,是用翡翠做成的。在当时那个年代,翡翠是非常珍贵和稀有的,因为技术不发达给材料的获得造成了障碍,所以只有王室贵族才能用得起这种材料。直到现在翡翠的价格也是参差不齐,好的翡翠依旧是珍稀的。
在缅甸有很多的赌石行当,花钱买一块石头然后切开,看里面能不能切出水中好的翡翠。来这里赌石的人都希望切开后看见的是稀有的翡翠,如果开出来了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但是如果没开出来,也会赔得很惨。
今天的这座翡翠塔就来在这样的环境。这座宝塔的主人名字叫张文棣,是我国苏州人士。张文棣小的时候是在教会里面长大的,在那里接受教育和得到关爱,他从小就十分的勤奋好学,积攒了丰富的知识。
在参加工作之后,他展现出了极高的经商天赋,刚刚成年的时候就来到繁华的大城市上海,在这里摸爬滚打好久,后来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做进出口贸易的生意。自己的才华再加上上海提供的大环境,很快他就赚得盆满钵满,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发愁。
温饱问题不用再考虑了,他开始着眼于自己的爱好——翡翠。在当时很多上海的有钱人都从事翡翠、玉石等的交易,把这当成一种比较高雅的文化来对待。很多有钱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会抢购一些贵重的石头来取得关注和声誉。
他也参与其中,但是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因为他真的非常喜欢翡翠。当遇到喜欢的玉石的时候,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后来张文棣会买下一颗9吨重的原石。其实他也有一些小道消息,大概知道这块石头可以开出好东西,所以才一掷千金。
当时购买原石的行为在圈内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购买这么大的原石,因为毕竟财力可能不够,或者是不能承受那么大的风险。张文棣在购买了这块石头之后就准备把它切开看看里面有多少翡翠。
张文棣的运气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了,他凭借着这块9吨重的石头开出了非常稀有的玉石,里面的玉石加起来有几百斤重,如果张文棣当时选择把这些玉石都卖出去,一定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他选择花大价钱把这块玉石运回上海,又找了当时非常著名的翡翠师傅,他们很多都是之前为皇帝服务的,技术绝对是没有争议的。
张文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想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翡翠宝塔,张文棣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时刻都保持着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他的家乡有一个寺庙叫做感恩寺,所以他想要用翡翠打造出来一个跟感恩寺一样的宝塔,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翡翠的雕刻是非常不容易的,多名工匠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宝塔的雕刻,因为材料的稀缺再加上工匠们的手艺加成,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看上去非常精致,所以在制作技艺上完全超过其他的翡翠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这座宝塔高1.27米,重量更是达到了40公斤,最宽的地方有33厘米,十分的壮观。很快就吸引了中外的目光,收到了外国展览的邀请。
张文棣带着这个宝贝来到了美国,参加当时的万国展览会,受到各国人士的一致好评。当时国际上的形势整体上都比较动荡,战争频发,所以张文棣准备带着翡翠塔回国的时候却没能回来。
当时张文棣要带着翡翠塔来外国展览的时候,很多国人都不能理解。国内战争形势比较严峻,可以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政府的心思全都用在行军打仗上,哪里有功夫顾及文化交流呢。
但是张文棣却力排众议带着翡翠塔来到了外国,向他们展现我们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国风采。
在战争的影响下,他带着翡翠宝塔在各种大型展览上展出,逐渐打出名气,很多人都想要亲眼看看这宝塔的真容。所以展出也收获了很多展出费,张文棣把这些钱都捐给了祖国的战争事业,为作战缓解了资金的困难。
等到战争最后平息下来的时候,张文棣的身体条件已经不适合进行远途奔波了,只能选择定居在了美国。
在1965年,张文棣的家人遵循张文棣的遗嘱,将这座宝塔赠送给了美国奥克兰博物馆,此时此刻也还保存在那里进行展览,没有再回到国家。
虽然最后这件宝贝没有回到我们的祖国,但是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凭借自身的价值给国家的发展和保卫战争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也算是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了。
作为一名在教会里长大的孩子,心中时刻记挂着国家和人民,尽自己的力量对国家的发展有一些帮助,心怀感恩,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