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沙岭葡萄扎根马家拐头村的第四个年头了,它们茁壮生长着。

两年前,客商来沙岭购买葡萄,见价格太高,农场主人性格又太“拧”,开玩笑说沙岭的葡萄“耍大牌”。

从那以后,沙岭葡萄便出名了。

5月9日,沂南县蒲汪镇马家拐头村西南,沙岭家庭农场,20多个钢架边栋大棚在初夏的阳光下雪白闪亮,棚内葡萄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孟令波正带领雇工忙着疏果、整穗、打头等管理工作。

“我的葡萄都是坐门等客,从来不外出销售。”说起自家种植的葡萄“耍大牌”这事,孟令波颇自豪,“这是客户的褒奖,对品质的认可。”

农场负责人孟令波(右一)正带领雇工忙着进行疏果管理工作。

孟令波,今年45岁,沂南县蒲汪镇马家拐头村人,四年军旅生涯复员回到家乡,种过蘑菇、养过猪,最终选择了种植葡萄。

2019年,他从日照葡萄研究所请来专家,测定马家拐头村沙岭一带土地是种植葡萄的理想用地,紧接着又从葫芦岛调来抗性砧木葡萄苗阳光玫瑰等品种。

对于孟令波引种葡萄这事,马家拐头村党支部书记程光耀形容:“小山村里破天荒的头一遭。”

为此,村两委积极支持,先是帮忙联系贷款,后有打井架电,兴修水利。一期15亩土地很快就长满了葡萄树。

不过,村里人很快就发现,孟令波种植葡萄没有“天赋”:放着亩产万斤葡萄不要,偏要3000斤;地里只施价格高的有机肥,还铺上600元/吨的垫料稻壳抑菌保湿;除草不用农药,全部人工。

最离谱的是,他的葡萄在管理期第三次修果时,要请云南的专业技术员坐飞机来修,确保葡萄质量和产量的精准定型。

村民和家人都不理解,孟令波这么做有什么道理?

农场负责人孟令波跟前来采购的客商讲解种植管理模式。

“这么做是想确保每一颗葡萄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葡萄从7月上旬开始自然成熟,一直挂果到春节前,挂果日子越长糖分就越高。再加上优良的水土,果实口感甘甜清香。”孟令波还解释道,花钱请技术员修剪的葡萄成熟后,每串重量一斤半左右,误差绝不会超过一两。

原来,一心想把沙岭葡萄闯出名堂的孟令波,对种植管理要求格外严苛。

去年,临沂市一家超市想合作,要求农场每天供应500斤葡萄,被孟令波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果子不到十分熟绝不下果,否则糖分不达标,香气出不来,那会砸了沙岭葡萄的牌子!”

沙岭葡萄因为“坐门等客”的古怪做法,一时间引起客商们的好奇,大家都想看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身价”,结果都是满意而归。

“7月份葡萄自然成熟,我们现在就要开始下订单,预计今年的价格一斤不会低于五十元。”临沂市嘉兴水果批发市场的一位客商调侃,沙岭的葡萄“耍大牌”,价格低了他们可不来。

在马家拐头村,昔日一亩承包费200元没人要的沙岭地,因为孟令波的带动,如今成了800多元一亩的香饽饽。

望着已经挂满果的葡萄农场,孟令波说,他要吸收学习各地农家乐、美在农家、田园综合体、乡村休闲体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完善规划管理,壮大产业规模,将来为创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打好基础。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尹君 张现会

举报/反馈

农村大众

1.8万获赞 4055粉丝
讲好“三农”故事,助推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农村版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