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朱棣在恼羞成怒之下,残忍地对铁铉施以磔刑,先把他的肢体分裂,再割断他的咽喉,还觉得不解恨,最后命人把他的尸体扔进油锅里油炸。
这是因为铁铉是建文帝的忠臣。当年,建文帝一登基便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
于是,建文帝命令耿炳文统帅40万大军北上平乱,安排铁铉负责供应前线的粮草。耿炳文大败后,李景隆取代了他。
谁知李景隆更不是朱棣的对手,在白沟河大败而归,朱棣率军乘胜追击,打得李景隆的军队落荒而逃,燕军趁机围攻济南。
铁铉听到李景隆逃跑的消息,赶往济南,途中遇到参将盛庸,两人一路上收集溃散的将士,回到济南又动员壮丁参与进来,誓死和济南共存亡。
朱棣亲率大军日夜攻打济南城,铁铉、高巍和盛庸亲自督促军民固守城池,数次打败燕军,朱棣将招降书发射到城内,被铁铉撕碎扔出了城外。
铁铉与朱棣斗智斗勇,率领军民将济南坚守得固若金汤,朱棣考虑到军队的粮草不足,只得返回了北平。
铁铉乘胜连夜出击,大败燕军,铁铉收复了德州,因此建文帝加封铁铉为兵部尚书,与盛庸一起谋划军中事务。
公元1401年,朱棣绕过济南,向南进军,打败了盛庸,燕军一路南下,渡过了长江,攻进了南京,建文帝却已不知所终。
此时,铁铉仍然率领部队在淮河岸阻击燕军,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投降朱棣的济南官员擒住,献给了朱棣。
朱棣亲自审问铁铉,但铁铉背对着他坐在庭中,对朱棣的问话,始终保持着沉默不语。因此,朱棣气急败坏,便出现了文中开头一幕。
朱棣不仅如此对待铁铉,还对建文帝的另一个忠臣景清下了毒手,景清很早就发现了燕王谋权篡位的野心,便和练子宁、方孝孺等人起誓力保建文帝。
朱棣谋反成功,登上皇位后,景清表面上臣服于他,但是一直寻找机会报仇。
一天早朝时,景清在腰间藏了一把刀,但出于紧张,走路极不自然。朱棣不禁起了疑心,便让校尉搜查,结果在他身上搜出了暗藏的刀。
景清见事已败露,仍面无惧色,并且对着朱棣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我要为故主报仇!”
朱棣怒火攻心,命人打掉了景清的全部牙齿,割了他的舌头,没想到景清把口里的鲜血向朱棣喷去,血染红了朱棣的龙袍。
怒不可遏的朱棣不但将景清车裂处以磔刑,还剥下了他的皮,做成袋状,里面填充了稻草,悬挂在长安门示众。
虽说朱棣油炸铁铉,剥下景清的皮史书上有记载,但由于明史是清朝官方编撰的,所以有人认为朱棣并没有这么残暴,是后人黑他。
但是,铁铉在坚守济南城时,曾经诈降,设下陷阱逮朱棣,这本就已经触犯了朱棣,景清更是想刺杀朱棣,犯下了弑君之罪。
对于朱棣来说,他们原本就是有罪之臣,而且他们还是前朝建文帝的忠臣,虽说朱棣称得上是位好皇帝,但他绝不是善良的人,他对待不服从自己的人着实非常狠毒,这一点还真不是黑他。
不过,朱棣在位期间,修了《永乐大典》,大力支持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国际贸易,创造了航海奇迹,把首都迁至北京,将明朝治理得国泰民安,虽然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不可否认,朱棣绝对是个合格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