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5日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武汉保卫战之后紧接着的一场大型抗日战役。因在武汉保卫战期间,日本利用中国将广州的部分兵力调到武汉战场的机会而从台湾调军侵占了广州,日军接着企图打通粤汉线,使日军的占领区相互连接,以进一步压缩国统区到西南、西北区域;同时湖南是大粮仓,日军想得到的物资供应;所以日军将侵略战争的重点放在了湖南地区。此次战役,中国军队战胜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企图围歼第九战区的企图,提振了国人士气,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一、长沙会战的国内际背景

湖南是中国著名的粮仓,是国民政府粮食、兵员以及工业资源的供应基地;1938年6~10月的武汉会战日军占领了广州和武汉,急需打通粤汉线以方便日本从广州到武汉的供给线,长沙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在欧洲的战场已经开启,而日本需要配合德、意两国以加紧在亚洲战场的战争;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红军击败,同时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日军的向北侵略苏联暂时放弃,日军开始了对中国的再次侵略。

二、双方兵力及作战计划

1、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的战斗序列

司令长官陈诚、代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长官商震、王陵基,敌前总司令罗卓英、参谋长吴逸志:

(1)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副司令刘膺古,下辖:高荫槐第1集团军(孙渡第58军、安恩溥第60军)、宋肯堂第32军、刘多荃第49军、王耀武第74军、康景濂第2挺进纵队。(2)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下辖:韩全朴第72军、夏首勋第78军。(3)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樊崧甫,下辖:李玉堂第8军、孔荷宠第1挺进纵队、地方游击部队。(4)第27集团军司令杨森,下辖:杨汉域第20军(3个师)。(5)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徵,下辖:张耀明第52军、陈沛第37军、夏楚中第79军。(6)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下辖:霍揆彰洞庭警备总队、周祥初第87军、傅仲芳第99军。(7)战区直辖:殴震第4军、彭位仁第73军、李觉第70军

作战计划:“后退作战”和“争取外线”以包围敌人、击破敌人,防止被包围;利用湘北方面设置的防守阵地,逐次抵抗以消耗日军,在退到一定位置后决战,形成兵力、地点、时间上的优势以围歼敌军。参照原理:三国蜀将姜维与魏国的作战、德国克劳塞维慈的著作。

2、日军的组成

日军司令为冈村宁次,下辖:赣北区域: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第14混成旅;鄂南和湘北区域:第3师团、第6师团、第13师团、第33师团;其他炮兵和航空兵旅。

日军作战计划:“利用地障进行包围”、“攻击第一”、“包围第一”。主要依据为炮兵和飞机等的武器优势。

三、战役概况

因日军先由赣中、高安开始侵略,然后一部由武宁、修水、铜鼓道向西南进攻;一部由通城、白沙岭、长寿街道向西南进犯;主力由新墙河正面向南进犯,重点保持于杨林街、长乐街、青山寺之线,所以主要战斗如下:

1、高安方面

主要由罗卓英第19集团军负责防守,高安方面的配备:第49军守锦江口至高邮市、锦江南岸线一带;第58军守高邮市至祥符观线;祥符观至故县线为第60军;第74军控制上高附近。日军第106师团和第101师团一部在空军配合下进攻高安,目的在于吸引长沙防军的主力,希望长沙守军向东援助。

1939年9月14日开始日军以炮兵和飞机联合进攻高安防地,9月19日日军攻陷了高邮市和祥符观的西北部;9月21日第1集团军开始反攻,21日经过激烈战斗,孙渡第58军收复了高邮市;日军接着进攻故县东南一个星期,安恩溥第60军坚决抵抗守住了阵地,阻挡了日军西进进攻长沙的企图。

2、修水方面

主要由王陵基的第30集团军负责防守,因日军第101师团和第14混成旅的进攻吃紧,将王耀武第74军从第19集团军调到了修水参加防守,因国民党军占据有利地形进行防守,而日军在修水河谷及两侧山地不利于进攻;9月30日日军在重炮和飞机的支援下突破中国防线,10月3日攻下了大塅街、石街准备继续西行;国民党军从两侧进行攻击,在其后尾追猛击,10月5日准备围歼日军,但冈村宁次已电令日军撤退。对于撤退的日军,薛岳要求从两侧侧击,不断其归路,日军逃出了包围圈,然后退回到了武宁、靖安原阵地。

3、长寿街方面

通城方面主要由杨森的第27集团军负责防守,侵略长寿街方面的日军为从鄂南出发第33师团。9月21日日军一方面向第20军主阵地佯攻,一面绕到白沙岭、长寿街急进,企图越过防线,日军的这个做法是当时国民党军没有预料到的。第九战区急令第20军由东向西侧击企图越过防线的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行动;樊崧甫部随后赶到协同20军战斗,使日军陷入汨罗江上游河谷不能前进;9月30日中国军队合力反攻日军,日军突出重围继续南下,两支日军在献钟一带会合,而中国军队此时已对各路日军完成了大包围,10月2日日军开始撤退。日军撤退中被中国军队不断阻击,损失惨重。

4、新墙河和捞刀河方面

新墙河防线主要由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徵负责防守,第20集团军守备洞庭湖及江防,这里是战斗的主战场,而进攻这里的日军达到3个师团,约15个联队,日军主要的炮兵和战车也集中到了这里。日军开始以空军的优势企图将国民党第52军压迫到洞庭湖和新墙河所形成的三角洲,第52军实行了一面节节抵抗,一面向南撤退。日军第6师团首先强渡新墙河,张耀明的第52军一面抵抗,一面将日军引向新墙河南岸。日军越过新墙河后,直辖军的殴震第4军、彭位仁第73军向岳麓山、长沙及长沙东北地区前进,占领了攻击准备阵地。

在汨罗江南岸阵地,陈沛第37军、夏楚中第79军一面抵抗日军、一面向黄花以东撤退,以包围日军。第79军第140师在麦市对日军第33师团的一个支队进行了歼灭战,创造了“麦市大捷”。李觉第70军于9月22日集结完成后到新墙河协助第37军进行防守。

9月18~22日关麟徵部逐次抵抗以消耗日军;9月23日日军发起猛攻,在重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强渡新墙河,第52军8次击退渡河日军,下午,日军第6师团利用施放毒气突破了新墙河防线;9月24国军按计划撤到第二道防线,26日日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9月27日第15集团军集结了自湘北前线后撤的军队,配合直辖军做好了在长沙周围决战的准备。

9月27日日军第6师团继续南下,28日在福临铺被中国守军第52军第195师伏击,损失惨重;中国守军且战且退,29日将日军引到上杉市一带的伏击圈,30日经过激战,日军损失惨重。

另一路日军突破汨罗江防线后越过捞刀河,扑向捞刀河南岸的永安市,第52军在对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撤离永安市,对日军进行包围。

战斗进行到10月2日,日军发现进入了薛岳第九兵团的包围圈,开始急忙撤退。薛岳在查明日军开始撤退之后,于10月4日下令第15集团军断敌归路,直辖军和第20集团军对日军进行猛烈追击,尽力将日军歼灭在汨罗江南岸和洞庭湖东岸之间。战斗进行到10月14日,在国军的追击下,日军撤到了新墙河以北原来的地方,国民军继续进入到了原阵地进行防守,第一次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日军的失败而结束。

5、主战场的外围协助

国民党派常章儒到湘北、詹藜青到南浔线组织当地百姓拆毁了公路、铁路等交通线,从外围协助战争,阻止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速度;日军进入河流交错的江南地区,没有公路通行,前进受挫,使日军变成了“瘸子”,在重武器不能得到完全发挥的情况下,日军多次跟我军在阵地进行肉搏,失去了先进装备的日军在这场战争中不断受挫;由于运输线被破坏,日军出现了后勤补给不上问题;利用有利的地形,组织当地百姓破坏日军的通讯线路,使日军变成“聋子”。组织百姓协助国军进行军需运输和伤员运送,极大支持了第一场长沙会战。

这里说明,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积极发动和利用群众力量,以形成全面抗日的态势。

6、日军在作战中的残暴做法

据第60军参谋长卓立的回忆录,在第1集团军阻挡住了赣北日军西进侵犯长沙的企图后,日军“10月1日夜间纵火焚烧甘坊市,烧毁400余家房屋,烧死百姓200余人,真是惨绝人寰”。

据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务处处长贺执圭的回忆录,单就湘北的一部分地区“被日军烧光的市镇村庄就有270多个,被残杀的民众达8000多人,被强奸的妇女不计其数,其中包括8岁的女孩和83岁的老妪。”“抢走粮食约50万石,在撤退时还将运不走的粮食和未收割的晚稻付之一炬”。

四、战争结果

战争以中国革命军第九战区的胜利而告终,同时国军有6个军在完成包围日军后,因日军撤退而未投入战斗。这次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没有让日军得到土地,中国军队有力地挫败了日军的战役企图,提振了抗日将士的士气,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1、战争伤亡

据第九战区统计,国军官兵伤亡4万多人,参战的十一个军后来补充了44个团;歼灭日军数量同样在4万左右。

而据日方公布的数据,国军战死、受伤、被俘共4.8万人,日军伤亡3600人。

虽日军的伤亡数据存在差异,但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2、关于没有俘虏日军问题

第九战区军令处处长赵子立的回忆录记载:在外国采访记者要看俘虏时,接受采访的赵子立说“没有”,外国记者说“你们打了这么大的仗怎么没有俘虏?”,“既然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没有多的俘虏,怎么连少的也没有?”赵子立无言以对,又说了一个“没有”,于是惹得他们哄堂大笑,把被采访人赵子立搞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而据这场战役的其他参战人员的回忆录,他们缴获了很多武器、战马等各种物品,也有俘虏;而赵子立说没有,到底怎么一回事?

据第74军第51师少校参谋王仲模的回忆录“我士兵恨敌入骨,有的士兵宁愿不要200元奖金,而将敌兵刺死在战场”。可见士兵们当时对日寇的仇恨,宁愿不要俘虏日军后200大洋的奖赏,也要刺死日军,没有俘虏也就基本能解释了。

五、战后的宣传及纪念

据赵子立的回忆录:第九战区参谋长吴逸志编了一出现代京剧《新战长沙》,薛岳头戴帅盔、身穿帅甲、前有马童、后有大纛,“俨然以岳武穆自居。”吴逸志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俨然以诸葛亮自居”,两人进行了表演,遭到了下属的“讥笑”,然后互相推诿,薛说“这是吴参谋长搞的”,吴说“这是得到长官同意的呀!”,不过这也说明了当时战胜日军后的庆祝之情。

据赵子立的回忆录:对于第一次长沙会战,重庆的广播说这是“长沙大捷”;中国记者和苏、美、英、法等国记者在重庆军令部第二厅处长纽先铭的陪同下到长沙采访,接受采访的为军令处长赵子立。

后来重庆拍摄了一幅电影《湘北大捷》,主角为第52军第195师师长覃异之和参谋长韩梅村。

香港记者李能光和第37军参谋长陈燕茂合作拍摄了以第37军第95师第283团的詹抑强营为主角的电影《长沙大捷》。

1941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在岳麓宫前立长沙纪念碑,碑的正面篆刻“长沙会战碑”,现移至响鼓岭石亭内,以纪念长沙会战的经过。

参考书目:

薛岳 余建勋等著《湖南会战》2010年9月版次

陈谦平 张连红 张生著《中国正面战场》2015年1月版次

举报/反馈

重拾史事

4549获赞 3654粉丝
历史那么久,可以再看看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