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酒泉日报

酒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和睦相处,杂糅融合,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普查、加大投入、重视宣传、注重研究,积极推进整体性保护工作,非遗之花在酒泉大地绚丽绽放。
  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肃北蒙古族祝赞词入围。至此,我市已有河西宝卷、酒泉夜光杯雕、敦煌曲子戏、肃北蒙古族服饰、阿克塞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肃北蒙古族祝赞词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酒泉地蹦子、金塔木雕、玉门陶埙制作技艺、瓜州木偶戏、敦煌彩塑、肃北蒙古族婚礼、阿克塞哈萨克族刺绣等45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03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36个项目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27名、市级225名、县级569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离不开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市争取中央财政投入248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75.5万元,补助4个国家级、9个省级非遗项目,支持3名国家级、2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保护传承活动。在代表性传承人作出贡献和努力的同时,校园成了非遗传承的新阵地,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非遗教学实践平台、构建非遗教学课程体系、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非遗教学团队,使职业教育与非遗深度融合,成为我市文化创意类人才培训基地、非遗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小学非遗研学基地。肃北蒙古族学校以第二课堂形式开设了搏克、射箭、蒙古象棋、鹿棋、夏嘎、马头琴等课程,将安代舞、萨吾尔登舞引进校园替代课间操,形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由我市推荐申报的敦煌市莫高里工匠村——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游学产品“敦煌泥塑、敦煌壁画古法临摹体验”课程,成功入选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丰富了我市文化旅游线路,构建了满足港澳市场需求的游学产品体系。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均在广场、商场等醒目位置举办非遗展演、展销活动。2021年,在兰州老街举办的活动中,我市带去肃北呼麦、肃州民歌展演。酒泉夜光杯雕、肃北蒙古族服饰、敦煌彩塑、敦煌石粉颜料、玉门陶埙、瓜州洮砚等非遗产品在“向建党百年献礼”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展和“非遗购物节”上亮相,线上线下展销活动让我市非遗产品走出原产地、走进直播间、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敦煌文博会期间,阿克塞刺绣、酒泉夜光杯雕、肃北银器、敦煌彩塑等26项非遗产品亮相酒泉展厅。同时,我市组织敦煌舞蹈、冬不拉弹唱、马头琴演奏等非遗节目进入展厅循环演出,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开展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并推选年俗项目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展演展播,深受网友喜爱。
 □全媒体记者 马学全 通讯员 李 蓉
敦煌曲子戏表演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14万获赞 109.6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