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0年,苦读十年的青年才子张继,踌躇满志从老家湖北襄阳,一路风尘来到了京城长安,与天下学子参加即将举行的进士科考试。
通常情况下,全国各地的考生会提前一两个月来到京师长安,先适应一下京城的环境,也好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备考。可是长安的消费水平很高,因此那些出身贫寒的子弟,只能在临近考试日期的半个月,甚至在一周前才匆匆赶来,这样便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张继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寒子弟,所以他到长安时距离考试仅有半个月的时间。不过,张继认为自己的文才不在话下,进考场那天,张继胸有成竹、自信满满,他一丝不苟地答完了试卷,检查没有什么失误后,兴冲冲地提前交卷了。
出了考场,剩下的就是煎熬的等待着最后的发榜了。当然大家殷切等候金榜题名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曾经“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拼搏努力有所回报,一举高中,天下知闻,然后插花游街,雁塔提名,最后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几天后榜单出来了,张继与众多考生一样,直奔长安街,迫不及待地在金榜上搜寻自己的名字。据说唐代发榜之日,那些自视文采甚高的考生,往往都是大步流星地挤进人群,直接从榜首看起;而那些把握不大的考生,则是钻进人群弯下身子,战战兢兢地从榜末挨个往上数。
张继属于前者,当他看到状元名字不是自己时,心里就凉了半截。但他仍然自信,认为自己的名字必定在前十名之内。可是目光扫过,他却郁闷地发现,前十名里竟然也没有他。
张继有些扫兴,但还不至于绝望,他继续看下去,直到耐着性子看完榜单,这时张继彻底崩溃了,因为就连最不光彩的末名也不是他。
张继低下头一脸沮丧,他默默地离开了人群,一个人悄悄回到了客栈。这时摆在张继面前有两个难题:继续留在京城苦读经济条件不允许;要是硬着头皮回家则脸上无光。
对于一个囊中羞涩的穷秀才来说,长安确实不是一个久待之地。因此张继也无心留恋京城,他匆匆收拾了行李,便只身一路南下。不过张继并没有打算直接返回老家,而是乘舟沿江而下,一直向东,来到了吴越之地姑苏城。
苏州是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块天堂富庶之地,原本可以散散心派遣烦忧。然而这里的繁华景象并没能驱走张继心中的忧愁。远离了京城长安这片伤心之地,张继依然沉浸在名落孙山的失意之中。
在这里张继没有朋友、亲戚,孤身一人,面对他乡陌生的景象,他百无聊赖地游遍了城里几乎所有的街巷、园林,当然也到了当时名气还不够响亮的寒山寺。
寒山寺是苏州城西运河边上的一座荒寺,幽静冷清、人烟稀少。据说这座古寺兴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出现了两位另类、个性的高僧,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他们从天台山来到苏州担任主持,从此改名为寒山寺。
这天傍晚时分,张继出了寺院但没有进城,而是准备在城外过上一夜。于是他让船夫将船停泊在枫桥之下,一只客船就成了他今晚的旅社,漂浮在江上。
但是这一夜张继彻底失眠了,落地的悲伤、思乡的惆怅,这一切伤感和失落都萦绕在他的内心,此刻化为一团浓浓的愁绪。四周静默,月落西斜,乌鸦几声扫兴的哀鸣,打破了这片死寂。此时已是夜半,突然一阵钟声从寒山寺传来,回荡在张继的心间,这让张继更无心入眠了。
于是一首千古名作注定要诞生了。张继坐在船头,低吟出了《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自己肯定不会想到,这首失意之作会给他带来永久的名声。如果不是张继,枫桥也就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拱桥,寒山寺也不会跻身中国四大名寺之列。
张继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流传保存下来的诗文却不多,《全唐诗》中仅有一卷,而且仅有《枫桥夜泊》一首名留千古。
好在张继并没有一直失意下去,三年之后他再次踏上长安参加了进士科考试。这一次命运总算眷顾于他,轻而易举地考中了进士,或许对于张继来说,前一次的落榜是值得的,毕竟《枫桥夜泊》让后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否则他也会像历朝历代那些不计其数的进士一样,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