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正月里面是新年,梨白给小伙伴们拜年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都有新的开始!

关于节日和节日的仪式感,我们中国人是有话语权的,我们尊重自然,尊重四十轮转,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节日,每个节日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

今年的正月初一的饺子刚吃过,初四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有希望和活力的节气立春,同样也迎来了我们的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人的浪漫如春雨,润物无声,却又震撼无比,想和身边的人聊聊,却又无从聊起,说不出来的浪漫才是最高级的浪漫啊!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个象征着团圆和浪漫的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月十五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同时,在古代元宵节还是情人节,少男少女们在全民狂欢的节日出门瞅上一眼,也许就是遥遥的一眼,这不是浪漫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还是从宋朝说起,走近千古宋词,走近词人的元夕,从欧阳修到辛弃疾,看看藏在热闹元宵节背后的“故事”。

欧阳修的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说到中国的情人节,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七夕,其实在古代,更接近情人节的节日是元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来由有很多,有一种说法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汉武帝逢正月上辛日在甘泉寺祭拜太一神,同时还会有七十童男童女载歌载舞一天一夜。司马迁等人创立“太初历”,元宵节就被确立为了重大节日。

时间很快到了唐朝,尽管唐朝的朝代气质是“开放”,但也不会让少年少女们随便去大街上溜达。

元宵节这一天宵禁相对宽松,少男少女们也暂时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走出来,上街看看花灯,已经定过亲的男女还有可能遥遥看上一眼,中国式的浪漫节日就这么诞生了。

欧阳修,宋朝文坛的领军人物,也是最能体现宋朝高雅、“文艺”调性的人之一,他有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词《生查子·元夕》也是被人们传诵了千年,这首词也很好的解释了元宵节的“情人节”属性,下面咱们就穿越千年,看看宋朝的元夕,品品宋人的爱情。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火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的人,泪湿青衫袖。

这首词写的是两幅画卷,今年和去年元夕夜的情景。上半阙欧阳修描述了去年元宵节的盛况,说是花市满街灯火,亮得恍如白昼。他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之时互诉衷肠。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就曾经介绍过宋朝的元宵节灯会那是十分的隆重,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官方举办的灯会,大多集中在元夕夜,地点主要是宣德门前一带,会有“连绵不绝”的灯山,也会有官方组织的百戏班子,皇帝会亲临宣德门,老百姓们也可在禁军之外观看节目;另一个则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灯会,这就很普遍了,大街小巷、商家、寺庙,整个汴京城处处灯火闪耀,美不胜收。

元夕在宋朝是十分隆重的节日,和元旦(春节)、冬至相比,官方也会放假,娱乐活动也是众多节日里最丰富的,可以说从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了。

记载北宋末年开封都市风物的书籍《东京梦华录》中曾经详细记载了正月十五日、十六日开封欢度元宵节的盛景,十六日主要介绍了街市上的盛景,就是不知道咱们的欧阳大相公看的是十五日的灯还是十六日的灯。

诗词的下半阙则描绘了“今年”元宵夜的画卷,月和灯依旧在,只是不见了去年的人,这样的遗憾使欧阳修十分的失落,然后就迎来了本次的高潮,“泪湿青衫袖”。

想想去年的明月、花灯,仿佛明丽如白昼,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佳人在侧,耳边也都是绵绵情意,所以词人所见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年的景色就不美好了吗?不,依旧美好,但是去年人不在,对于别人来说的美好,对于词人来说都不对了,最后的结果就是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很奇妙的是大家一直都对这首词到底是否为欧阳修所写都存在疑问,很多人都认为这首词其实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写,只不过因为比较“大胆”,才冠以欧阳修所写。

关于这首词到底为谁所写,白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我的文章搜索框中搜索“朱淑真”

朱淑真是宋朝的女词人,和李清照齐名,出身官宦世家,最后嫁给了文法小吏,后因为两人感情不和,抑郁早逝,可惜的是她的父母在其去世之后将她的作品付之一炬。

白猜想,大家之所以认为这首词为朱淑真所写,可能也是因为无论是笔触还是感情描绘都比较细腻,关于这首词的出处,小伙伴们

辛弃疾的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一百多年之后,南宋的一位词人也写了一首词,同样传诵了千年,他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他的《青玉案·元夕》写尽了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然而在了解诗人写这首词的背景之后,大家可能就能了解在辛弃疾看来的满目繁盛之下的悲凉心境了。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首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文中我们已经说了,元宵节在宋朝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到了南宋更是越来越热闹。就在南宋都城临安风物习俗的书籍《武林旧事》曾经记载,宋朝皇宫从前一年的九月赏菊灯开始就开始陆续为来年的元宵夜试灯了,这叫“预赏”,等进了正月之后,掌管宫殿、太庙修缮的衙门修内司就开始变着法儿地出新意,就是为了和去年的等不一样。

南宋的习俗都沿袭北宋,赏灯的“举办方”和地点分为两处,一处为官方举办的灯会,大多选在宣德门,当然也有帝王指定的梅堂或者三闲台等地,指定地点,皆是要搭建巨形的灯山,像北宋一样龙凤花影、机扩木偶,灯火交相辉映,壮观无比!第二处则同样是民间和寺庙的灯火,到了南宋,西湖旁边的诸寺灯火非常值得一看,又特别以灵隐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为盛,也就是辛弃疾词中所描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上文中,我们也提及了元夕节两天不设宵禁,这也引得富贵之家的女眷乘坐着宝马雕车出府游玩,瓦子的艺人们也是全部出动,处处都是欢声笑语,“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相比于上半阙的盛景,这首词的下半阙,辛弃疾将重点放在了“人”身上,无论是富贵之家出门游玩的女眷还是表演的丽人,她们在大街上不停说笑,以至于即便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浮动。

然后这些丽人都不是辛弃疾想要寻寻觅的人,他所寻之人难觅踪影,正当他失望之时,突然一回首,在街角残灯处,分明就是她啊!

梨白觉得女孩子们可能都会喜欢这首词,词的上半阙写尽了元宵节的热闹,下半阙的前两句又写了看灯的丽人,然后作者辛弃疾却认为这些和他都无关,他所关心的不过街角残灯处的那一人罢了,真的有一种人对了全世界就对了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古人写诗也好,写词也好,背后总有一些除了表面想要表达的意思。李白之前专门写过一篇辛弃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当时翻阅完材料之后,梨白就觉得南宋时对不起辛弃疾的!

辛弃疾自北地故土而来,一生最大的愿望和追求就是收复失地,所以很多人也认为街角残灯处站着的“那人”,不是丽人,也不是别人,就是辛弃疾自己。

面临着敌人大敌压境,南宋政府依旧表现出一种醉生梦死的态度,而将这繁华看透的辛弃疾却一腔热血无处挥洒,这种失落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现实生出了一丝孤芳自赏,以及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但梨白认为更多的是“恨”,恨南宋朝廷的不醒悟!

大家又怎么看残灯旁的那个人呢?是辛弃疾的爱人还是他自己呢?快在评论区和大家讨论吧。

梨白叨叨叨

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是西方的情人节,这突然让梨白想起了我们的元宵节其实也是情人节,相比于西方送玫瑰花、巧克力的热情奔放,梨白不认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中国式浪漫被比了下去。

从张艺谋导演的冬奥会开幕式我们就能看出,我们中国式的浪漫是润物细无声,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总之梨白认为,最高级的浪漫是说不出来的浪漫,是在众多丽人衣袂飘香时皆不乱,只肯为街角残灯处一人心动的浪漫,大家认为呢?

快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的,梨白期待大家的转赞评,最后祝愿所有的小伙伴都能找到心动之人,祝愿大家花好月圆人团圆,元宵节快乐!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东京梦华录》

《武林旧事》

举报/反馈

梨白爱历史

1.8万获赞 5523粉丝
梨白和您走近历史,以史为鉴,做最好的自己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