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是关乎王朝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在清朝末年这个内忧外患迭起的多事之秋,逐渐孕育出了一场关于迁都的争论,那么这场争论的成因是什么呢?

随着金戈铁马、刀枪剑戟的冷兵器时代步入黄昏,拥有地势之利的京师已然“乾坤颠倒”,船坚炮利的列强渡海而入,便可直逼无险可守之京师,从而迫使清王朝卑躬屈膝、割地赔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舰队总司令何伯曾经公开宣称:我们要不惜武力拿下大沽口,打开白河的大门,从而挺进北京。最终因京师被挟制,清政府屈辱地“同意联军的一切要求”。而在甲午战败后的议和阶段,日本也抓住了清政府的弱点,一方面集结海军于威海卫、旅顺、大连,集结陆军于辽南,摆出进攻北京的态势,另一方面日本议和代表伊藤博文以言语威胁,说道: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一声令下,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搭载增派之大军开往战地,如此,北京安危将不明也。此时,清政府一则再战毫无把握,二则存在京师不保、根本动摇、社稷难存的危险局面,所以清政府屈辱地接受了日本的议和条件,以割地赔款换取京畿安全。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面对列强提出的议和大纲十二条,慈禧太后表示:念宗庙社稷均在他人掌握,不得不委曲求全,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通过以上事例可知,“左环沧海”的北京,其地势之利已然殆尽。

鉴于此,晚清时期的有识之士为了能够摆脱列强欺凌以重现昔日的盛世光景,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迁都之上,他们有的主张建都西安,有的建议西入太原,有的力主建立陪都制度,一场关于迁都地址的争论爆发了。

1.关于在太原建都的主张

晚清时期主张在太原建都的官员比较少,主要以张之洞为代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深感局势危殆的张之洞力主迁都太原,并列出了以太原为都的六大优势,一是经过各朝巡幸,行宫尚在;二是距离京师仅千里之程,十日可达,可谓进退有据;三是土地肥沃且水源充足,人民殷富;四是当地兵精马健,民众孔武有力;五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有山河天险为屏;六是效仿先贤以缔造万世之功,因为尧的都城平阳,舜的都城蒲坂,禹的都城安邑均在山西。

2.关于在上海建都的主张

晚清时期,提出上海建都者仅康有为一人,他指出上海东临大海,北枕长江,西跨吴苏,乃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繁盛,人民富饶,文艺气息浓厚之地,也可称得上是神明聚集之所,所以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衡量,最优方案乃是“营新都于江南”。

张之洞、康有为关于迁都地址的论述反映了他们与洋人打交道的不同侧重点,张之洞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以雄峻地势阻敌袭扰,一方面山西进可居高临下,四面出击, 退可闭关自守,养精蓄锐,另一方面太原相较西安、开封、洛阳、武汉等地,距离京师更近。所以,表里山河的太原成了张之洞迁都之地的不二之选。而康有为深藏变法自强的雄心壮志,主张与外国相流通,所以更倾向海滨之地。

或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晚清时期的很多人都提出了迁都建议,他们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军事战略、政治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论述迁都的利弊。但是这场争论,不管如何激烈,如何精彩,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清朝最高统治者手中,然而当时的清政府以动摇根基为由始终不愿迁都。从另一方面分析,如果清政府采纳了张之洞等人的建议,虽然可以暂避列强锋芒,扩大战略纵深,但真的就能杜绝“割地报京畿”吗?

举报/反馈

大明号地图

5.6万获赞 1.5万粉丝
讲述地图里的春秋 历史地图汇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