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人日节”,意思是人的生日,也叫“人庆节”、“人七日”、“人辰日”、“人口日”、“人胜节”等等。人日节从汉朝开始有了节日习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唐朝之后更加兴盛。每到人日节这天,皇帝会赐给群臣彩缕人胜,并大宴群臣。

关于人日节的传说,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下面两个:

一、女娲造人

传说混沌初开的时候,天上是一团混沌,地上是一堆泥巴。女娲娘娘是人首蛇身,一天有七十变,为了给寂寞的天地之间增添一点生气,就动手用泥巴捏了好多动物。

女娲第一天捏出的是每天叫太阳起床的鸡;第二天捏出的是忠诚聪明的狗;第三天,女娲娘娘有些疲倦,就捏出了一些懒洋洋的猪;第四天,羊被捏出来了;第五天,是勤劳的牛;第六天,是矫健的马。为了管理捏出来的这六畜,在第七天,女娲又突发奇想,捏出了长着两条腿、两只手的人类。捏成后,女娲娘娘又吐了一口吐沫,吹了一口仙气,人就有了灵气,称为万物之灵。为了纪念女娲娘娘造人,人们就把正月初七定为人的生日,就产生了现在的人日节。

二、混沌造人

《庄子.应帝王》中讲道:在古时候,有倏帝、忽帝和混沌三位神仙,倏帝和忽帝经常到混沌家串门,受到混沌的热情款待。为了感谢混沌,倏帝和忽帝就告诉他:“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混沌就按照他们的说法去做,每天在自己身上凿出一个窍来,到了第七天一共凿了七个窍,人就诞生了,但混沌却因此死去了,所以后人为了纪念混沌,就把正月初七定为人的生日。

人日节的节日习俗:

一、戴人胜

在人日这天,古代有戴“人胜”的习俗。“胜”是妇女的一种首饰,“人胜”就是剪刻成人的形象的首饰,戴在自己头发上或者送人,也叫“彩胜”、“花胜”,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就已经流行这种习俗了。

二、补天饼

人日节这天,家里的女主人把补天饼扔到房顶上,象征着女娲补天,同时也会往地上、井里投掷补天饼,象征着“补地”,然后全家再吃补天饼。补天饼有两种,一种是用面糊烙的煎饼;一种是硬面的烙饼,无论是什么饼,都必须是圆的、薄的,传说这样才能起到补天的作用。

三、捞鱼生

在南方一些地区,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把鱼肉、酱料、配料倒在大盘子里,大家站起来挥动筷子捞鱼肉,边捞边喊:“捞啊!捞啊!发啊!发啊!”并且要越捞越高,以表示步步高升的意愿。

举报/反馈

国学经典白话文赏析

5.2万获赞 7610粉丝
把苦涩难懂的古典文言白话文,用白话文的形式,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国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