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琰,是魏国的公主,她在向芈姝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自己与先王后是一母同胞,说明她实际上也是魏国的嫡出公主。

由于出身高贵,又生下了长子,所以魏琰被封为仅次于王后的魏夫人,在姐姐去世了之后代为管理后宫。

自己有能力,有强大的母国撑腰,儿子又是长子,才华横溢,深受秦王嬴驷器重,魏琰觊觎王后和太子之位,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在后宫里,哪个有儿子的妃嫔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君王?

可是,让魏琰没想到的是,秦王嬴驷为了秦国利益,选择迎娶楚国公主芈姝,让魏琰到手的煮熟的鸭子飞了。

魏琰不肯死心,开始针对芈姝与芈月,先是在芈姝来秦的路上下黑手,又是下毒,又是截杀,然后,在嫔妃第一次拜见芈姝的时候,纠集众人,故意向芈姝示威,想尽办法找芈姝芈月姐妹俩的麻烦。为了除掉芈月这个心头大患,魏琰抓了魏冉,以此为要挟,逼迫芈月嫁人,远离秦宫,直接导致芈月不得不为了救人成为秦王嬴驷的宠妃。

之后,魏琰为了帮儿子嬴华争取夺位的机会,不得不在铜符节事件中牺牲了妹妹魏少使,又与芈姝合作,把侄女魏颐嫁给嬴荡,在嬴荡出事的时候为了阻止芈姝另立新君,让魏颐假装怀有身孕。

魏颐机关算尽太聪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秦国的大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害了许多人,失去了秦王嬴驷的欢心,逼着自己的儿子不得不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失宠、丧子,魏琰之所以下场凄凉,只因3个字,那就是拎不清。

01.作为一个出嫁女,她拎不清自己的责任,在夫家和娘家之中失去了分寸。

在那个年代,作为王室公主,魏琰等人的婚事身不由己,都是自己国家的一颗棋子。魏国之所以把她跟姐姐送到秦国,也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魏琰很清楚,自己就是一颗棋子,也认了命,心甘情愿做一颗棋子。从始至终,她都在努力为了魏国谋取利益,尽到魏国公主的职责。

可是,秦王嬴驷需要的不是一位魏国公主,而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了秦国利益考虑、支持他的女人,如果这个女人拎不清,偏向娘家,为了娘家侵犯了秦国的利益,不管她是谁,是魏琰也好,是芈姝也罢,都会遭到他的厌弃。

正如芈姝为了楚国的利益忘却了王后的身份、冲撞了秦王、芈月为了帮她去找秦王嬴驷求情的时候,秦王嬴驷给予的答案也说出自己的想法:“若那女子想做婆家的好媳妇,就该一心帮着婆家,若她想做娘家的好女儿,那就休婚,回娘家去吧!”

实际上,这也是绝大多数男人的想法,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偏向自己的利益,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也希望自己的女人跟他站在一个阵营,全心全意支持他,而不是一心向着娘家,影响到男人的利益。

虽然从情感上,向着自己的娘家没有错,但是,在那个环境下,魏琰已经是秦王嬴驷的女人了,还不能离开,如果她拎不清,为了娘家坑害秦国利益,那么,失宠是必然的事情。

有一个向着魏国、对魏国有求必应甚至因此坑害秦国利益的母亲,嬴华在秦王嬴驷心里的地位就大打折扣,难以成为储君,以免他受到母亲影响,无法成为一个专心为了秦国考虑的大王。

再者,娘家把你当棋子,就意味着它随时可以抛弃你。你有用的时候,你是他们的好女儿,他们会拿亲情说事情,要求你为了他们付出一切,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她们可能就会权衡利弊,发现救你不划算,选择抛弃你。

魏琰最后就被魏国抛弃了,魏国接走了年轻貌美、还可以为魏国再嫁一次的魏颐,把年老色衰、没有利用价值的魏琰丢在了秦宫。

02.拎不清做母亲的责任,不顾及儿子的感受,把儿子推向了绝路。

实际上,魏琰的儿子嬴华并不差,在一开始,他也是一个战功赫赫、人品不错、孝敬懂事、有正义感的公子。

得知父王没有立太子的打算,嬴华根本不在意太子之位,劝说母亲放下。嬴华对芈月一见钟情,试图说服母亲让他迎娶芈月。嬴华孝敬母亲,愿意为了母亲承担罪责。

说实在的,如果魏琰尊重儿子的想法,秉着儿子快乐就好的原则,不执念于大王的位置,肯见好就收,就算嬴华成不了太子,也可以凭借军功和秦王嬴驷的宠爱得到一块不错的封地,届时,嬴华接其出去养老,母子团圆,不也是很好的结局吗?

可是,魏琰执念太深,根本不顾及儿子的感受,嬴华孝敬母亲,为了圆母亲的心愿,最终发动了叛乱,走上了不归路。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作为父母,你应该期待子女尽可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度过一生,而不是逼迫子女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啥也没得到。

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位分又高,魏琰手握好牌,本来有成为人生赢家的机会,可惜,她的一生毁在了拎不清这三个字上。

END.

今日话题:你对魏琰这个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举报/反馈

秋雅聊情感

111万获赞 26.5万粉丝
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是因为有你。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