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宗室婚姻关系比较有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亲民、接地气,因为自明中期以后,后妃的采选多来自民间。同样公主下嫁,自宣宗以后也在民间挑选驸马。

不过,关于明代选驸马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复杂,不同时期的情况不大一样,而且越往后,驸马这个头衔含金量也越低,甚至时人视驸马为畏途。

明初时期如何选择驸马

大明立国后,于洪武九年始有公主下嫁之例。朱元璋的皇长女临安公主下嫁韩国公李善长之长子李褀。朱元璋共有十六个女儿,其中就有六位下嫁给了开国功臣之子。成祖共有五个女儿,大部分也是下嫁功臣之子。

以此来看,明初时期,由于刚刚建国,又或是夺位之初根基不稳,皇族和功臣联姻,形成一个庞大的勋戚集团,以保证皇权的稳固。这一时期,选择驸马主要看得是出身,至于年龄、长相则是次要的。

比如成祖为咸宁公主选驸马时,相中了西宁侯宋晟之子宋瑛,公主认为宋瑛其貌不扬,不愿意下嫁。成祖劝说“才足矣,何貌为”,最后咸宁公主还是很不情愿地下嫁了。

仁、宣时期,由于成祖的诸驸马附和汉王、赵王,并参与反叛,这就使得皇帝在驸马一事上充满戒心。此后,尽管也有一些公主下嫁给功臣子弟,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

更多的驸马则来自普通官吏家庭或是民间良善之家。既然皇帝降低了驸马的出身条件,自然要在长相、年龄上有所苛求,所以这一时期,选驸马主要拼的就是外在条件了。时人对此评论说:“本朝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得预。”

驸马要具备哪些条件?

选驸马主要是由礼部和司礼监两个部门负责的。按照规定,当时凡是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六岁的男子,只要容貌齐整、行止端庄,父母健在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都可以到礼部衙门报名。和选妃不一样,选驸马不是强迫性的,全凭自愿。

通过初选后,礼部和司礼监就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面试,并要钦天监算出生辰八字,看与待嫁公主是否匹配。此外,身体状况也是主要的评判标准,主要是看有无隐疾。

不过在选驸马时也有一些不人性的规定,比如驸马一旦入选后,如果之前已经订立婚约的,要即行废止,令女方另寻婚配。明代选驸马不是一个全国性范围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及京师周边地区,因此明代的驸马北方人居多。

为了防止礼部和司礼监在选驸马过程中的作弊行为,朝廷也出台了一些防范措施,如果选定的驸马有问题,不仅要另外再选,选官也要负连带责任,受到严厉的处罚。

不过制度的执行有时也会发生较大的偏差,比如宣宗二年,司礼监太监侯泰奉命选驸马,他借机敛财收受贿赂,事发被查处。还有孝宗时选驸马,太监李广收受富家子弟袁相贿赂,事发后袁相被淘汰,李广因受宠幸却逍遥法外。

最典型的还是神宗的永宁公主,当时京城一个梁姓富豪之子梁邦瑞身患肺痨,却因贿赂权监冯保被选为驸马。结果永宁公主婚后不到一月,驸马就因病而亡,永宁公主寡居了十余年后郁郁而终,传闻到死都不识房帷之事。

明代驸马地位尊贵为何不吃香?

不管是功臣之家还是庶民子弟,能够成为驸马本应是无上的光荣。明初时期,驸马确实还是一个香饽饽,但到了明中期以后,世族大家、书香门第都视与皇家结亲为畏途。

如果了解明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明中期以后那些身居要职的高官子弟们,对驸马根本不感兴趣。像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著名的首辅之家,就没有出过一个驸马。显然这不是人家没有资格,而是看不上。

这也是有具体原因的,问题不是出在公主身上,而是朝廷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制度。其中就有一条硬性规定,即子弟被选中驸马的人家,其家人仕途会受到种种限制。

比如子弟被选为驸马,“驸马仪宾,不许入仕,其子不许任京秩”。驸马之父“若职官,则进级而俾令致仕”。就是说,如果被选为驸马,他的兄弟不能进入仕途,他的儿子不能在京城任职。而驸马的父亲如果是当官的,给予名义上的升职,但却要退休回家。

就是驸马本人也不过是得了个皇亲国戚的虚衔,只能拿俸禄而不能担任实职。以此看,明代中期以后,当一个驸马代价确实不小,所以真正的高官士族不愿意断送仕途而无意娶公主。所以,明中期以后,驸马主要来自民间。

举报/反馈

左都御史

46.4万获赞 8.5万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