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部分地区属于藏文化圈,许多藏族同胞生活其中。
藏族是我国非常富有特色的一个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服饰、人文风情都别具一格。
其中,藏传佛教更是引人入胜,其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渗透在几乎全民信教的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最具有代表性、最让人不解而又好奇的,当属其独特的丧葬礼仪。
丧葬习俗,作为生者对逝去之人的最后告别方式,典型地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思想、信仰差别。
受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藏区的丧葬方式大致经历了从火葬、土葬,到天葬、水葬、树葬、塔葬等发展轨迹。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藏区在过去没有发展出相对稳定的农业文明,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游牧居多。
最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丧葬仪式。
当有人去世后,通常都将尸体随意弃置在荒野,任其腐烂或者被其他野兽吃掉,看起来跟如今的天葬有些相似,但那并不是依托于佛教教义而发展出来的有意识的丧葬形势。
到了吐蕃王朝时期,第一代至第七代赞普的名字中都带有“赤”字,因而被称为“天赤七王”。
他们死后没有尸体,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应该是采用了火葬的形式。
《藏史纲要》记载:“天赤七王进行火葬之后烟火像彩虹一样飞上天空之后烟消云散。”
《东嘎藏学大辞典》也写道:“苯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抓着头顶上的白色绳子,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
白色绳子,想来应该是火葬时升起的烟。
在这段时期,火葬成为表现社会等级的一种丧葬形式,王公贵族们纷纷附庸风雅,加入火葬的行列。而平民如果火葬,则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
此后,随着印度佛教进入藏区,其通行的火葬形式被推广到了民间,不再是统治阶级专有的特权。
《道次师承传阿底峡传》记载:“阿底峡生前有所预言,当他年满八十逝世后,当将其舍利放入塔之南侧。(尊者圆寂后)按照遗言火化,随后置放其舍(利子)于铜匣中……”
像阿底峡这样的佛教大师都采用火葬,更使得这一形式具有了崇高的象征意味,于是火葬这种丧葬方式逐渐流行于藏区。
那么,火葬这种形式后来为什么又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据《新红史》记载:“止贡赞普王心乱无缘,因与大臣洛昂战斗,遂被大臣所杀……政权逐被洛昂所夺。”
《东嘎藏学大辞典》中又写道:“藏族历史上传说止贡赞普王被大臣罗昂杀害之后有了尸体,此后才开始建立了陵墓。”
大概意思是,止贡赞普王因决斗而死,尸体在众目睽睽之下躺于地上,既没有白色绳子,也没有化作彩虹。
此前天赤七王飞升返回天界的传言,就难以自圆其说了,于是建立了陵墓,从此也开启了盛行土葬的时期。
土葬,又分为石葬和墓葬。
据考古研究发现,石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到止贡赞普时期尤其盛行。
常见的形式是,将死者埋在地下以后,在地面上堆砌石头,俗称“多苯”,表示“万块石头”的意思。
区别于平民,王公贵族会建造宏伟的陵墓,也会使用很多陪葬品,这种方式被称作墓葬。
随着苯教的衰败和佛教的兴起,开始出现了天葬,此种方式的盛行应当在帕当巴桑杰时期。
《佛教教派研究》记载:“在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于帕当巴桑杰时代。在这之前尸体进行土葬(石棺葬、墓葬)和火葬。”
纠贡嘎旺久著述的《藏族丧葬习俗》一文中也写道:“天葬开始实行的时间为帕当巴桑杰时期(1113年)。”
12世纪,帕当巴桑杰第三次到西藏推行他的希杰派。当时社会上普遍信仰的还是原始的本土宗教:苯教。
与宰杀牲畜用于祭祀、甚至拿活人来殉葬的原始苯教的残忍相比,天葬就显得仁慈许多。
帕当巴桑杰的希杰派着重阐述因果和轮回,强调慈悲为怀。
人死后,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秃鹫作为食物,这是行善,并且不用宰杀牲畜用作祭祀,对百姓来说也没有生活物资上的损失。
因此,天葬很快就被人们所接受了。
在今天的西藏,天葬是藏族人民最常见的一种丧葬方式,而对于高僧大德,有一种更为尊崇,也是藏族所有丧葬中最高等级的形式——塔葬。
藏区最早出现的塔葬在赤松德赞时期,当时为了修建藏区的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赤松塔赞从印度请来了寂护大师。
寂护大师在藏区十多年,为弘扬佛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因为意外,寂护大师在藏区去世。
为了纪念他,实行了藏区的第一次塔葬,在山南地区修建了第一座舍利子塔,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此后,塔葬成为了藏族高僧和活佛特殊的丧葬仪式。
塔葬分为两种,像寂护大师一样,先将遗体火化,取出其舍利子放入塔中,称为舍利子塔葬。
另一种则是直接将大师圆寂后的肉身经过特殊处理之后放入塔内,称为灵塔葬。
《天葬——藏族丧俗文化》中写道:“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汗王固始汗的扶持下,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后,政教权势集于一身。经济基础雄厚,政教影响深远,德高望重,蜚声中外,其葬礼自然不能和一般佛位的活佛等同相待。格鲁派为他首先创立了法体肉身塔,也称作灵塔。”
在今天的布达拉宫内部,就保存着诸多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的肉身灵塔。
除了上述种种形式,藏区还有水葬、树葬等丧葬方式。
究其根本意涵,和天葬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死后奉献肉身之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方式已经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今天,藏族种种丧葬形式当中,最普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天葬。
其理论依据来自大乘佛教的“六波罗蜜”,也称“六度”,含义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其中,布施是最为基础的修行,是发菩提心的开端,核心意义在于给予。
佛教经典里面,尸毗王割肉喂鹰、摩诃萨埵舍身饲虎的故事脍炙人口,正是布施精神的典型诠释。
而人在去世以后,把身体施舍给秃鹫作为食物,正是此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布施。
此外,藏族人把秃鹫看作是女神“空行母”,把身体奉献给“空行母”,也是行善积德的一大功德。
当有人去世之后,亲属会在第一时间,找专人按照藏传的星算术来算出死者遗体的安放位置、宗教意义上的死亡原因、做什么法事、出殡的时间、投胎转世的情况等等。
然后,由跟死者属相相合的人脱去死者的所有衣物,并且远离皮制品——
通常认为靠近皮制衣物,会让死者投胎成动物或者更低等的东西,然后请高僧为死者施行“颇瓦”法,用意是让死者的灵魂离开肉身。
高僧会作法引导,让逝者灵魂从头顶正中的穴位(即我们所说的“梵净穴”或“百会穴”)出来,然后念诵“度亡经”,引领“迁移中的神识”通向正确的道路。
这就要提到佛教思想里一个特殊的概念:中阴。
所谓中阴,是指死亡与再生中间的状态。
佛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马上进入轮回投胎转世,而要在一个中间阶段停留一段时间,此时的状态就称为中阴身。
在中阴身阶段,死者自身的心相会显现出一些令人恐惧的幻象,各种大风、大火之类。
并且,六道的境像也会以不同颜色的光芒来引诱灵魂误入歧途。
如果在生前经过系统的学习,知道中阴身阶段会发生的幻象场景,就不至于惊恐无措。
即便如此,巨大的恐惧感往往会扰乱死者灵魂的镇定,因此,就需要僧人诵读度亡经,解除亡灵对种种“中阴险难”的恐惧,引导灵魂走上正确的轮回道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阴身状态中,有经验的修行者会辨认出“究竟本性中阴”,能够一直待在中阴阶段,从而达成证悟。
而多数情况下,普通人在经历了中阴阶段之后,就会以自身的“业力”为依据,投胎到六道当中去了。
在遗体停放的期间,死者的朋友和邻居等人会前来吊唁,为死者敬献哈达,念诵“六字真言”,祝福亡灵早日转生。
施行“颇瓦”法之后,就是捆尸及出殡仪式了。
亲属用绳子把死者捆成屈膝抱团的形状,在脖子上系上哈达,用酥油和金银拌上糌粑,塞进嘴巴、耳朵和鼻孔。
在藏族人看来,金银是一种寄魂物,不仅象征着财富,还有辟邪的作用,然后亲属将捆好的尸体用白布裹好,运送到天葬台。
天葬台是天葬的实施地点,通常在较高的山顶或山坡上。
有的天葬台有一块放置尸体的石板,有的就在空地上进行。
死者亲属把尸体交给天葬师,天葬师在附近点燃混合了糌粑的松柏,叫做“煨桑”。
烟雾升到空中,象征着对所有生灵的供养,同时也引来秃鹫。
通常,天葬师会再次诵经超度亡灵,然后解开裹尸布,将尸体面朝下放置,用刀刻划尸体。
如果死者是正常死亡(被称作“静死”),就刻划十三道方方正正的十字架形状;
如果是非正常死亡(被称作“亡死”),就刻划十二道横斜线;
如果往生者是喇嘛僧人,就刻划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图案。
完成了切割以后,天葬师会发出指令,此时安安静静等待在旁边,或者盘旋在空中的秃鹫才会靠近尸体,开始啄食。
等秃鹫吃完了肉,天葬师还会把剩下的骨头砸碎,混合在糌粑里喂给秃鹫,目的是让秃鹫干净、完整地将死者带往天界。
出殡之后,还要给死者修四十九天的超度法,称为“七七超度”。
头七、四七、七七,都要请僧人到家中诵经祈福。
和其他藏区一样,青海藏区人民最常见的丧葬仪式也是天葬。
其理论基础和仪式过程也大致相同,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所差异。
比如,尸体到了天葬台,某些地区会有由天葬师剪去死者头发藏在山石缝中的步骤。
再比如,不是将尸体以俯卧的姿势放置在天葬台,而是侧身屈体放置,男性面朝左边,女性面朝右边。
另外,青海藏族还有一个风俗:“喜事不请不到,丧事闻讯而来”。
在众多前来吊唁的人当中,也有与逝者生前有过龃龉的人,亡人在世时没来得及和解,去世之后却一定要及时赶到,以期在佛、法、僧三宝的面前求得逝者及其亲人的谅解。
亡灵是否宽恕不得而知,但亲人是一定会谅解的,这种相互宽容、谅解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思想深植人心的结果。
同其他藏区一样,青海的藏族人民也保留了其独特的丧葬仪式,其中尤其以天葬最具有代表性和神秘色彩。
退衣物,念真言,将肉身做生命中最后、最大的一次布施,于一无所有中来,复归一无所有中去。
天葬不是藏传佛教指定的葬俗,也没有所谓的“佛教葬仪”,然而正是在佛教生死轮回思想的指引和抚慰下,天葬这种形式才深深地根植于藏族人民的内心。
藏传佛教中的利他思想和施舍精神贯穿于整个丧葬仪式过程之中,成为藏族人民丧葬习俗最根本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