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会计,一定要懂得成本核算,因为在老板眼中如果你不会成本核算,不会帮公司省钱,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就很难得到老板的青睐。
那么,成本核算应该怎么做呢?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
1、品种法: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2、分批法: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以是实际工时)
3、逐步结转分步法: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按工时分摊费用。
4、平行结转分步法:根据完成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成成本(产品材料核算可分步进料或全额进料或约定比例,生产周期短的产品能分摊成本,完工时分摊成本)
5、作业成本法: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竣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6、分类法:设置材料明细账,按主材、辅材分类。
成本核算的六个步骤
成本核算是指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6个步骤。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2、要素费用的分配。汇总要素成本,编制各要素成本分配表,根据其用途分配计入相关生产成本明细账。能够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消耗的直接计入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无法确认的成本,应根据其产生的费用或用途进行收集和分配,并分别记入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综合成本账户。
3、综合费用的分配。对于记录在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账户中的综合成本,月末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并记录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4、完工产品成本与在生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成本和综合成本的分配,生产成本的分配和生产成本已收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和相关产品本明细账中。在产品不存在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收集的生产成本为完成产品的总成本;在产品存在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收集的生产成本应按照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成产品和月末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以计算完成产品的成本和月末的产品成本。
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和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的完成产品成本为产品总成本;在分步法下,产品总成本只能根据每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明细账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产品的单位成本可以通过除以产品总成本来计算。
6、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产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制止或者追究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各种浪费和损失的经济责任。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成本核算方法,就看看下面这份《人效管理资源包》吧!这个资料包中有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你提高工作效率哦!
《人效管理资源包》
完整资料获取方式
↓↓↓
关注且回复关键字【人效分析】即可获得资料包
如没有自动回复就是消息被吞了,请耐心等待人工回复或者留言,看到必回!
更多干货资料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