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申请式退租,西砖胡同焕发新颜 这些老旧小区的改造“新”在何处

申请式退租如何能实现多方共赢

“劲松模式”如何实现微利可持续

责任规划师的“责任”环节在哪里

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五次会议拉开帷幕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走访京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和申请式退租、腾退保护的家家院院,推出主题特别报道“更新的力量”。

更新,蕴含着“共”的力量。居民参与僵尸车治理,那是社区自治中的“共建”;老街坊议事会商建立体停车综合体,那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共谋”;跨区域腾挪停车位,那是在党建统领下的“共享”;拆掉围墙增加车位,那是在“吹哨报到”机制下的“共管”……

更新,见证出“小”的力量。“小切口”——崇西社区入口处的三棵树下几平米的空间,“挤”出两组充电柜;“渐进式”——八北社区楼间空地,反复腾挪出两个停车位;“可持续”——“劲松模式”、“鲁谷模式”标杆工程,在百姓满意和企业发展中找到平衡。

更新,凝聚了“家”的力量。一面“文化墙”,让老街坊们忆乡愁;一座“初心亭”,志愿者有了聚会所。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地制宜地打造场景,突出社区文化内涵,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而“付费意识”和“家园意识”往往互为因果,共促社区良性循环。

详见05-09版 摄影/实习记者 吕安琪

举报/反馈

青瞳视角

712万获赞 81.9万粉丝
立足北京,提供深度资讯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