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居住在中洞苗寨里的人为什么不离开山洞,去别的地方居住呢?
苗民们淡淡地说:“习惯。”
这里民风淳朴,找对象不要彩礼,居住也有现成的洞穴,用竹篱搭房,不用买房子。
村民杨五妹说:“我们苗寨在选择对象时,不会看你的金钱和地位,不会在乎你家住在,只要你唱的山歌打动了我,情头意合就行了。”
这里的年轻人对唱山歌特别地执着,杨五妹在跟对象谈恋爱的时候,足足唱了两天两夜的山歌,打动了她。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是亚洲最后一个穴居部落,有18户人家一直居住在山洞里,过着与世无争、与世隔绝的生活。
山洞里还有一个小学,杨正秀老师时常会给学生们唱这首山歌:“不要怕,带领你们学文化,老师同学齐努力,走出中洞世界大。”
人们发现中洞苗寨部落的存在后,就想方设法帮他们走出来。
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外界想象得那样无牵无挂,村民们的生活艰辛而清苦,但仍然不愿意往外搬,对于中洞苗寨人来说,出不出去是个问题。
人们对这个神秘而美丽的部落很好奇,这个山洞如世外桃源般吸引着外界的游客,很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揭开了穴居部落的神秘面纱。
中洞苗寨离紫云县城有30多公里,徒步上山需要一个多小时。
经过穿洞峡谷时,沿途的风景危险而美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迎风盛开的桃花迎风招展,路左边是陡壁,右边是深谷。
山上有三个天然形成的大洞,被当地居民称为上洞、中洞和下洞。
中洞是最大的一个洞穴,2012年,这里还住着18户人家,有73个苗族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村民们的祖辈为了躲避战乱匪患来到深山里居住,原来他们在下洞繁衍生息,在中洞中熬硝做火药。
解放后土匪们被肃清,村民们集体搬到中洞居住了下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山脚下爬了不到一个小时可以到达下洞,这段路走起来比较顺利,春夏雨季沿途风景秀美,有清澈碧蓝的河流,山上的树郁郁葱葱,有的树上开满了白色或粉色的鲜花,一路上美不胜收。
下洞其实是一座宏伟的“天生桥”,所谓的天生桥,就是在洞顶崩塌之后,岩板横卧沟自然形成的桥梁,天生桥南北通透,凉风习习。
过了下洞后再往上走,通往中洞苗寨的临崖小路异常艰险,大大小小的石头成了阶梯,路上偶尔会遇到几只山羊路过,黑色、白色、深棕色的都有,咩咩直叫。
小路旁,到处是坚硬的白岩石,在常年雨水的冲刷下冒着尖尖,极目远眺,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春笋一样的小尖尖。
在路边的小尖尖之间有小团的泥巴,泥巴上栽着玉米苗,这是山上居民的玉米地。
山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面朝山林,空灵幽远,不时传来一阵的鸟叫声。
整个洞口如同山中的一只半圆形眼睛,洞口就在半山腰上,外面的石头呈蜂窝状凹进去,但是非常结实。
洞口处有两三栋三层小楼的房子,用彩钢瓦做屋顶,可以晒到太阳,洞里有很多竹编或木头小房子,这些小房子多数没有房顶,在山洞中不怕风吹日晒雨淋。
心灵手巧的居民还把竹编小房子的“墙面”编成菱形的花纹,有的门上还贴上了年画或对联。
无论外面有多么炎热,一进洞中就感到一阵凉爽。洞内的光线比较暗,洞壁上的岩石凸起呈一片片圆弧状,洞穴深处是鳞峋怪石,洞内非常空旷,还有一大片空地。
这个中洞总共有115米宽,深215米,高度有50多米,洞内洋溢古朴安详的气息,小房前放着玉米棒、小米等农作物,洞中的角落堆着木柴和竹筐等杂物。
洞里面住着王、吴、梁、罗四个姓的苗族村民,洞内都建有牛羊猪圈,一群小鸡时不时出来溜弯。
虽然村民们离花草和鸟禽非常近,但他们还是在洞里摆上了一盆盆鲜花,屋前还挂着鸟笼,小鸟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地跳跃着,时不时传来清脆的回音在洞内回荡,可见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
早上,洞外山谷间围绕着层层云雾,公鸡打鸣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都用不着闹钟了,和外界不一样的是,洞内还有回声,显得更加热闹。
下午两三点是中洞村民最开心的时刻,杨五妹和一些女村民围着火炕旁取暖聊天,丈夫和男村民们则聚在一起喝酒。
穴居部落的村民们依然传承着苗族文化,每逢六月六等节日,洞里每家杀一只鸡,包一锅粽粑。
这一天,孩子们不用放牛,也不用割猪草,背着萝筐装着食物疯玩一天。
苗族是个浪漫的民族,晚上大家一起吹起芦笙跳起舞,唱起山歌庆祝节日,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洞穴内家家户户的生活都非常简单,屋内都是“家徒四壁”,只有柜子和床等简单的家具,每家屋内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火坑,用锅支在火坑的铁架上烧菜,几个人围在大锅旁就可以直接吃饭了。
山洞里也有几个土制的大灶台,上面放着大锅,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这里人的生活跟农村的村民没多大不同,平时就是干农活,种玉米红薯、养家禽,再种一些蔬菜,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在山上,耕地比较贫瘠,村民们在室外的石头堆里开垦出一些耕地,一年四季吃一些玉米和红薯为主食。
洞里的老伯一个人可以放养好几头黄牛,每天拿根小树枝赶着几头黄牛出山洞。
领头的黄牛脖子上还挂着铃铛,叮叮当当的铃声可以让黄牛小分队不迷路,几只黄牛都很乖很可爱,毛色光亮,全身很干净,也不怕人,可以随便摸摸,山上可以提供丰富的草料,几头黄牛可以在石阶上自由地穿行。
用水是村民们的一大难题,原来山洞中有好几个出水口,有一个出水口很大,但是每逢下雨洞里也会被雨水侵扰,村民们就用水泥把这个出水口堵住了。
平时村民们都是用洞顶岩石处滴下来的水烧饭,但是到了干旱季节,他们不得不到山下10公里远的地方挑水,一次挑两桶,来回要走3个多小时。
政府帮居民们在洞门口修了一口蓄水井,用水就方便了一些,原本居民们用劈开的竹竿引水,后来改用橡皮水管,通到每家每户。
村民们到哪里都要靠步行,每周一次背着箩筐到山下采买东西,最近的集市有15公里的距离。
中洞里有个小学,在1984年开始,由一个班一个老师发展成10个老师,200多名学生,辐射了12个村寨。
中洞小学每天下午三点就会放学,有些孩子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家。
2000年左右,政府在洞内建了四间砖瓦房,建起正规的小学,这是山洞里最好的建筑。
这里的条件艰苦,老师们陆陆续续来了又走,女老师杨正秀一直坚持了下来,她原来是紫云县水塘镇的小学老师,辞职后来到了中洞小学。
杨正秀老师2002年来到中洞小学后,除了物资的匮乏,更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晚上陪伴她的只有煤油灯和6个月大的儿子。
儿子8个月大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当时身边没有药,整座大山被黑暗笼罩,下山更是困难重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杨正秀老师就背着儿子去了医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8个月大的儿子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很长一段时间,杨正秀都被悲伤笼罩着,而她也多了一份责任感,身边总是备着一些药做准备,当学生有头痛、拉肚子等小病时,可以拿药出来救急。
有一年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连续一个月雨雪交加,大雪封住了山路,村民们和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
那段时间停水停电,生活更加艰难,好在淳朴的村民们已经过惯了这种生活,靠着山洞里的存粮,用坚强的意志,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由于山洞里的条件太艰苦,交通非常不便,政府也想着让他们搬出来,在山脚下建了白墙蓝顶的房子,但是村民们还是觉得住在山洞里悠闲自在、空气又好,不愿搬出山洞。
2003年,另一位“洞穴播火者”王东灵也来到了这里,当起了支教老师,住在村民王凤国的家里。
王东灵原来在秦岭金矿上班,请假来到中洞之后,也坚持没有离开,并愿意不计报酬地帮助孩子们。
王东灵刚到时条件很艰苦,顿顿吃着水煮菜和玉米饭,有一次因为营养不良昏倒了。
王凤国夫妇以为她是中邪了,连忙帮她脸上喷水,搞迷信活动。
2004年暑假,王东灵带着孩子们去赶集时,遇到了车祸,十几人死里逃生,但是王东灵老师在病床上躺了几个月。
当王东灵老师出院时,淳朴的乡民们用滑竿一步步抬着她进了山洞。
王东灵的单位秦岭金矿得知她请假的真相后,为小学捐了一万多元,从2004年三月起,给王东灵每月发放1000元的补贴。
王东灵老师支教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这个古老的村落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有许多的游客慕名而来,2003年下半年,美国老人胡兰克·博德从媒体上看到中洞苗寨王东灵老师的报道,三次来到中国。
这位美国老人对王东灵说:“我感觉到了,你的手是凉的,但你的心是热的,你很精彩。”
胡兰克·博德每年给洞中村民每户800元人民币作为生产投资,给小学代课老师每月发放400元,还投资30多万元给中洞拉了电线。
2004年年底,村民们终于拉上了电灯,告别了黑暗的生活,贵州省教育厅给送来了远程教育设备,村民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
一些爱心志愿者和游客千里迢迢赶来,中洞变得热闹起来。10多年过去了,中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洞里有了电磁炉,电风扇、洗衣机,通了4G网络,山路修得更平整了,中洞小学也搬到山下。
有生意头脑的村民们在洞门口盖起了两三层小木楼,用彩钢瓦作房顶,做农家乐,方便远而来的客人们住宿和吃饭。
王启国和妻子罗妹就是最早做生意的人,王启国才小学一年级文化,15岁走南闯北打工,后来还是回到了中洞。
如今,他们靠着本地的旅游业年入过万,王启国和妻子把自家房屋改造了一下,坦言:“生意好的一年,搞旅游接待、养牛、卖蜂蜜,收入4万多。”
在2019年,游客单人住宿费用是30元,一个单间的费用是100元。
吃饭也还算实惠,一整只土鸡、一盘腊肉炒野菜,加上一大碗小青菜鸡蛋汤,一顿饭总共200元,够五六个人吃。
老板王启国用柴火烧饭比较慢,为了省电在脑袋上挂了一个灯,这样烧菜时就看得更清楚些。
洞中的空地上放着简易的木雕和土制的拐杖,村民每天认认真真地把这些拐杖仔细地擦一遍,一支拐杖可以卖15元。
还有村民在山上捡来形态各异的石头,清洗干净卖,有的似人形,有的像巨大的贝壳,卖相好、花纹漂亮的石头可以卖到七八十,大型漂亮的石头可以卖几千元,一般的小石头只能卖10多元。
近几年到中洞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少,村民们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
2020年,所有的居民都搬迁到了山下了,政府又给他们建了漂亮的房子,神秘而古老的穴居部落成了历史。
现在洞内已是一片废墟,里面的房子都已拆除,地上还有一摊摊燃烧过的痕迹,只有空地上的绿色篮球架和门口的蓄水井保存得较好。
山脚下进山的路由小铁门把守,游客们已无法进去参观,中洞苗寨以神秘而让人感动的姿态进入公众的视野,又迅速消失在历史中,古老的村落承载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山洞将重新修建成一个崭新的旅游景点,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浙江日报:支教没有期限 2006年2月18日
封面新闻: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 ...2019-07-09
风景名胜:中洞苗寨 最后的“穴居部落” 作者 王磊 2008年第4期
中国西部:一个人与一个穴居的部落 作者 苏江元 《中国西部》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