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长辞职事件悬着的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根据光明网的报道,在当地时间14日晚,立陶宛总理正式驳回了外交部长和交通部长提交的辞呈,暂时阻止了立陶宛政坛乱局继续蔓延与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违背美国制裁规定的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则成了“背锅侠”,惨遭辞退。

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颇有几分立陶宛“做局”的味道。早在今年8月,美国就对俄罗斯的钾肥企业采取了制裁措施。而当时与白俄罗斯钾肥企业联系密切的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自然不会不知道。只不过对于立陶宛铁路公司来说,自然不愿轻易放弃白俄罗斯钾肥公司这一块嘴边的“肥肉”。

要知道立陶宛铁路公司只需要从白俄罗斯将钾肥运到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海港,每年就能够轻松获得6000万欧元的利润。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总营收也不过堪堪2.05亿元,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营收都是由中欧班列贡献。而如今立陶宛与中国外交关系跌至冰点,中欧班列因此停运,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的业务也大受打击,倘若再放弃与白俄罗斯之间的钾肥贸易业务,整个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都将陷入崩溃的境地。

一头是经济利益,一头是美国的外交关系,想要两头兼顾的立陶宛政府最终导演了这一部“苦情大戏”。在美国制裁措施发布至今的近四个月里,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并没有与白俄罗斯方面的合作,仍是我行我素地赚钱。

在受到美国方面施压之后,立陶宛外交部长先假借无法管控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造成其国家声誉受损的名义提交辞呈,尔后立陶宛总理再驳回辞呈从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揪出一个“背锅侠”,整个事件便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一方面立陶宛保住了贸易订单,另一方面立陶宛外长也巧妙地化解了美国的外交压力,除了立陶宛铁路负责人背上了“黑锅”,其他人都没有受到伤害。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也不排除立陶宛外长“撂挑子跑路”失败的可能。要知道当前立陶宛当前面临的局势可以说是“水深火热”。在经贸领域,立陶宛企业正在受到来自中国企业“二选一”策略的严重影响,要求与立陶宛有合作的跨国公司在立陶宛企业与中国市场之间做出选择。

其生产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上,乌克兰的局势也是扑朔迷离,俄罗斯在边境囤积了海量兵员,一旦爆发冲突,立陶宛很有可能遭到倾轧。要知道即便是美军目前正以北约军队的名义驻扎在立陶宛,但这一力量仍属于“流动部署”的范围,倘若局势对美军不利,它们完全可以立即撤走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再者立陶宛国内民众对于当前政府也十分不满,其首都维尔纽斯刚刚爆发了一场总人数超千人的民众抗议,要求立陶宛政府撤销对新冠肺炎疫苗未接种民众的歧视性政策。

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下就连立陶宛总理也表示政府随时都有可能全体辞职,因而立陶宛外长想要早早辞职脱身也就完全不奇怪了。

只不过无论辞职是出于表演还是真心,现在的立陶宛外长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去应对乱局,但要说能否扭转局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立陶宛是否愿意“认错”。

举报/反馈

浩外观察

1057万获赞 27万粉丝
用更有意思的方式看世界
国防时报社新媒体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