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朝出了很多的清官,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有青菜豆腐汤之称的汤斌,还有张伯行等等。这些人都是封疆大吏,至于道、府、州、县的中低级官员中,也涌现了不少的清官。
如果看过《康熙微服私访》的读者,可能还会想起另一个大清官——施世纶。之所以要把施世纶单独拎出来讲,主要是他和以上几个人物不同,因为施世纶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靖海侯施琅。封建专制时代,一个官二代能如此清廉,确实十分难得。
施世纶是施琅的次子,出生于顺治十六年。康熙平定台湾时,水师提督施琅是前线主将,施世纶赶上了这个大好时机,有幸参与了平定台湾之役。这也为他日后进入仕途打下了基础。
施琅是行伍出身,不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八个儿子没有一个考取过功名,基本上都是荫生入仕。史料中记载了一个典故叫“不提其名”,说的是收复台湾后,施琅进京陛见,康熙有意要照顾他的几个儿子,让他提几个名字以便朝廷授职。
施琅将七个儿子的名字全部列了出来,唯独没有施世纶的名字。这倒不是施琅偏心,而是他认为施世纶根本不需要朝廷的额外照顾,以他的才能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建功立业。事实证明,知子某如父,施世纶果然不负众望,成了康熙朝后期著名的清官。
《清史稿》记载,施世纶长相丑陋:“漕宪施公,貌奇丑,人号为‘缺不全’。初仕县尹谒上官,上官或掩口而笑,公正色曰:‘公以其貌丑耶?人面兽心,可恶耳。若某,则兽面人心,何害焉!’”因此,民间给施世纶起了一个外号叫“缺不全”,后来康熙极富幽默感地称他为“施不全”。
至于施世纶是否长相丑陋,无法考证,但他的政绩是有据可查的。施世纶是以荫入仕的,清代官员素有正途和异途之分,荫生也被列入正途之例,所以施世纶和那些科甲出身的官员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施世纶入仕的起点比较高,康熙二十四年,便被授予泰州知州(从五品),比一般的进士出任知县级别要高。江苏泰州是临近运河的行政区,很多政务都会涉及到漕运。在泰州任上,施世纶治理地方很有政绩,并协助淮安等地方官疏通漕运。
到了康熙三十二年时,施世纶被吏部保举升任江宁知府。他到任后,立即革除旧规,严惩贪吏,民众安居乐业。就在这时,他的父亲施琅病故,按礼制他必须离职三年,回家丁忧守孝。他临行之日,数万民众伏道挽留,舍不得他离去。他自然无法允请,于是民众就每人自捐一文钱,在府衙门前建亭以示怀念,取名“一文亭”。
施世纶三年守孝期满,康熙又升了他的官,授江南淮徐道。康熙四十年,湖南按察使缺空出,吏部以及朝廷大臣建议让施世纶担任。按察使是正三品大员,主要负责一省的刑名。
不过康熙皇帝对施世纶似乎很了解,说施世纶这个人比较偏执,让他负刑名不太合适。因为他有一个特点:凡是百姓和与士绅打官司,他都偏向百姓;凡是士绅与官员打官司,他都偏向士绅。这一点和明代的大清官海瑞很像。
因此康熙索性将施世纶再官升一级,让他担任湖南布政使。这个岗位确实更符合施世纶,因为在办理钱粮赋税方面,施世纶向来大公无私,任上从来没有落下过亏空。
康熙后期,施世纶主要在安徽、江苏两地为官,担任过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作为分管民政事务的布政使,施世纶对两省地方做出过杰出的政绩,平反了许多冤狱。关键是他清廉为官,从不取一毫一厘,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在安徽任职时,当地百姓将施世纶与安徽著名清官包拯相提并论,但同僚们认为,施世纶并不像包拯那样一味的刚直,很难相处,而是能行权应变,灵活运用,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尚能与上司、下属和平共处。这也说明,施世纶不仅心怀百姓,而且在做官方面很有一套。事实上,也只能做到这两点,才会让百姓真正受益,如果向海瑞那样只顾百姓而无视官场潜规则,必然不能长久。
康熙五十四年,朝廷授予施世纶云南巡抚一职,在官场摸爬滚打了三十年,施世纶总算是熬到封疆大吏这个份上。可是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康熙有下旨让他改任漕运总督。
管理漕粮、疏通运河是施世纶的特长,让他当漕运总督也是康熙帝知人善用。可漕运总督和云南巡抚毕竟不一样,并非是封疆大吏。很遗憾,终施世纶一生也没有当过一省的最高长官。或许这也是他名气不如于成龙、汤斌的原因之一。
康熙六十一年,施世纶病逝,由于他不是进士出身,也没有当过地方督抚,所以按照朝廷规制,不能给予谥号。但康熙念及他一生功绩卓著,对其盖棺定论,称施世纶为“江南第一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