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很多版本,不仅章回数目不一样,而且文字内容相差的也比较大。比较而言还是脂砚斋评本最原汁原味,读起来也更有意思。脂砚斋既然直接介入《石头记》的创作、批注、誊写,但一直到现在,人们都搞不清楚“脂砚斋”究竟是谁?
我们现在读《红楼梦》发现书中有不少“违碍”之处,涉及到很多皇家秘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本小说只是在小范围内传阅。
如果读过脂批本《石头记》的,应该对脂砚斋主人有个大概的了解。也不难推测脂砚斋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团伙”,这些人身份地位要比曹雪芹高得多。从有关史料记载来看,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就曾参与过批注《石头记》,但为了避祸,在他的《怡府书录》里并没有收录。
从脂砚斋的点评批注中可以发现,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具备以下一个特点:
1、对皇家内幕十分了解
清宫里的事讳莫如深,宫外的人是无法得知的,一旦泄露就会受到严惩。而《石头记》中大量描写了皇家事物,有的地方还很露骨,写得很到位,这是清宫一般的工作人员所无法了解的。
事实表明,脂砚斋这些人不仅掌握部分宫廷内幕,而且都是通过内务府这个渠道掌握的,由此也可断定他们的身份极高。
2、能够指使怡亲王弘晓
乾隆二十四年,脂砚斋第四次评阅《石头记》,而这个版本就是在怡亲王弘晓府上完成的。弘晓其人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府上收录了很多的典籍。但他毕竟贵为亲王,能够让弘晓参与到这件事上来,背后之人的身份必然更高,至少是辈分要比弘晓高,且在宗室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3、有很强的政治情绪
曹雪芹生在官宦之家,要不是雍正清查亏空,他家也不会遭到抄家的厄运,所以他在小说中时常骂一骂雍正帝也很正常,甚至也连带着骂一骂乾隆帝。只不过曹雪芹骂得隐晦,一般人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
所以脂砚斋就在评点时,将这些骂皇上骂得不够明显的地方给圈了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也说明,脂砚斋的主人和曹雪芹同病相怜,也受到过雍正或是乾隆的政治打击。
4、政治上比较老道
《石头记》中有些细节有时读一遍根本看不懂,因为小说中经常并列两个故事,这种独特的设计,既展现了皇家事物,又借着宁荣二府的故事加以掩盖,以至于长期不被人所知。
曹雪芹是个文学才子,妙笔生花,但无论如何也设计不出这样的框架来。能设计出这种写作方式的,只能是一个政治家,而非文学家。
5、和曹家必有渊源
曹雪芹是《石头记》的原创作者,可小说中的很多素材是脂砚斋主人提供的,其编辑、定稿也是脂砚斋所为。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不少工夫,银子也是无从计算。但书成之后并没有正式出版,而是在一个小圈子中传阅。
正常情况下,文人著书立说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名利二字,曹雪芹为了《石头记》搭上了半辈子的心血,临了什么也没有见到,能让曹雪芹如此呕心沥血的人,必然和曹家有很深的来往。
通过以上五点,大致的轮廓也就出来了。脂砚斋这个小团伙是有组织、有预谋地要抨击朝政,诋毁雍正和乾隆,但又不敢太露骨生怕惹来祸事,所以借着批注曹雪芹的《石头记》来发泄不满。
如果了解清代历史,就知道乾隆初期,宗室内部就有这么一股势力。其中包括被雍正打压的宗室王公,也有被乾隆皇帝整治的亲王贝勒,而辈分最高的就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
乾隆四年,乾隆给允禄带上了一顶“结党营私”的高帽,说他与弘皙等宗室结党图谋不轨。这里不具体分析这起政治事件,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允禄有这个资格组织起一批对雍正、乾隆不满的宗室,来干这一件地下工作。
至于说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为何被卷了进来,主要是他们家祖上就和曹家有联系。早在雍正查朝曹家的时候,允祥就是具体的负责人,而且给予了曹家很大的照顾。后来曹家后人与怡亲王府多有来往。
而庄亲王允禄与曹家的联系更紧密,因为曹家是汉军旗籍,刚好又是庄亲王一脉的下人,用清代的话说就是“旗奴”。曹家被抄后,允禄也出面替曹家说了不少好话,帮助过曹家索回过银两。正是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让曹雪芹成为一条线上的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