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则老公选择冷冻留住逝去妻子的新闻,令许多人唏嘘。而如今元宇宙话题喧嚣,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机共存的序幕已经拉开,“你能接受已故亲人成为仿真机器人吗”这样的话题窜上热搜。讨论中有人泪目,也引发伦理层面质疑。
科幻场景成真>>>
当生命被无限延长,蒋昌建面对“蒋昌建”
众所周知,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当下军事、科技、工业和医疗等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身影。而以模仿真人为目的制造的仿真机器人,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和机器人学的一大主题。
貌美的仿真机器人能够跟人对答如流,还知道通过拥抱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面对她提出的拥抱要求,你会不会因为不适应而选择拒绝?更神奇的是,通过3D采集扫描数据+数据优化,再进行机械设计、3D打印,以及皮肤制作、涂装,还有电子控制、动作编辑,“蒋昌建”居然真的被复制了。
你可以看到光头部的零件就有300个,眼球的混沌程度、舌头上纹理的复制,以及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可以控制仿真人的面部表情,仿真的过程令人鸡皮疙瘩直冒。最终,当蒋昌建面对“自己”时,情绪有些复杂。
学者、辩手、主持人,哪一个身份更像真实的你?你真的希望我代替你,永远活在这个世上?你的墓碑上,会留下什么话?“蒋昌建”把这一个个问题抛给蒋昌建,得到回答后表示,“谢谢你诚实的回答,这对我成为真正的蒋昌建,很有帮助”。最后,蒋昌建也问了工作人员,会将这个“蒋昌建”如何处理?“其实不论是毁掉,还是躲在仓库的某个角落,但在离开的瞬间,我很纠结,不想毁掉。”
许多科幻片里无数次地呈现过这个场景,将来的世界是人与机器人共生的世界。话题争议来自一档名为《未来新世界》的科普节目,主持人蒋昌建带领科学家和体验嘉宾,每期探讨一个人类学习工作生活面临的难题,以及到底有没有一项科技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首期节目的话题是通过科技实现“超体跃迁”。走进仿真机器人研发中心,探究平常接触不多的仿真机器人,也将“永生”这个话题抛出来。蒋昌建说,永生是“超体跃迁”的一个层面,就是无限延长生命的长度。
泪点与观点齐飞>>>
带给有需求的人们慰藉,还是人与机器无法情感互通
另一个自己永存于世,这是不是一种拉长生命的方式?节目中讨论仿真机器人时,嘉宾傅首尔和蒋昌建都提到,很怀念逝去的亲人,希望尝试“再见到她们”。机器人的极限仿真研究,能够增强人类对她的情感及身份认同,但机器人能否帮助人类实现“超体跃迁”?
这个问题立即引发现场嘉宾的两极讨论。有人坦然面对生死话题,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当科技用逝去的亲人都不知道的方式把他们再带到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是一种亵渎。”嘉宾王自健“泼冷水”表示,人类和机器人情感不互通。“往往人们任性是因为当下需求很强烈,觉得好像有能力满足就去做了,但不妨多看一段时间,就会有问题。长得一模一样,但它是永恒,我不是。当‘爸爸’‘妈妈’最终被人当垃圾扔掉,你是什么感受?”还有嘉宾表示,有一种爱叫永不相见,思念不可以有实物的载体出现。所以,有些人,有些事,在记忆里就好。
该话题发酵之后,也在热搜登顶。有网友表示支持反对意见,“机器人无法模仿人的内心。纵使它再智能,也回不到记忆中那个夏天,和父亲坐在沙发上打魂斗罗……放下执念,就是放下痛苦,也应该为他们高兴,终于不再有苦难和疾病。带着那些想念和爱,继续出发吧。”
也有人表示,对于有情感需求的人群,可能仿真机器人会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和慰藉。“看过太多失独家庭的新闻,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想象得过于强大,却总是低估思念和孤独的力量。当新事物出现时,就大胆接纳它们吧,不要轻易把它们判定为‘没必要’,其实有很多人非常需要它们。”还有网友表示,“如果子女意外去世,我愿意有这样一个仿真机器人替我陪伴父母,至少让他们可以老年时不至于那么孤独,不至于遇到危险紧急情况的时候孤立无援。”确实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纠结。优缺点都有,毕竟机器人做的再逼真,亲人都已经不在了。
对话研究者>>>
机器人仿真技术还不完善,争议实为伦理学话题
已故亲人变成仿真机器人,这到底是科幻梦,还是现实选择?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科幻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付昌义告诉记者,已故亲人变成机器人,如果是简单的外貌模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像英国科幻剧《黑镜》《马上回来》一样,惟妙惟肖的模仿已故亲人的动作和行为,技术上还是有些难度,不过假以时日,在这方面实现突破还是有可能的。这是一种近二十年内可以实现的技术,属于对近未来的想象。
当下关于仿真机器人,大家接触到的案例大多数是类似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其实现实的案例也有,2006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就以自己为原型制造过跟真人一模一样的新型机器人“杰米诺德·HI-1”号。2013年2月5日英国制造出了第一个仿生人,名为“Rex(雷克斯)”,造价100万美元左右。制造者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造假肢和器官而打造,拥有人工血液循环系统,以及人工的胰腺、肾脏、脾脏和气管等,还实现了人工眼自动对焦的功能。
“但这类机器人总体而言模仿度不高,仅仅可以实现外貌和声音的模仿,在行为和思想的模仿仍然较难实现。”付昌义表示,“近二十年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此类技术的实现难度并不大。困扰大家的也许是价格问题。”确实节目中也提到,可穿戴的机械外骨骼能帮助救援人员搬起远超平时负重能力的重量,也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生活,但昂贵的价格估计也让不少老年人望而却步。
付昌义表示,其实讨论焦点在于,是否允许机器人代替人或者模仿人,这也是目前机器人伦理学所关注比较多的话题。“机器人伦理学所关注最多的三个问题是:第一,人工智能体是否能够具有道德?第二,人类是否允许人工智能体具有道德?第三,人工智能体伦理与人类伦理是否具有一致性?这三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机器人可以和人一样吗?”
相信伴随技术成熟,相应法规规范将应运而生
有关把亲人变成机器人会涉及伦理问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付昌义看来,“有很多科幻小说描写过这个话题,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模仿亲人的机器人就是一种工具,和现在使用的手机、电脑并无二致,我们只要正确使用而不是沉溺其中就没有问题;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不仅国家应该推出相应法规去规范这种制作,另外在这种机器人内部也应设计相应伦理程序,就像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样,避免这种机器人产生伦理问题。”
付昌义认为,当下讨论这个话题颇具“超前性”。网友对这个话题的探讨是建立在机器人可以完全模仿死去亲人的存在,但目前的技术应该还达不到这一点,机器人仿真技术目前还不完善。在技术并没有成熟之前,应该会有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会逐步推动这种技术成熟并上市。未来,等到这种模仿技术成熟了,国家也必然会出台相应法规规范这种行为,所以大家并不要过于担忧。
学界目前在机器人伦理学上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付昌义说,“大家认为非常有必要去深入进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仿真技术的研发,因为这对国家的科技发展非常有必要,不过同时也应在研发过程中注意机器人伦理和规范性问题。”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