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 yue)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把百姓象刍狗一样对待,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解析:

这一章老子通过内心存大的仁爱来讲如何治国的问题。

大“道”是顺应自然天地,既然天地是博大的,对待世间每一个物种是一样的,那么就不存在对某一个物种的偏爱,也包括人,天地没有对人给与偏爱,阳光同等地照耀着没一个物种、雨露同等地滋润着世间的每一个物种,怎么给与仁爱呢?给与一种生物仁爱就等于对另一种的伤害,就会产生自然世界的不平衡。所以天地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

同样圣人也是没有偏爱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是相同的,不会因为你是王侯就称赞你聪明、也不会因为你是种地的就侮辱你。如果圣人偏爱某一类或某一个人,那么他的名声就会传遍天下,让别人觉得他是圣人偏爱的、会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这样岂不成为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了吗?这跟前面讲的“功成而弗居”有同等的道理。圣人觉得种地、当官都是世间需要的,他对于世间的爱是博大的、没有区分的,希望各自尽力干好自己的本分而已。所以圣人对待百姓就同对待狗一样,不会出现偏爱。古代对帝王的教育是天下的万民均是你的臣子,不能区别对待,这样天下才稳固。如果偏爱有钱人,那么穷人怎么生活?所以中国古代揭竿而起的很多,就是因为不平等造成的。

以天地自然比较,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你看起来没有太多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但你越用力拉它风杆,产生的风就越大,而且永不停息。而对待世间万物同样的道理,只有用心去对待、百姓的生活逐步提高,统治者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这个从中国各个朝代的兴替可以看出,汉朝的“文景之治”带来了后期的稳定,也给汉武帝积攒了北伐的财力,成为了汉朝皇帝学习的楷模。唐朝的“贞观之治”使受尽战争疮痍的百姓生活相对稳固,也支持了唐朝的兴旺。但是每个朝代后期的皇帝们在皇宫中长大,只是学习了一点书本知识,没有深的理解,不知民间疾苦,不会鼓动这个风箱,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苦,百姓为了生存会揭竿而起,他的统治受到威胁,于是再次征收粮饷平叛,百姓的生活则更加艰苦,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最后被新的朝代所替代。

老子讲究的是顺大道、“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你统治者不要一天尽想着怎么整治百姓,一天一个道理,把百姓在思想上束缚住。战国时代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很低,认识文字的人没有几个,并且当时很多文书用的是竹简,只能简单地告诉执行者大致方针,繁多的政令发布以后经过层层的管理者传到下层人的耳朵很多就会变了样,掺杂了传播着的想法,执行者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可能一个好的政令到了百姓那里,就掺杂了一些苛政,在百姓的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执行起来并不是非常的顺畅。既然这样,还不如让百姓理解自然规律,逐步自化,而管理者保持肃静。

实际上政策的执行程度一直是需要加强的,即使到了现代也一样,现在农村的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很低,还有不识字的,而恰恰种地的就是这些老年人。国家为了振兴农村给与很多补贴政策,但是到了农民那里有些就会变样,因为有的村干部不会告诉农民国家的政策,农民问,他会说这个“上面就这样说了一下,其它的我不知道”,问话的农民一头雾水。同时也存在你和我关系好你的补贴就会多,和我关系不好,那就很少或没有,这里关系学很重要。一项良好的政策执行的结果让农民觉得这些村干部在糊弄大家。

况且在不断征税的战国时代,如果王侯让征一斗,执行者会征一斗以上,起码要把自己的跑路费搞回来吧;让官宦少占有百姓的耕地,那就会有装作没听见或我再占有一点、量不是很大,但这个量上就会存在很大的变化尺度。针对这种情况,老子提出了“多闻数穷”即减少政令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减少百姓的苛捐杂税、徭役、赋役等方面,使百姓自耕于地,舒心地赶着牛、唱着小调、收获着庄稼。这是老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提出的有利于百姓的、良好的政治主张,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请关注我,我将继续讲解整部《道德经》

举报/反馈

重拾史事

4549获赞 3654粉丝
历史那么久,可以再看看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