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袁玮)“奶奶,你快回家,我的生字还没默写呢……”生活中像这样隔代教育的事例并不少见。上海实施“双减”政策后,社区如何关心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助力“双减”成为社区家庭教育的一项新课题。日前,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发挥家、校、政、社四方职能与共管共治作用,成立“心灵之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设立“心灵之桥”家长沙龙,引导父母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祖辈做好隔代教育,帮助孩子克服考试和交友焦虑,了解孩子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特征等,打造“心灵之桥”协同教育生态圈。
图说:“心桥沙龙”家长活动 宏新/摄(下同)
“双减”政策推出后,许多家长陷入焦虑,急需社会各方提供良方。为此,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搭建“心灵之桥”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分别与辖区内的华东师大一附中、继光高级中学、华东师大一附初中、益民食品厂历史展示馆、和平公园等签订社区教育共建协议,凝聚力量,形成社区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图说:学生制作的嘉兴社区旅游手绘地图
“心灵之桥”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后,该街道家长沙龙讲师团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讲师团成员包含有多年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心理专家及志愿者。讲师团开设“智慧家长”“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课,与家长一起讨论分析养儿育女的心得体会,通过案例分析,专家以家长身份情景代入方式,让家长们在谈话中受到启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针对性的情绪疏导、思想引导、行为教导。翁文华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双减”前一直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由于孩子平时做作业喜欢拖拉,已经烦恼不已的翁文华又遇到培训机构关闭,心情更为烦躁。在“心灵之桥”家长沙龙里,讲师团老师帮助分析了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引导翁文华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如日常观察、动手实践、拓展阅读等,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现在,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作业拖拉的习惯也改变了,翁文华心情好了很多。
图说:学生在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嘉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打造“心灵之桥”协同教育生态圈后,注重从生命角色、人格人生、处事修养三大方面对学生教育引导。设置需要协作配合完成任务的实践岗位,增加家校互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鼓励学生为社区捐赠书籍,为青海果洛学生捐赠衣物。街道还围绕虹镇老街变迁历程,与华东师大一附初中联合设计“老街新城”人文行走路线、制作“老街新城”旅游地图等,“双减”后,青少年学生有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他们也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3363万获赞 189.7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