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下的9人小队,仅以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400多人。这样的猛将又该是怎样的豪情?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记功命令(功字第五号)》这份命令究竟多有历史意义?

里面记载着黄继光、邱少云这两位被写入教科书、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被授予特等功的光辉事迹。只不过,在这里面有一位较少人知晓,但至今还健在的老英雄。他用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同样被记载在“记功命令”中,里面是这样写的:

“十二军三十一师九一团八连四班副班长特等功蔡兴海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天生的战将,上甘岭验证了他的英雄底色

1949年12月,出身于陕西咸阳的蔡兴海投身军伍,那一年他18岁。两年后,就在抗美援朝战役打响不久,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星夜奔赴朝鲜战场。

1952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调集了六万多兵力,还搭配着3000多架飞机、300多门大炮以及170多辆坦克。这样强大的军事配备,对仅有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猛烈程度后人难以想象。

1952年11月2日,上甘岭战场陷入胶着状态,志愿军和美军已经在此地对峙了有半个多月。这一晚,志愿军的八连四班副班长蔡兴海率领着全班战士以大无畏精神进驻了597.9高地最前沿的九号阵地。

那时候,炮火早已经把山头炸掉了两米多,偌大的主峰上找不到一棵树,甚至就连稀疏的草堆都被炸起来的虚土给掩埋了。

如今简单“进驻”二字,在那时候对前线防守的战士而言却意味着“阎王爷面前走一遭”。敌军为了能阻却志愿军的支援,不惜耗费大量炮弹,织造了一个足有七八百米的炮火封锁网。但在蔡兴海的率领下,他们根据声音判断近弹与远弹,依靠炮火间歇跑步前进,总算爬上了597.9高地。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蔡兴海更是想出了用手榴弹、手雷和爆破筒“打空爆”的办法,阻拦美军的进攻。

所谓打空爆,其实需要相当的操作技巧,比如将手榴弹引线拉开后,握在手里两秒再扔出去,从而让手榴弹在敌军的头顶上爆炸。要知道,手榴弹在地面爆炸时,因地势影响有约14度的杀伤盲角。在该角度内,相对安全些。而手榴弹一旦在空中爆炸,则是全方位的杀伤。所以“空炸”的杀伤力更大。

蔡兴海的“打空爆”战术无疑给试图拿下阵地的美军造成了大麻烦。几十号的美军就此被头顶上爆炸的手榴弹给炸得七荤八素,当场阵亡不少人,余下的人也落荒而逃。到了下午4点左右,敌人又以一个连的规模来袭,再次被仅有9人的小队给击退了。可是,敌军肯就此善罢甘休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个小时后,敌军这次派出了翻倍的军队,足足两个连的兵力发起了猛烈进攻,炮火爆炸产生的气浪震得洞顶的土石沙沙地落下。

虽然如此,但躲在洞里的志愿军战士们却不缺乏勇气,有些士兵认为可能被敌军包围了,主张突围出去。可作战勇猛的蔡兴海反而冷静了下来,对洞口进行仔细观察,随后让士兵们沉住气,并说道:

现在情况不明,出去伤亡会很大。敌人要是来炸洞子,我舍身爆破!绝不让敌人堵死我们的洞口。

话音刚落,只见他抽出了两根爆破筒放在自己身上,随时准备和胆敢包围的敌军同归于尽。在这样的防守气势下,尽管敌军进攻不可谓不疯狂,但终究被蔡兴海等人一次又一次击退。

在这持续一天一夜的激战中,连长曾经三次打算派兵增援,却被蔡兴海数次婉拒,至于理由则是前线阵地已经在激战中没有工事依托,增兵只会导致伤亡扩大。

这场硬碰硬的交锋中,蔡兴海带领着全班打出了中国人的硬气,先后打退了敌军的7次进攻,歼敌400余人,而代价仅仅是3人轻伤。如此战损比堪称是人类军事巅峰表现了。

退伍后不忘军人本色,始终坚持初心

1981年10月,蔡兴海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部队,转业到了咸阳的一家木材公司担任党总支书记。

那个时候,人们在结婚时往往流行需要置办家具,这就需要找木材公司采购,因此这个单位自然也就门庭若市了。不过,蔡兴海在这家木材公司的第一次亮相就让人认识到了这位退伍老兵的不一般:

他不仅主动要求周围人监督自己,还给自己来一次“约法三章",多次拒绝别人送来的“人情”,甚至就连自己亲朋好友的请托也尽数拒绝。

1984年9月,面对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连年亏损的情况,不少人怕担责任不肯来主持工作。但蔡兴海却来了,他临危受命担任了公司经理。一年以后,这家公司准备兴建一个营业大楼,不少建筑队都盯上了这个承包工程。

这时候,一个蔡兴海的老部下找上了门,希望能让自己的建筑队承包这个项目,还承诺事成之后送他一台彩色电视和4000元作为辛苦费。但这样的请求却被蔡兴海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以至于老部下当场气鼓鼓走了。

没想到,几天以后,蔡兴海的大哥同样登了门。这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哥尽管字里行间都是对弟弟蔡兴海的关心之余,但在结尾的时候却还是回到了承包工程上。只是,这一番又是徒劳无功罢了。

其实,在拒绝大哥的请求时,蔡兴海内心是相当煎熬的。他18岁参军,在部队里待了31年,家中二老全是大哥鞍前马后,自己是对大哥多少有几分亏欠的。

不过,在蔡兴海看来,战友情和亲情虽然可贵,但却不是因私废公的借口。这位早在1953年3月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始终记得自己当年的宣誓,那就是为国家牺牲做自己的一切。

如此,也就不足以奇怪在蔡兴海临退休时有了这熠熠生辉的“195元”:从1984年到1990年,蔡兴海清楚记下了自己先后使用了10次公司车辆,这195元就是他为此支付的油费。

想必不少人好奇,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英雄又有怎样的婚姻生活呢?

其实,没有多少波澜,只有相看两不厌的“平淡是真”。妻子张世芳虽然小了他七岁,却从内心里欣赏这位参加过上甘岭的志愿军战士。而当她看到了蔡兴海身上那坑坑洼洼的伤疤后,她更明白自己的丈夫为何而战,无外乎:为像自己这样不能战斗的人而战。

他们两人平淡度日,彼此恩爱了一辈子,育有五个孩子。

多年以后,蔡兴海依然会拿起自己珍藏多年的《上甘岭战役阵地编号战略图》,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回忆自己与战友的峥嵘岁月。这位英雄的生日本是5月,但当他在子女央求下过生日时,他却说在着自己的生日是11月2日。

因为这一天,是他和战友在上甘岭为了祖国浴血奋斗的日子。

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蔡兴海依然在发光发热,属于他的传奇一生仍在继续。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多阅读这些老英雄的事迹,比如李峰的《决战朝鲜》、王树增《朝鲜战争》等书。这些老师的作品可以说都是上上之作,非但文笔细腻,而且历史背景介绍详尽,堪称是了解我国近代史的通俗文学佳作。

毕竟,如果我们不用行动给这些红色文学投票,那么又如何期待更多英雄能够出现呢?

举报/反馈

酒熟梅子青

45.2万获赞 14.1万粉丝
文章是理想,是拥抱理想中的自己;动态是生活,是生活重压下的憩息。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