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我国南方,西部濒临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海南岛的重要依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雷州半岛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40到70公里,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农业基地之一,盛产甘蔗、橡胶、剑麻、花生等等作物。
雷州半岛属于热带气候,其实降水并不算太少,每年的5月到10月为雨季,但历史上的雷州半岛却经常陷入干旱缺水的状态,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雷州半岛位置特殊,南部有海南岛的五指山,西南还有越南的高山群,这些高山围绕着雷州半岛,到了春末夏初,气流爬过五指山和越南的群山之后,会在海南岛北部,北部湾一带形成下沉气流,从而产生焚风效应,导致雷州半岛升温并加剧蒸发。
其次,气候原因。雷州半岛属于热带气候,气温高,光照长,辐射强,土壤的蒸发量和作物的蒸腾量都很大。第三,地形原因。雷州半岛海拔较低,地形平缓,南部为玄武岩的台地,略呈龟背状,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这种三斜面的龟背式地形,不利于蓄水,而且玄武岩的地质渗透力较强,导致雷州半岛的地表水比较匮乏。
综合这三个原因,所以雷州半岛历史上经常缺水。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据记载,历史上为了争夺水资源,很多村落之间的关系长期不睦,有时候姑娘嫁人,也要看看婆家的水缸里有没有水。
为了彻底解决雷州半岛干旱缺水的问题,1958年,湛江开始了雷州运河的建设。运河始于湛江的鹤地水库,流经廉江、遂溪、雷州等多个县市,干河全长约74公里,此外运河还有很多分流渠道,主要的支流有五条,分别是四联河、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包括五大支流在内,运河全长约271公里,如果再加上密集的小水渠,运河总长度可以达到4547公里。
建设如此长度的运河,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可谓非常艰难,但通过当地人的艰苦奋斗,到1960年,运河已经基本建成。据记载,建设高峰时期,工人人数甚至达到了30万左右。由于修建运河的工人以青年人为主,这条运河因此被命名为雷州青年运河。
运河建成后,长期困扰雷州半岛的缺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直到现在,雷州半岛青年运河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兼具着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不仅保障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为各个城镇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推动了雷州半岛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很多当地人亲切地把雷州青年运河称为幸福河,致富河,甚至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