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曾当众说过一句话:历史在1942年就已经抛弃了老蒋!
这一年,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老蒋扒开花园口
一担两筐往外走
人吃人 狗吃狗
老鼠饿得啃砖头
这便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真实写照,而这场灾难的起因,竟是源自于蒋介石4年前的一个荒唐之举。
1938年,随着日寇攻下徐州,步步向西逼近,郑州与武汉危在旦夕。
此时,上海与南京相继沦陷,如果再守不住郑州与武汉,那就相当于将大半个中国拱手让给日寇。
为了拦住日寇向西逼进的步伐,蒋介石决定做一回“水淹七军”的关云长,命人炸开郑州北郊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
那么,蒋介石采取的这一措施真的起到成效了吗?
又究竟让日寇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接连退败,日寇的大军轻轻松松便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并以此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向南长驱而下,意图一举攻下中原地区。
河南地处中国版图中心,自古以来,这个地方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徐州、郑州和武汉这三座城市,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先后占领了南京与上海地区后,日寇的野心急剧膨胀,接着又制定了先进攻徐州,进而攻下郑州和武汉的行军计划,到时候就能彻底沦陷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了。
察觉到日寇意图后,蒋介石赶紧重新对国军部队进行部署。当时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率40万大军驻守在徐州,但蒋介石有过淞沪会战“人肉熔炉”的教训,担心就算是40万大军仍不足以抵抗日寇,暂时忘了自己与“新桂系”出身的李宗仁之间的矛盾,又调了20万大军前来支援。
而想要守住徐州,首先就要守住位于徐州以北的滕县和台儿庄。
为了守住滕县,川军122师与日寇展开了长达108个小时的激战,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他们的牺牲也是有意义的。日寇为了拿下滕县,先后派来了炮车部队以及十几架飞机,疯狂轰炸滕县,虽然从川军手中拿下了滕州,但是损失了不少的兵力和武器。
在他们激战的时间里,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的军队在台儿庄完成了作战部署,也修好了防御工事。等到日寇发起进攻时,守城部队没有像愣头青一样光顾着正面迎敌,而是巧妙地采用多种战术,有效地拖延日寇攻势。
从1938年3月到4月,第五战区部队在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况下,在台儿庄击溃了日寇的第5和第10两个精锐师的主力,共歼灭敌人达2万人,此外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在大大地挫伤了日寇嚣张气焰的同时,也重新振奋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抗战精神,是抗日战争初期重要的转折点。
在完成了这一壮举后,作为第五战区总司令的李宗仁也是信心大增。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李宗仁在徐州北部地区布置了兵力,准备继续阻击日寇前进的步伐。
但是日寇十分狡猾,他们意识到正面进攻对自己不利,于是便用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住李宗仁的部队,与此同时让主力部队向西迂回,侧后包抄徐州,给国军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蒋介石得知后,担心第五战区全军覆没,于是就命令李宗仁立刻进行突围。李宗仁边撤边打,最后成功突围,将一座毫无防守的空城留给了日寇。
1938年5月中旬,徐州还是失守了。
攻下徐州的日寇气焰再次嚣张起来,日军第14师团不过2万人,便向有着15万大军的河南兰封进军。守城的将领桂永清是蒋介石的嫡系,在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还有远超日寇军队兵力的情况下,竟然只坚守了一天便全线溃败,桂永清仓皇逃跑。
很快,守在商丘的黄杰也不战而退,将商丘拱手让给了日寇。蒋介石得知后大发雷霆,称这次兰封会战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但是无论是桂永清还是黄杰,都是蒋介石心腹爱将,骂归骂,最终蒋介石还是没舍得惩罚他们。
日军第14师团在攻下兰封后,开始向开封进攻,在这一年的6月6日,开封也失守了。
蒋介石心急如焚,不断地与部下们开会商量对策。当时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和参谋长晏勋甫提到了当年《三国演义》中,关云长为了拿下樊城,曾命人挖开了黄河堤岸,以水代兵,水淹七军。
而这恰恰也是蒋介石此时想到的方法。
他早就从陈果夫写于一个月前的报告中读到,日寇此时已经聚集到黄河沿岸,如果让他们率先炸开南岸大堤,那么对中国军队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不如趁着日寇还没动手,国军率先打开黄河大堤,对黄河沿岸的日寇来一次覆灭性的打击。
不过蒋介石也担心炸了黄河大堤后会成为千古罪人,就想让程潜担下罪名。但是程潜也不傻,在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后根本不表态,全程装傻。蒋介石沉不住气,打电话告诉程潜,要他一定要守住郑州。
程潜便回复他:“我已经按照委座的命令率军撤到平汉路以西,郑州守军势单力薄,您说该怎么守?”就是不提电报上炸开黄河大堤的事。
蒋介石没办法,最后还是决定自己来下令。当有着“战神”之名的薛岳提前得知了蒋介石的决定后,又急又气,却无法阻止,只能无奈地慨叹:“我们将士无能,只能让黄河来抗战了!”
决定下达之后,真正实施起来,却并非蒋介石想的那样简单。
刚开始的时候,按照蒋介石的吩咐,国军派了一个团的人前往黄河南岸的赵口,挖了一天也只挖出一个小口子。后来派工兵用炸药爆破,挖出的口子非但没有扩大,反而又叫塌下来的土块给堵死了。
他们只得换了个地方,去到黄河南岸、郑州以东的花园口再次开始挖掘。这次挖掘耗时两天两夜,最后指挥官还命人调来两门大炮进行轰炸,当黄河大堤终于被挖开后,滔滔河水立刻汹涌着奔腾而出。
由于炸堤期间正好赶上下雨,而且雨势越下越大,导致炸出来的缺口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他们完全无法控制奔涌出的黄河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向着下游疯狂奔去。
刚刚进攻开封的日军第14军果然瞬间就被河水包围,正在赶来的日寇不得不临时改变行军计划,向南渡过淮河,再另寻进攻武汉的方法和时机。
蒋介石顺利地为自己的大军争取到了时间,但他只想着如何炸开大堤,让黄河水卷走日寇的部队,却将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放在次要的地位上。
同样被河水卷进去的还有当地无辜的百姓。当时蒋介石为了严格保密,事先并没有对外透露一丝风声,住在黄河沿岸的百姓们只知道部队在跟侵略者打仗,要是把日本人打跑了,他们水深火热的不幸生活就能结束。
百姓们并不清楚,前方将要迎来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像往日一样劳作的继续劳作,躲避战祸的继续躲避战祸,但在毫无防备的某个时刻,洪水突然来袭,他们连一点反应都做不出来,身边的一切就被洪水吞没了。
浑浊的黄河水在淹没了河流沿岸后,还继续向地势较低的东南方向迅速奔涌而去,甚至夺淮入海,整个黄淮平原都成了汪洋大海。
据记载,当时由北往南有超过400多公里的土地变成了黄泛区,洪水波及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上百万的房屋被冲毁,万亩良田被淹,超过2000万人受灾,390万人只得远离家乡,流离失所。
洪灾过去后,由于处理不及时,大量的瘟疫和疾病暴发了,幸存下来的百姓们很快又被卷入其中,来不及逃离便死在了半道上。良田被淹,辛辛苦苦栽种培养的粮食,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便全毁了,这一年沿岸百姓们颗粒无收,只能饿着肚皮,四处乞讨。
好不容易挨过了这样的困难时期,转机还未到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先飞来了。它们盘旋降落在重新栽种起的农田上,农民们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百姓们挺过了洪灾、瘟疫,却又倒在了蝗灾上。
当时国军政府正全身心想着打仗,根本无法组织起比较有力的赈灾活动,就连救助灾民的款项也只拿出了205万元,根本无法照顾到所有灾民。
被逼无奈的灾民们为了求生,把找到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实在饿得不行,就把自家的孩子卖了,只为换一口粮食。
曾经富庶的中原地带从此一蹶不振。
事件传出后,不仅整个中国都轰动,就连世界都为之震惊。蒋介石也害怕了,担心舆论压力全部倾注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对外宣称是炸掉黄河堤岸的行为是日本人干的。
之后,蒋介石还叫中央社进行报道,坚称日寇派了30多架飞机来到黄河沿岸上空,进行狂轰滥炸,等到黄河决堤后还不罢休,继续扩大轰炸,导致洪水水位迅速增高,再也无法挽救。
那么黄河大堤都已经炸完了,最该成为河水攻击目标的日寇,又在这次洪灾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呢?
当时瞬间就被洪水包围的日军第14军并未全部阵亡,他们的重武器因为携带不便,大多都陷在了洪水中,甚至直接就被冲跑了,但绝大多数人都活了下来。日寇不愿意背这个黑锅,得知蒋介石的栽赃后,还对此进行了宣传反驳。
根据日本方面的记载,他们在这次洪水中损失的兵力有7200多人。其中,只有2000人是被洪水直接淹死的。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因此洪水而死去的80多万中国百姓。
虽然炸开黄河大堤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效拖住了日寇进攻的脚步,但是也造成了极大的无辜人员的伤亡。
身为领袖,如果凡事不能首先考虑百姓的安危,那就算战争胜利了,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这样想来,当时被黄河水冲走的不仅仅是敌人和财物,还有国军政府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