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学生早恋而引发的命案,父母要多注意了!

导语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信息很发达,如今早熟的学生多,学生的早恋现象很普遍。面对这种容易影响孩子成长的的社会问题,每个父母都操心不少。如果父母错误的处理方式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天早上学校又处理了一批打群架的学生,好在及时发现,没什么伤害。每所中学、每个学期因为学生早恋而争风吃醋,并引发打架斗殴的事件并不在少数,轻则伤皮肉,重则出人命。瞧瞧,四川就有一起因早恋而引发的命案,实在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引导孩子处理早恋问题呢?

母亲查询女儿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这么一个三口之家,在四川开了一家五金店。夫妻只有一个女儿,长相匀称,身材很好,很受同学的喜爱,尤其异性。本来,这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满满。尤其女儿张某某也没有辜负全家的期望,求学路上还很顺风顺水,成绩不错,并如愿考入本市的重点中学。

张同学的父亲经常外出做生意,母亲一边照看生意,一边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母亲心细也是过来人,很担心女儿早恋,于是时常吹耳边风,要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但女儿还是经不起诱惑,沦陷了——在学校和男生偷偷谈恋爱。

母亲有次发现学习一向成绩优秀的女儿,有次月考的成绩竟然很不理想,排名退步太多。敏感的妈妈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母亲的做法有点过分,她径直冲向女儿房间,翻找女儿成绩下降的“证据”。担心什么偏来什么!最后,她还是在女儿的手机里发现了“端倪”。手机里那些暧昧十足、情意绵绵的短信,让张妈妈气得发抖浑身发抖。

也许是气过了头,追问女儿的同时,这位妈妈还一巴掌呼向女儿。火辣辣的是脸上,但青春期的张某某感觉自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更不悔改,也没说这个男孩是谁。

妈妈意外看到女儿与男孩亲密举止大怒

次日,本以为这事能翻篇的女儿,至少会收敛些,以学习为重。但忐忑心仍少不了,到了晚上11点女儿还没回家。不放心的妈妈有点惊慌,便急急出门寻找。在女儿的必经之路上,她看见女儿和一个男孩手牵手,并亲密地搂抱……

怒火中烧的妈妈还算理智,当场并没有发作,而是默默地回到家等。快12点的时候,张同学才回来,却发现母亲在黑暗中等她(其实是内心在滴血)。看到女儿回来,她眼睛里霎地流下了眼泪。女儿吓得不轻,立马交代了所有。

他俩本来是班上的“一对一”帮扶组合,一个优等生与一个后进生结对子,互帮互学。成绩好的张同学的帮扶对象是林某,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且亲密了起来。其实,有时最好男女分开。

这个林某是单亲家庭,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之前还因为打架斗殴差点被学校劝退。这会很感激漂亮的张同学,并经常给她买小礼物、写情书,向张同学示爱。

本来爹妈忙于生意,张同学平时也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正值青春期,于是便一头陷进去了。

听了女儿的叙述,作为母亲的她不是想办法劝女儿,反而更加生气,还一头向墙撞去……这不是威胁吗?母亲的这个过激行为暂时起了点任用,女儿认了错,并同意与男孩分手。

可是男孩不同意分手,还以自杀逼迫。于是妈妈开始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不让男生纠缠。

男孩恳求女孩母亲同意,母亲果断回

期间,张妈妈也约过孩子一直面谈,但谈话过程很失望。一个要求对方离开自己的女儿,不再纠缠;另一个却苦苦哀求,别让他们分开。

哪个妈妈也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于是惨剧便上演了。

那个早恋中的男孩多次被拒终起了杀心。张妈妈的回绝与挖苦让男孩的自尊心备受打击,他不明白张母亲何如此决绝,于是他编造了“生米已煮成熟饭”的谎言。听闻此言,愤怒的张妈妈拿起手机要报警,争吵中,张妈妈掐住男孩的脖子,慌乱中他拿起茶几上的水果刀,威胁她别报警。

一个要报警并想打人,一个拿刀威胁——反正最后女孩的妈妈被男孩林某刺中,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不过,仔细看也发现其实案件中的这个男生也很有问题

这个姓林的男孩,他的性格明显有缺陷,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没有父母教育他没有形成好的价值观,然后爷爷奶奶的娇纵不受管束任其发展觉得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女孩子没有恋爱经验,分辨不出这个男生的真正面目;他很偏执,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转学;母亲那个时候打女生巴掌有点过了,不过我能理解母亲的做法,但这事真的挺悲。

作为父母得知孩子早恋苗头时,一定要冷静

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做正确的事!先要告诉孩子早恋的坏处,正确引导。想当初,我反复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几次:高考前不要谈恋爱,上大学后鼓励谈、大胆谈;中学谈的,能成功、满意的极少极少,而且都是仓促(冲动)下手,挑选的机会也少(往往是学渣对学渣)……最后,他听进去了!

唉,要我说这女孩的母亲也太偏执了。她其实可以跟男孩谈的,谈一个男孩该有的责任,谈什么是真正的喜欢,甚至可以跟他谈条件,给他考验,如果这男孩真的通过考验,对自己的女孩也是个好事儿,还收获优质后备女婿一枚。如果通不过考验,也有了足够的理由反对,而不是这样粗暴解决问题,导致孩子逆反心理越来越强。

当然,老师也要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教育

结语

谁都有过青春期,谁都会犯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叛逆,如果因为一个早恋害死了自己的最亲的亲人,这孩子以后都会活在忏悔或阴影中。

举报/反馈

惜手里

128万获赞 3.7万粉丝
谢谢关注,相互支持。有你的点赞更精彩
中小学教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