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猎手也怕狡猾的狐狸,资本大佬为何也会智商下线?
作者 | 周戎 高远山
编辑丨蔡真
来源 | 野马财经
10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披露,曾在旷视科技任司机的胡子健因向公司董事长印奇敲诈300万元人民币未遂,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1万元。
胡子健1997年3月22日出生,汉族,大学肄业,案发前系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司机,因涉嫌犯敲诈勒索罪,于2021年2月9日被羁押,同年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
胡子健的敲诈方法很常见。2021年2月8日至9日间,被告人胡子健在北京市海淀区融科大厦等地,以将有公司敏感信息的录音出售给竞争对手公司相要挟,向公司CEO印奇索要人民币300万元,后因印奇报案未能得逞。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1年,目前有近3000名员工。公司因“刷脸”技术被外界熟知。董事长兼CEO印奇生于198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曾获评“中关村创新创业青年英豪”称号,还上榜《财富》中国50位商业先锋、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福布斯30岁以下青年领袖。
2021年,旷视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持续亏损,2018~2020年合计亏损128亿元。胡子健敲诈的时间正是旷视科技上市前夕。
商业巨子,明星IT企业,有哪些敏感信息会被一个24岁的司机掌握?法院没有披露。
高管都怕隐私泄露
事实上,假装掌握公司隐私行骗的案例有很多,不是所有高管都能像印奇这样处理得当。
2020年3月底至4月中旬,高中学历的符丹青用半个月的时间搜集了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及个人照片等,并制作了200多封诈骗信。
为了让高管们顺利上钩,符丹青在信中含糊其辞,称自己掌握了敲诈对象的私人秘密,要求对方向其账户转账人民币33.5万元或35.2万元。为了躲避侦查隐藏身份,符丹青还特意避开自己所在的湖南长沙,驾车到岳阳邮局火车站支局将拟好的200封诈骗信件投递邮寄。
万事俱备,符丹青开始坐等大鱼上钩。或许他本意只是试一试,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就收到了奥普家居、泰林生物、广大特材、瑞玛工业四家上市公司高管的“封口费”。
奥普家居的副总经理吴兴杰,4月15日收到诈骗信,两日后向符丹青转账33.5万元;
广大特材的董事长徐卫明,4月21日收到诈骗信,当日委托秘书向符丹青转账33.5万元;
瑞玛工业董事长陈晓敏,4月21日收到诈骗信,当日便委托其姐姐转账33.5万元;
泰林生物董事长叶大林,4月17日收到诈骗信,4月22日转账33.5万元。
短短十天里,符丹青坐收134万元。本以为这是笔零成本的好买卖,没想到第五位被勒索者,成都先导的董事长李进,在收到信后考虑六天决定不打钱,并向警方报警。
有意思的是,第五位被勒索者被索要的金额为35.2万元,比其他四位略高一点。或许是这细微的差别,刚好高于李进的心理预期。让人忍不住想,如果他收到的也是33.5万元,是不是就会选择息事宁人了呢?
高管都怕隐私泄露
大佬们怕隐私泄露,更怕得罪“领导”。
今年9月13日,有媒体报道南京市某上市公司董事长章某收到一个与某领导同名的微信好友申请,“领导”提出其亲戚要参与竞标,请他帮忙中转一下资金。章某欣然答应,对方很快发来转账截图,但实际资金并未到账。期间,骗子故意拨打语音电话又挂断,催促章某快点帮转钱。58万汇出后,对方又要求再汇50万,章某意识到被骗,经警方紧急止付,58万元被追回。
接受媒体采访的是公司的副总裁阮蔚,根据此信息可锁定该公司正是多伦科技(603528.SH),董事长为章安强。
来源:腾讯图库
多伦科技有“智能驾考第一股”之称。章安强今年63岁,自1995年创建本公司以来,一直任公司董事长。其还是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理事、南京大学校董等。
2021年上半年多伦科技营业收入为4.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88万元,同比增长 88.94%。但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比较,公司净利润少了5000万元。
2016年上市之初,多伦科技股价一度达90元/股左右,此后一路下行,上市一年后已到10元/股附近。
骗子行骗手法拙劣,章总上当实属蹊跷。
但据深蓝财经统计,多伦科技和章总此前卷入过行贿案。2015年11月,《北京青年报》报道的一起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原局长宋建国之子宋某利用其父的局长职位职权、地位受贿案件。案件中,向宋某受贿的公司正是南京多伦科技。
2019年7月,江苏某落马贪官,法院公布出的王建华“特定关系人”名单中,也出现了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的名字。
另外,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2006年,多伦科技还曾涉嫌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假装军工大佬
当然最让人瞠目结舌的骗局,还应是今年连坑15家上市公司243亿元的隋田力案。
隋田力的骗局大致是这样的:隋田力旗下的公司佯称国企的背景,向合作的上市公司发送订单需求,利用定制货物预付10%定金的行规漏洞,预先支付10%的预付货款,要求上市公司定制货物。上市公司收到预付货款后,去隋田力指定的下游供应商处预付100%的资金采购原材料,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订单交货,随后隋田力的上游公司再支付90%的尾款。
这种做法留给上市公司的风险是,要么下游公司供货出现问题,但上市公司已支付100%的资金,导致上游国企不支付后续资金;要么上市公司支付了100%的采购款交付货物,上游公司却不支付剩余的90%货款,成为坏账。
依据公告保守计算,隋田力涉案总金额合计243亿元。如果将《新财富》杂志盘点到的公司都计算进去,再加上被媒体扒出来牵涉的公司,目前涉及上市公司已经有15家。
不得不承认隋田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惊人。目前能够通过公开途径查到的,上海星地通及其实控人隋田力,是上海电气子公司电气通讯的二股东。
根据公开资料,隋田力出生于1961年8月,中国国籍,大专学历。1979年1月至1994年5月,在部队服役。据海高通信2020年报披露,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隋田力任江苏省公务员。1998年之后,隋田力进入星地通研究所,此后开始进入商界。
在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官网中,隋田力是专家成员。在其主页介绍中,称隋田力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职。
亦真亦假的诈骗案
有的诈骗案被上市公司辟谣,但仍然雾里看花。
今年9月20日,江西龙头房企新力控股(2103.HK)遭遇“股债双杀”,其股票在停牌前已跌破1港元/股,定格于0.5港元/股,当日跌幅87.01%,停牌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一封《新力地产老板求救信》曾于今年7月流传网络。文中称,2016年,为筹划公司在香港上市,新力控股董事长张园林被香港金融诈骗集团诈骗,有保荐人、承销商、金融高利贷集团、市值管理团队及基金经理,诱导其借钱,将其掏空。随后新力控股发布声明对此辟谣,称已报案。
辟谣后不久,新力遭遇暴跌,9月30日晚间,新力控股集团发布公告,承认存在流动资金问题及逾期付款。随后,标普全球评级10月4日宣布下调新力控股评级,并认为新力控股偿债能力几乎枯竭,10月18日到期的2.46亿美元境外优先无抵押债券新力控股或将违约。
随着新力债务情况恶化,已被辟谣的那封《求救信》又被旧事重提。
新力危机和诈骗案究竟有没有关系?真相笼罩在迷雾之中。
观察这些诈骗案例可以发现,资本市场高管被骗的路数和普通人相差无几,无非行骗者把自己包装得更高大上,或是领导或是军工,或是背景神秘的融资机构。而上市公司和高管往往涉及大笔资金往来,如果抱着破财免灾,或高风险高回报的心理,则很容易蒙受高额损失。
他们稍有不慎,就是股民的一次“噩耗”
据《第一财经》引述业内人士分析刚上市不久的公司对公司舆情、高管信息更加敏感,所以更容易被骗。而老牌上市公司,本应拥有更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更完备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但事实是,被骗的公司中,无一不是签约之前不做尽调,在资金审核、重大资金拨付方面出现了疏漏,有些甚至是在被骗多年后才发现业务的重大问题。
近年出现很多专门针对上市公司高管和财务人员的诈骗手段,上市公司及高管应提高警惕,公司做好付款流程和决策流程等内控手段,提高公司治理的公开和透明,提高水平,防范此类风险。
你还知道哪些上市公司和高管的被骗案件?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