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东征太平天国时,曾经以两江总督的身份在安庆治军。当时幕府招揽了很多人才,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封疆大吏。不过当中也有很多的假道学先生,就是嘴上说着孔孟的言论,看起来又像程朱的样子,但是背地里行为却完全相反的那些人。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曾国藩

某地的进士杨长年,就是一个假道学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不动心说》的文章上呈曾国藩,曾国藩看完后,随手就放在幕府的桌子上。

当时四川的李鸿裔也在曾国藩幕府中,还是曾国藩的门人(相当于弟子)。当时就翻了看了看,这个《不动心说》里面有这样一句:“置之二八佳人之侧,鸿炉大鼎之旁,此心皆可不动。”意思是吹自己有定力。

李看过之后,哈哈大笑,提起笔就批了一句:“二八佳人侧,鸿炉大鼎旁。此心皆不动,只要见中堂。”

很明显,就是嘲笑杨长年吹自己有定力,这样有定力,还是要找曾国藩,找曾国藩干嘛,还不是名利么。

曾国藩晚上回来一看批语,马上找来了李鸿裔,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名教吗?”李鸿裔不敢回答。

“你不要这样,你一定要知道我所提倡的名教,杨长年把名教作为自己扬名的工具,我却是利用名教来教化禁锢别人的。为什么要掩盖各取所需这样的事实呢?”

从曾国藩说的话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不是不知道假道学先生,只不过曾国藩是利用名教道学来束缚这些人的。

所以就有了我们下文中出现的方闻先生。

方闻是安庆某县人,就是依附在曾国藩门下的假道学先生。

这个方闻是桐城某方先生的族弟。某方先生师承桐城派姚鼐先生,古文作得很好,品德也高尚。

方闻偷过某方先生没有刊刻发行的书稿,利用这些书稿,混迹在公卿之间,因此获得一些名气。

刚开始在吴竹如那里当幕僚书办,因为爬墙偷窥妇女的事情,吴竹如委婉地辞退了他,但也没把丑事曝光出来。

方闻因此继续在多个督抚大员那里干这行,干了十来年。

据说当年,在河南巡抚那里干书办,严树森弹劾胜宝的奏疏就是他的手笔。后来曾国藩在安徽安庆,比较欣赏他,把他招入幕府,方闻行弟子礼,这样就和曾左李的最后一人是同门了。

后来曾左李的最后一人发迹,担任直隶总督,方闻得以在直隶下面的枣强担任知县。当时有河北的书商对他的事情了解得比较详细。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安庆谯楼

方闻在任上办过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事,有一富户抓了一个小偷,送到衙门,希望严惩。

方问:“你家丢东西了吗?”

富户答:“没有丢东西,我刚听到挖墙壁的声音就发现了他,然后抓住了。”

方知县说:“他也是为人子女的,因为又饿又冷,才做偷盗的事。我这个县令当得不称职呀,没有能道德上感化我的老百姓,很惭愧。人非木石,没有谁不能被感化的。你姑且把这个人带回家,好好待他,和他讲道理,让他有廉耻心,给他提供饮食,教育教育他,就算是替本官代劳了,一定不要因为他是小偷就虐待他。本官五天或者十天查验一下他是否被感化了。”

富户不得已,只好把小偷带回家。

小偷一听方县令这样说话,等到了富户以后,天天都把自己当客人了,稍微不如意,就喊着说县老爷的话你竟然敢违抗。

富户没有办法,又不敢放他走,害怕县官来查验,后来花钱找人行贿,县老爷才没有过问这件事。

从此以后,这地方人家丢失东西,都不敢告官了。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桐城文庙

第二件事情。

县里有一家年轻的寡妇,无儿无女,好在有点遗产。她的小叔子惦记上了,逼她改嫁,她不愿意,小叔子就向官府告状,说她不贞洁。

方知县把寡妇抓过来,对她说:“我看你也不像是不守贞洁的人,你的小叔子太荒谬了,不过我替你考虑,你天天和小叔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也是防不胜防的,假如有其他的变故,你该怎么办呢?”

寡妇马上磕头求知县保护。

方某说:“你现在年纪轻轻的,无儿无女,按理应当找个人再嫁。”

女子回答道:“要是再嫁的话,财产就被小叔子得到了。”

“不是这样子,财产是你应该拥有的,小叔子不能抢占。”

女子又叩头谢过知县说:“感谢你给我讲明白这件事,我愿意再嫁。”

方知县连声说,好、好、好。

回头对衙役说:“把裁缝叫过来。”

指着寡妇对裁缝说道:“把这个女子给你做老婆,你可愿意?”

小裁缝偷偷瞟了一眼,看到小寡妇小有姿色,寡妇看到裁缝和自己年龄相当,都愿意。

方某高兴地说:“好哇,本县就为你们做媒。”

随即让他们当堂行礼,小裁缝把寡妇带走了。

方某马上派皂隶赶到寡妇家,把所有能拿走的全部拿到衙门来了。

第二天,小裁缝过来叩头拜谢,提到了寡妇的财产。

方知县回复:“你已经得到人了,还想要财产,你怎么这么不知足呢,这些东西理当充公呀。”

呵斥小裁缝离开,寡妇也懊糟沮丧。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清朝女子服饰

无耻的事情,还有。

有一天,上面来人,方知县招待。

叫人去买酒。

买回来的酒,比较淡薄,口感差,没有什么酒味。

方对买酒的说:“是不是你偷喝了,然后再加水进去了?”

买酒的回答道:“我们这个地方酒没有不掺水的,并不是我偷喝的。”

立马发签(相当于拘捕文书或凭证)把酒家抓过来。

责骂酒家说:“常人做事都应当诚实 ,这就叫做不欺客。你把酒当水卖,欺人太甚。并且让人喝冷水哪有不得病的?你这是欺诈,按律应当重罚。”

于是下令把店家所存的酒全部没收。酒家不停地磕头,甘愿受罚。

方知县:“就罚你出一些钱给书院提供灯油伙食,免你的罪。”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酒肆

过了一阵子,县城每月定期的集会来了,赶集的人很多。

方在县衙拿出一些酒菜招待乡下来的耆老,结束以后,把自己编写的语录若干本全部发到这些人手头上。

方告诉耆老说:“这些是本县的心得,完全可以帮助你们教化乡民,所剩不多了,你们全部拿去。按照各自人口多少散发,对教化人心风俗都很好的。”

这些耆老以为是送的,个个道谢而去。

第三天,县官通知各地里长按每家每户收取费用,结果大赚一笔。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衙门大堂

方知县有个族弟雅南从老家过来看哥哥,欲言又止。

方知县一见,装作非常高兴的样子说道:“兄弟你来得好呀,我就这点薪水买了些书籍大概能装几十袋,准备将来带回家留给子孙,正愁找不到人办这件事,你来得好,你能帮我把书运送回家吗?”

过了几天,方把十来个空布袋放在大厅,让仆隶准备好绳子等着。方知县亲自跑进跑出从房间把书拿出来,所有的书用木盒子装着,或者放在小布袋子里面。这样重复操作上百次,大厅里的人都觉得方知县辛苦,都愿意为他搭把手,方知县呵斥道:“别,别,不用。过去陶渊明早晚搬一百块砖当锻炼,我这些书比砖轻多了,也想借这个机会锻炼锻炼,干嘛要你们帮忙。”

等到装好这些书以后,又用绳子牢牢捆绑住,然后就放在衙门走廊的过道上,不光是这些仆隶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就连他的族弟也不知道。

到了晚上,方知县的夫人悄悄地告诉雅南说:“你回去的路上要加倍留意,这些书当中有万两银子。”

雅南大吃一惊:“我只看到有书,不是银子。”

夫人道:“不是这样的,银子就放在书里面,盒子里面藏着两大锭是一百两一盒。”

雅南脸色都变了,担心路上出意外,不想走。

夫人道:“你还是装着不知道这件事呗,真的有事,你不承担责任,我之所以告诉你,就是让你路上稍微留点心。”

最后这件事还是传出来了。

由于方和李先生关系密切,时间久了, 做官考核循良第一,按照朝廷惯例,需要进京入宫拜谢。

离开枣强的时候,几万老百姓围在城门边上,挑粪等着浇他,羞辱他。

被新任县令提前知道了,用破轿子装着他从其他小路跑掉了。

方害怕到了京城,会被言官抓住之前的把柄,就告病回到老家。

到了老家,买了上千亩良田,又去府城造府邸,在交通方便的路口开大酒店交给老婆孩子。

看清朝假道学先生为官,害人不浅

安庆城

一直等到方死了,子孙仍然享受方知县带来的红利。

为什么没人告他?

河北的书商说:“方与李先生有同门之谊,打官司又不一定倾向于你,另外你如果后台不硬的话,朝廷中没有有头面人的人撑腰,哪个敢告呢?”

朋友们,你在生活中会遇到这种嘴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确实贪婪狡诈无比的假道学先生了吗?

(全文结束)

本文由江南一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举报/反馈

江南一郑

1074获赞 352粉丝
传播历史文化,分享读书心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