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耳朵先生( ID:huangezishiba)
再出现在大众面前,却是因为她发布在另一社交平台的两条坏消息。
就在报警的前4天,李子柒助理发过一条警示大家的微博。
短信的内容,看上去是有人对李子柒的粉丝群体做了精准的信息获取。
之后是“上红心”“加好友”“每个钟xx元”的邀请。
其实从2016年走红开始,对李子柒的骚扰就从未停止过。
据“新榜”采访,2018年初,有两个开着外省牌照车的人,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摸到了李子柒的家。
当时闹到了派出所,但那两人坚持说自己只是来旅游,因为李子柒家房子好看才拍的。
在那之后,李子柒年迈的奶奶因被惊扰生了许久的病,很多天吃不下东西。
她想搬家,又苦于奶奶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只能忍下委屈。
这些年,她爆红,成为“顶流”,却始终以“半隐居”的方式躲避人潮。
她被黑、被骂、被质疑,被人拿着放大镜揪小辫子,却坚持在作品上精耕细作。
哪怕被不怀好意的目光和言语逼至墙角,也嬉笑着从不较真发火,咽下一切。
不管这“现实问题”是被骚扰,还是被冒用名义诈骗,或是被资本倾轧。
流量如同深渊,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走红的那些日子,沈巍身边围满了不知从何处赶来的网红和主播。
有人从新疆坐32个小时火车赶来,有人从1600公里外自驾而来。
有人向拉面哥示爱,有人“卖身葬父”,有人开着直播要给拉面哥转钱,表达“感恩”。
但被拍下后,好奇的、凑热闹的、蹭热度的人们蜂拥而至,把奶奶的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
个个举起手机、相机,架起直播设备,对准奶奶的脸,肆无忌惮地拍摄。
骂他们打扰这些平凡人的生活,瓜分“名人”的流量以牟私利。
但也从来没反思过,其实把制造闹剧的机会拱手送给他们的,可能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喜欢看真人秀,喜欢围观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我们好像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去观看他人的生活。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是一种「集体偷窥」。”
上班、读书、做家务、看孩子......人永远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这就是为什么,一对直播沈巍的兄弟,一天不到就可以收到上万元打赏。
一个自称是“师娘”的女人,在沈巍身边坐了两天,就薅到了数十万粉丝。
一个蹲守在拉面哥身边直播了7天的主播,说自己7天内粉丝涨了三四千。
而最初拍拉面哥爆火的博主,一晚上直播收益有四五千块钱,相当于拉面哥卖出8000多碗拉面。
我们一边瞧不起这些吸血虫,一边又用自己的围观,帮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周围一群看热闹的人,作壁上观,其中两个说书人兴高采烈地商议:
够传奇,够曲折,够煽动情绪,够让人涕泗横流,奔走相告。
流量如潮水,涨潮之时围观者蜂拥而上,退潮之后,无人在意落水的“主角”是否安好。
路边24小时都有人蹲守,就算睡觉,脑门上也顶着四面八方的闪光灯。
他干脆也学着直播挣钱,可申请的账号没过几天就被封了。
说自己会一大早过去,又被网友斥责借着节日炒作自己。
有人见不得他不再“流浪”,要求他退还早前打赏给他的钱。
他说,就让自己的消失成为一个标本,让世人认清互联网的乱象。
“拉面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诱骗签下一个网红公司。
出镜直播,但是没收到任何的打赏,钱全都进了公司的口袋。
他再也不敢摆摊,躲在家里,崩溃地表示,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
但那些打着买菜馍旗号来围拍的人,让她不仅要一边连轴干活,还要一边尽力回答问题。
他们开着直播,从各个角度,将奶奶的疲态玩笑似的录下。
那个曾让她自食其力、坚守了30年的活计,终于被迫放弃。
在我们乐此不疲地围观、议论后,在“打卡网红”们围追堵截地拍摄、直播后,有人满足了好奇心,有人塞满了钱袋子。
人人心满意足,四散离去,只留下当事人,望着自己分崩离析的生活,如同一个迷路的孩子,茫然失措。
更大的遗憾在于,一场场类似的流量狂欢后,所有人都忘了我们最初关注这些走红之人的原因。
我们喜欢李子柒,是因为她视频中一道菜、一支笔、一件衣服背后呈现的传统文化。
我们赞叹沈巍,是因为他冬天睡桥洞,夏天睡草坪,却总会洗净双手,全神贯注地读书。
是因为他吃着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一日三餐,却可以通读《左传》《战国策》。
对《尚书》做出“上古之书,人心之书,帝王之书,充满争议之书”的点评。
我们钦佩程运付,是因为3元一大碗拉面,15年没涨过价的朴实。
是因为那句“等老百姓都有钱了,我再涨”中最单纯的善意。
我们感动于张奶奶,是她虽高龄却不想依靠孩子,肯吃苦、肯钻研的韧劲儿。
但愿下一次流量的潮水涌来时,我们除了谴责那些蹭热度的寄生虫,也能记得提醒自己:
学习程运付和张奶奶的朴实与善良,而不是嘲弄他们的人生节奏。
成为他们,而不是围观他们,更不是围观那些围观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