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婴月
有时其实分不清阳间阴间,好像有时候确信存在阴间,因因果无迹可寻,无明显指引,遇到不平只觉得有界限处皆为监狱或者地狱,对于我们来讲,一切都未尝可知。
此刻嘴角狡黠上扬地追问一下各位所在地狱何处?狱中天气可安好?秋燥有无如期光临栖身汝肤?
我这日头算毒,秋老虎猛,蝉声嘶嘶焦躁不安,它们也知又是一年七月十五。
民间俗称“鬼节”,也称这天为祭祖日,祖先与神灵崇拜。
宗教在这方面的融入分别是:
道教将七月半称为“中元节“(正月十五为上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中元这天是地官生日,所以地府在七月十五这天会放出全部鬼魂,经过人们的祭祀与道士的超度减轻罪孽得以安息。
佛教是从魏晋时期起,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养佛、僧,超度亡灵以及报父母养育之恩,也称佛欢喜日,“盂兰盆节“。有本《佛说盂兰盆经》,讲述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孝”连接,所以这天也可以诵读孝经《地藏经》并回向。
在佛教中,“盂兰”是“倒悬”之意,“盆”是救器,“盂兰盆”连起来即是“救倒悬盆”。宗密之《盂兰盆疏》记载:“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斯由尊者之亲魂沉闇迹,载饥且渴,命似倒悬,纵贤子之威灵,无以拯其涂炭,佛令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
想必没有上面的半专业性解读,大家也都从小耳濡目染听说过迷信般的传闻,七月十五鬼门打开,百鬼夜行,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找替身的找替身……这天晚上不可以在外逗留,应早早归家,早早卧床休息,尽量在父母妻儿身边。
对恐怖电影的迷恋也是从小养成,关于七月半的电影作品不少,港台颇多。
机缘注意到近些年受人关注越来越多、演技精湛、脾气性格严肃古怪相较于以往喜感荧幕形象反差巨大的张家辉在鬼片上投入的大量精力与才华与创意天赋,其中《盂兰神功》是他在2014年首次指导的第一部灵异相关电影,犹记得深刻的是中间有一段他十分精彩的单人心理戏份:监控里鬼影若隐若现,门半虚开,气氛相当紧张,张家辉饰演的班主儿子流汗不止,于我而言这段鬼戏处理得很惊,心都跳到嗓子眼。
香港人对一些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至今仍有所保留与传承,譬如惊蛰打小人,譬如农历七月“鬼节”月,“潮人盂兰胜会”,以潮剧演出为主,搭设戏台、神坛……
本剧就是发生在一个戏班,为了游魂无暇找替身,张家辉饰演的宗华家的戏班会在七月十五前后搭建竹棚戏台上演神功戏,娱乐众鬼。
(想想有部电影《魂魄唔齐》也是戏子鬼片,其实古典戏班有很多恐怖元素可以发挥,夜半鬼魅,台上唱戏甩袖的女人……)
40年前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戏班到底发生过什么?40年后一路走霉运的主演张家辉饰演的宗华忽然归来,见到儿子回家的老班主自然喜不胜喜,眼看着神功戏快开前,老班主病倒,急急将戏团托付给唯一的儿子,戏团当家花旦是刘心悠饰演的花旦小燕,神功戏彩排与开戏前二人共同经历种种诡异凶事,互相扶持,互生情愫,在最后真相时刻,宗华选择牺牲自己,挽救父亲、戏班、小燕,也是自救与救母,愿母亲一手种下的因,在自己的牺牲里得到救赎的果。侧面也映照出盂兰盆“孝”的意义。
细想走了40年霉运的宗华和整个戏班,除却被40年前的冤魂缠绕无解外,宗华去世妈妈的亲情守护及其去世女友的情意守护也相当微妙,注意有场旗袍女鬼凝视的戏份,你根本不会感到恐惧。吴家丽饰演的宗华妈妈韵味犹存,注意一场垫脚高跟鞋戏份。
得提一下的还有与多鬼较量的终极戏码颇有看头,众暗里的女鬼们抢小燕一人的女子肉身,报仇的发极大的狠,护子护夫的更是力争,无论怎么说,所有恐怖电影,依然还是女鬼的形象最厉害。女性的可塑性与价值即便是化为鬼都力量无穷,说到底宗华母亲种下的恶因,也全因班主老公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忍不住好好夸一夸恬静美丽却超A的小酒窝美人刘心悠,即便在电影里被恶灵附体,人不人鬼不鬼,我都觉得她美得扎扎实实奇情惊艳。真心大爱这位名气淡淡然的香港女演员,出演的恐怖电影也不少。希望她能接到好片子彻底火遍市场,但若她觉得是负担,就视作我小女生的多情。
昨天开始就想在七月半写张家辉编剧指导的这部处女作《盂兰神功》,除了应景外,也是对恐怖电影的热爱,想从此开始好好写一写我所看过、我所感兴趣过的所有中外恐怖片,本想做个鬼节集锦,怕赶不及,烦请各位海涵着浏览,能吃下这枚灵异安利已然欣慰。
PS:关于七月半的港台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些是《盂兰神功》、《七月十四》《头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