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695/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70天
前几天,网友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消息,十分难过。
群内有个人说,自己家一个亲戚的女儿,“前天跳楼死了”。
14岁的年纪,9月份开学还是初二。
女孩留下了一份长达3页纸的遗书,诉说自己的压力。
知情人说,女孩父母根本没想到她会这样,她的班主任十分难过。
女孩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乖巧懂事。
离开之前,她还将自己的3万块压岁钱整齐地放在桌面;
在学校里借的书也写好明细,希望父母能帮忙归还,顺便替她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她说,“不会让家里房子变凶宅,会让自己死在外面”;
跳楼的时候要踩房间里的榻榻米,她提前写好了纸条:“榻榻米我用鞋踩过,用抹布擦干净”……
遗书里,女孩行文逻辑清楚,写出了自己的委屈与绝望。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想想也没什么,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你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儿太优秀,我达不到。”
开篇一句话,就道清楚了女孩的难过。
她的父母让她觉得,他们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成绩好的那个自己。
她的成绩,是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在其他人面前彬彬有礼的父母,关起门来会用最肮脏的话辱骂她,有时候甚至还会打她:
“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后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打在背上还行;
被皮带和电线抽时腿上最疼,然后是背上,最后是双臂。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让她就穿着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众;
再是每日每夜地尖叫,骂最难听的话,还说得冠冕堂皇;
最后是耍泼妇。
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骂或被打,躺在床上接着听主卧传来的谩骂声,剩下的时间用来回味一天的难过。”
父母无休止的打骂,已经给她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遗书的第二页,她提到了一句经典的话。
很多父母总是会说,就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有条件好好读书,现在才落得如此,所以你要好好读书。
女孩说,“但凡你真的认识到自己的差,都没脸说出这种话。
这年头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长辈。”
女孩的父母只会鞭策她努力学习,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爱。
第三页,她一一交代了“后事”,并希望父母别再像对她一样对弟弟,能够善待他。
她说:“你们把我们想的太坚强了,反省这件事就留给岁月好了。”
这也是这封遗书的最后一句话。
看完这三页沉甸甸的遗书,不少网友都感触颇深。
14岁,刚刚才结束初一时光的小女生,在深夜挨着榻榻米写下这些声泪俱下的文字时,她该是有多么委屈和无助啊。
父母只懂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让年幼的孩子内心认定,“这辈子做尽了别人(父母)的出气筒。”
女孩说,“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要毁掉她的童年。”
无论在外人看来,女孩是否偏激了、太想不开了,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她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年幼的她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如此逃脱。
这是一个悲剧,发人深省。
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看到女孩父母犯了3个严重的错误。
而这3个错误,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被我们忽视却很重要的东西。
01
警惕狭隘框架
狭隘框架是第一个错误,它指的是导致无法系统思考的局部框架。
做一个类比,就好像相机取景框,框定镜头范围,只能看到和拍到“框里”景色,而无法看到也许更美丽“框外”景色。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683:狭隘框架》提到:
“狭隘框架意在提醒,决策时如果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隘边界内看,看不到系统全貌,坐井观天、盲人摸象,就很难优质决策。”
有一个恋爱表白的例子:
安妮想和卡尔结婚,他们交往已经有九个多月,但是卡尔态度不是很明朗,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谁说过“我爱你”这句决定性的话。
周末安妮和卡尔要一起去度假,安妮觉得这是一个摊牌好机会,但是又担心卡尔会拒绝,于是找希思兄弟帮忙。
希思兄弟让安妮考虑一个问题:如果跟卡尔表白,自己10分钟,10个月和10年之后,会怎么看待这次决定。
安妮说:“10分钟之后,我会很紧张,但是我也会为自己勇气感到自豪。10个月之后,即使我被拒绝了,大概也不会后悔了。10年之后,这次表白可能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或许那时候我跟卡尔生活在一起,或许我跟别人生活在一起。”
这么一想,安妮终于下了决心,要向卡尔摊牌表白。
安妮对于是否要表白一直犹豫不定。原因在于,安妮在做决策时陷入狭隘框架,只考虑眼前,患得患失。
为此,希思兄弟建议安妮运用10/10/10法则来打破狭隘框架,意即:在决策时自我提问以下3个问题:10分钟后,怎么看这个决定?10个月后,怎么看这个决定?10年之后,怎么看这个决定?
从10分钟到10个月再到10年,决策框架时间范围不断变大,也就不再狭隘。
而造成狭隘框架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认知偷懒与认知局限。
偷懒是一种本能,大脑倾向于简化甚至是过度简化问题复杂性。
比如,有的家长只会将孩子成绩一直不好归结于看电视玩游戏,因此一刀切,一股脑地将孩子按在书桌前,却没有想到其实还有可能是学习方法等问题。
14岁女孩的父母,也只是将打骂作为唯一手段督促她学习,希望她进步,却没有深入去寻找问题的原因。
一个人如果手里只有一把锤子,就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钉子。
认知局限就是如此,事物具有多个侧面,需要通过不同视角来考察;如果只有一个视角,就只能看到一个侧面,陷入狭隘框架。
家长的教育、沟通方式也是同样的,以为只要打骂就能教出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偷懒,更是一种无知。
02
拒绝非爱行为
“我这都是为你好。”
但很多时候,说这句话的人以为的“为你好”,其实都是TA的一厢情愿。
一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就是非爱行为。
他们用所谓“为对方付出的爱”,来达到让对方服从自己意志的目的。
就像上述14岁女孩所说的那样,她的父母,爱的不是她本身,而是“冲进班级前十的她,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她,是考到满分的她”。
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
它带着潜台词:“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你。”
产生非爱行为的原因之一,就是换位思考不足,期望管理错位。
出现“我是为你好”这种说法,往往就是爱的主体方,对接受方的需求体会得不准确、充分,或者不想去体会。
比如说,孩子更多的是想要父母的理解、感情的关怀,但父母觉得吃好穿好、学习成绩好就够了。
女孩的父母希望她的成绩好,与人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
还有人意图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却没成为的那个人”,但实际上,孩子的兴趣,其实志不在此。
爱是一个动词,是一种能力。产生非爱行为,其实反映的是爱的能力不够。
03
践行非暴力沟通
语言暴力现象,生活中并不少见。
女孩遗书中的描述,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
她在父母的谩骂声中,彻夜难眠,也渐渐加深了对父母的失望。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暴力沟通方式,有时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让人痛苦。
无论是道德绑架还是强人所难等,所有异化沟通方式,它们的共性一般在于:
同理心、换位思考能力不足,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优先级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为上,忽视或者不充分重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意在让我们用爱和善意,去聆听彼此的需要;并作为一种持续的提醒,帮助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把握沟通的本质,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
比如愤怒,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而是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表达内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有以下四个步骤:
①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
②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③体会自己的需要。
④表达感受,并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我们看重的是友谊,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介意她来晚了。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体贴自己。
简而言之,非暴力沟通即: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的,人也是无法脱离社会的。
无论是家庭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如何处理诸如此类的社交关系是一大难题,人际交往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避开的考卷。
我们渴望获得情感联结,但却常常用错了方式。
希望我们在表达时,能够记住:因为有爱,所以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举报/反馈

精读君

328万获赞 33.3万粉丝
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精读君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