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流行一部叫《切尔诺贝利》的美剧,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7分,美国著名电影评论网站更是有高达95%的新鲜度,是一部让人窒息的神剧,讲述的是上世纪苏联发生的一场核灾难。《切尔诺贝利》剧中,苏联对救援人员生命极为漠视,高官为了自己权位,多次逼迫下属前去救援,乃至用枪威胁他们,最终付出了数不清的人命。与诸多好莱坞电影一样,这部神剧也一如既往地抹黑苏联。

在今年,3·11大地震10周年之际,日本上映了一部号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福岛50死士》。这部影片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再现了福岛核电站在遭受地震与海啸之后,日本人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事故现场的英勇事迹。与《切尔诺贝利》不同,《福岛50死士》是正面讴歌,受到很多西方媒体的好评。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日本福岛核泄漏及相关处理的态度让人震惊,即便不赞成某些做法,也基本没有明显反对的态度。

二战末期,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二战之后,核能进入民用发电领域,核电站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迄今全球已有400余座核电站。在过去七十余年中,核电领域发生过两次广为人知的重大泄露,即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与日本福岛核事故。同样核泄漏,同样的等级(都是核泄漏最高的七级),但两国处理结果得到的评价却大相庭径,这是什么原因呢?

苏联救援:前后组织五十万人,让日本汗颜

1986年,在苏联乌克兰地区的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发电机组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如果任由发展,欧洲大部分地区将笼罩在核辐射的阴影之下,危及数千万人的生命。

事故爆发后,并未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爆炸之初,主要是消防员与核电站员工灭火,当时就有很多人因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而死去,很多人都是头发牙齿逐渐脱落,皮肤溃烂,全身的器官坏死,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一具尸体。最终,在爆炸差不多一周之后,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得严重,于是开始不惜一切代价的全力以赴。

这一次核泄漏的处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要将外围大火破灭,二是停止核反应,三是清理、阻挡核辐射。但问题在于,当地核辐射严重超标,无论是灭火还是封住核辐射,都是在生死边缘徘徊,停留时间稍微长一些,乃至超过1分钟都可能因会吸入过量辐射而死。因此,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苏联中央了解真相之后,反应非常激烈,立即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最终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并控制住了辐射。整个过程,投入不计其数,死伤不计其数,可以用“疯狂”这二个字概括!

消防员扑灭外围大火后,反应堆内部的链式核反应还在进行,但反应堆不能用水阻断,因为水浇上去后会在瞬间就变成蒸汽,只能用硼和沙子混起来覆盖在反应堆内部才能逐渐停止核反应,但反应堆时刻散发着致命的辐射,人员根本无法靠近。最终,苏联决定采用直升机从上空快速扑救,整个过程犹如自杀式冲锋。

在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直升机尽可能地逼近反应堆上空,然后将硼沙混合物一次次向反应堆中投放。由于反应堆上空有着致命剂量9倍的辐射,因此飞行员是在生死之间徘徊,每一次都要尽快完成。最终,有些飞行员一天执行了33次任务,全部总计飞行了3000多架次,将5000吨沙子扔进了反应堆的开口。

由于反应堆爆炸,导致数吨核废料还在涡轮机房屋顶肆虐,任何一小块石墨都足以在一小时内杀死一个人。如果任由挥发,将可能会污染整个欧洲,而且想要阻挡核辐射,在其周围建立“石棺”,也必须清理掉这些核废料。但涡轮机房顶的辐射剂量高达2万伦琴,而500伦琴1小时的照射就能导致人类立即急性死亡,因此如何清理这些核废料是一个大问题。

起初,苏联采用机器人清理,但在强辐射下几分钟就报废了,说到底当时机器人根本扛不住。迫不得已,只能采用人工的办法,当时苏联救援负责人说:“每个人上去待40秒,铲两下就立即下来”。于是,救援战士们只能身披简陋的、只能护住前胸的、在40倍致死辐射量下形同虚设的一层铅皮,飞奔到屋顶,挖走一点废料,然后其他人接替他继续,一点一点的清理掉核废料。后来,给反应堆建造“石棺”时,基本与之一样,整个过程极为艰辛与危险。

时任基辅军区空军参谋长、苏联英雄、空军少将尼古拉·安托什金(下图),他曾参与指挥切尔诺贝利事故救援工作,并亲自驾机完成了穿越反应堆上空的侦察飞行任务,他曾经说:“我们(军人)不上,难道让我们的人民上吗?”

最终,经过一年多的疯狂救援,大约50余万人参与,几乎直接损失了一个摩步师,间接损失无法计算,才将恶魔给困在“石棺”中。

日本救援:组织五十死士,至今仍未解决问题

2011年,由于地震的原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在役核电站——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在五天之内,1、2、3号机组先后发生氢气爆炸,起初事故只有五级,但由于没有及时控制,导致事故迅速恶化到七级,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同等级。

事故爆发起初,日本东电公司组织救援人员总数最高时仅有580人,以50人一组的方式值勤,每10至15分钟轮流进出厂房处理核泄漏。但到当年3月底时,为了确保一线作业人数,让总人数达到180人,日本东电公司在各地积极招募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开出了一天40万日元的高薪,原因不言自明,随着事故的升级,没人想去送死,于是不得不重金招募。

最终,“福岛50人”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但迄今为止还是没能解决问题,福岛核电站还在往太平洋里不断渗透着核物质,污染着太平洋。相比切尔诺贝利事故时,当时尽管时代科技进步了,但在处理大型核泄漏时,区区这么一些人手,还不是国家行动,而是以一家公司的名义招募人手,注定了不可能解决核泄漏问题。

让人玩味的是,《福岛50死士》中参与抢险的工作人员是主动报名,且为核电站在编资深员工,但现实却是日本一直没有公布参与行动的人员名单,究竟是不知道,还是不愿公开,这就不得而知了。

2012年,有日本记者卧底爆料,“福岛50死士”里有黑帮成员,后期参与进来的人还有无家可归者、长期失业人员、拖欠黑帮贷款的债务人,甚至是智力残障人士,他们参与救援,本质上不是为了国家与人类安危,而是奔着高薪而去,所以日本作家铃木智彦说:“黑社会可谓日本核电业的核心”。或许,正是由于参与人员的这一背景,所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一直不愿公开救援人员名单,因为实在太打脸了。

尽管日本核泄漏没有成功处理,西方媒体对50死士的评价却非常高。美媒:“最后50人坚守核电站 受高量辐射已做赴死准备”。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布伦纳也判断称,“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称赞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等。客观地说,50死士不管因为什么前去救灾,都无疑当得起这一称号,但问题在于如果与苏联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相比,西方媒体无疑有失偏颇。

总而言之,苏联在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的确起初存在不少问题,但了解真相之后,可以用“举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来说明,大国担当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日本在处理福岛核事故中,可以说除了道歉与“50死士”几乎没有什么亮点,至今没有看到什么担当。然而,在西方媒体眼里却是称赞日本救援、贬低苏联救援,这已经不是双标,而是颠倒黑白。

参考资料:《福岛50死士》、《切尔诺贝利事故》等

举报/反馈

诸史

86.8万获赞 24万粉丝
从历史角度,捕捉生活中的精彩与感悟!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