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者按 为全面总结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编写了《社会领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整理了健康、教育、就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共数十个典型案例。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程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南倚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受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禀赋贫瘠、语言交往隔阂等因素影响,和田市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全区7县1市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是一个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地区,至今部分偏远乡村的学校还无法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2018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受北京市教委委托,承担起首都教育扶贫特色品牌“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对和田地区师资培训力度,依托“双优云桥-乐智悦读”大数据平台,从专家双师在线指导、师范生线上“一对一”交流、APP每日任务推送和精品微课教学四个方面开展“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严格落实精准调研、因材施教,平台支撑、档案激励,天天对话、陪伴成长,同声共情、共圆国梦;努力实现“讲好普通话”“教好普通话”,切实提高了710位和田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经过两年的探索和试点推进,参与培训的710位教师,有661位教师训后成绩较训前成绩明显提高,占比93.18%,平均提高了17.28分,45.45%的教师提升率超过平均值,真正实现了小切口、高效能,通过普通话完成自我超越和变革,构建了具有“首都教育扶贫”特色的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大数据推动教学相长 首都师范大学“乐智悦读”项目团队对和田地区在编教师数量、特岗教师数量、少数民族教师数量、普通话不达标的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数量等实际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通过全方位了解参训对象后,“乐智悦读”专家团队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对每位参训学员进行情况摸底,实施“一对五”的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并通过普通话APP随时检测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 同时,互动平台、资源平台和任务平台的所有数据都会同步沉淀在“双优云桥-乐智悦读”大数据平台上,供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乐智悦读”项目团队开发了“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大数据测评系统。系统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模块,从可扩展性维度,通过“测试-诊断-反馈-提升”四个阶段,创设语言情境,丰富线上线下活动,拓展课内语言学习资源,助力普通话学习效果的提升。AI智能评价系统实时跟踪、精准测试、即时诊断;专家团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有效反馈、针对性提升,以平台为支撑,线上线下多角度、多层次、实时跟踪问效、全过程数据记录,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评价为推普攻坚提质增效。为加强对参训教师的过程性激励,显化培训效果,项目组设立了参训教师成长档案机制:通过对教师训前测、随堂测、期中测、期末测等各阶段数据的采集,形成综合评价反馈报告,让每位和田参训教师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语言氛围的创设对掌握一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乐智悦读”项目团队对首都师范大学师范生进行了专业培训,为师范生提供了“学习强国”话题,让他们与参训教师组成了“一对一”在线交流互动小组,每日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日常对话。同时,建立助教组长管理机制,每位组长负责对师范生助教进行业务培训、软件应用培训和答疑辅导工作,以传帮带的形式为项目全面推广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新型师范生队伍。四个独具特色的“首师大扶贫经验” 项目实施以来,“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已累计线上辅导33200次,累计辅导时长17592小时,平均每天辅导时长146.6小时,每日同时在线学习的教师不低于120位,进而取得了落地、落细、落实的成果。回顾培训过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探索出了四个独具特色的“首师大扶贫经验”。 一是发挥首师大优势,创新帮扶形式。项目充分贯彻2019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力量的意见》中强调的“发挥高校优势,创新帮扶形式”的要求,充分发挥首都师范大学普通话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个性化提升需求,进一步宣传推广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科技赋能教育,援助转型升级。项目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机制,从“大水漫灌式”培训向“精准滴灌式”培训转变。整个培训过程全数据记录,完全贴合受训教师的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实时跟踪教师的学习情况,有效解决了和田地区现有在岗教师日常课时量大、离岗培训困难的现状。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强化联助共赢。项目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手段达成双向互助,促进两地教师共同成长。首都师范大学创新了双向互助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优秀师范生参与到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中来,一方面发挥了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和优势;另一方面使师范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责任,为探索未来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四是转变培养模式,实现低耗高效。精准滴灌、隔空对话的线上项目培训模式不仅效果显著,还大大节约了培训经费与成本。项目进一步强化低耗高效的生态理念,利用本校优质的科技资源、优秀的师范生资源及北京地区丰富的师资储备,为高校专家、一线教师、师范生和中小学生提供了多元交流的研修平台,不仅有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还为两地师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场景、研修环境、资源配给;构建了完善的两点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融合、集中分散融合、点与面融合,组建双地或多地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和学校发展共同体,使培训效益倍增。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5万获赞 137.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