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余
你有多久没去KTV了呢?曾经的KTV可以说是一众80后、90后的社交圣地。见证了我们青春时代的喜与悲,是不少人少年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章。而就在近段时间,“中国现存KTV企业不及七年前一半”、“为什么现在人们去KTV少了”的消息也冲上了热搜。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感叹,显然KTV早已经辉煌不再了。
事实上,早在2014年,随着内地第一家KTV“钱柜”的多家店铺倒闭,KTV行业就迎来了寒冬。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类KTV的数量就呈现断崖式下跌,减少了近60%。到了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更是下降了高达70%-80%。
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1年3月,我国现存的KTV企业仅剩下6.4万家了,同2014年的巅峰时12万家相比,堪称腰斩,7年的时间内,就倒闭了6万多家KTV。不仅如此,我国KTV主力消费人群也在悄然变化。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去KTV花钱了,KTV甚至成为了“ 中老年人才去”、“大妈最爱”的场所。
但是与之前年轻人相比,老年群体的消费力是远远不如的。据《商界》一份关于KTV消费的调研报告显示。从消费能力来看,90后去KTV会花更多的钱,占据了消费500元以上人群的40%。反观老年人,能为KTV贡献的利润并不多。中老年群体50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占比才只有9%。如果仅依靠老年顾客,恐怕连租金都十分困难。如今的KTV显然就如“夕阳产业”一般落寞。
那么,KTV究竟是如何走向如今这种境地的?
这也得从KTV起源说起。事实上,KTV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一位伴奏乐手的突发奇想,也让卡拉OK很快风靡了全日本。这时候,中国台湾的商人也发现了这一商机。到了1988年,来到了广东开了大陆第一家卡拉OK“钱柜”,随后北京也开起了第一家卡拉OK。这个娱乐方式也逐渐火爆起来。
到了1995年的时候我国都已经有了1400多家。那个时候的KTV和现在有很大区别,有现场乐队,有签约歌手,还有伴舞团,可以说是绝对的高档消费场所,类似于歌舞厅的感觉。就拿钱柜最火的时候来说,要提前两天预订,并且一晚消费一两千元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当时上海职工的平均月薪才不到2000元。
但是由于价格的昂贵,也将很多普通老百姓拒之门外,加之有关部门也开始对歌厅等娱乐业的收费价格进行了规范,因此KTV也来到转型时期,走起了平民路线。2000年前后,量贩式KTV一下就火了起来。
并且当时,也正值我国华语乐坛鼎盛时期,而当时国人的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KTV作为多功能的社交空间,一下子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据了解,2008年到2011年我国KTV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市场被抢占
直到2014、2015年左右,KTV也逐渐走向寒冬。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而主要问题就在于经营成本高昂,加之消费者的减少。随着影院、电玩游戏城、网咖等娱乐项目的出现,KTV的流量也不断被分走。
尤其是近几年来,桌游、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各种新玩法的涌现,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不仅是线下,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短视频、直播、线上K歌、社交软件等,也都让KTV没有了吸引力。
成本的疯涨
据某从业多年的KTV老板表示“5年前,一般KTV两年就能回本,现在起码得三年。”并且按惯例租约是五年一签,但是每次签约房租至少要上涨20%-30%。加之近几年,顾客对装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KTV的装修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为了跟上潮流几乎每两三年就得重新装修一次。装潢、设备、租金等都要耗费大笔的资金,这也大大缩减了KTV的利润。
音乐版权问题
2014年,中国音集协会展开了密集的维权行动。因此,音乐版权费用的支出也成为了KTV一笔不小的开销。到了2018年,中国音集协会更是要求,KTV终端与经营者下架了6000多部音乐作品。使得许多人们耳熟能详或是KTV热门曲目,被下架,这对KTV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打击。毕竟如果人们去KTV唱不了自己喜欢的歌,自然也就不会再去了。
因此,在多方因素的打击下,KTV也逐渐落寞。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如今这个拥有更多选择的时代,KTV也不再是人们唯一的选择了。而这个曾经火爆的KTV也成为了“旧时代、老古董”的代名词。从KTV的衰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没有哪个行业可以永远兴盛,一切终会随时代变迁。对于很多人来说,歌唱这一种情感文化表达或许无法割舍,但KTV却已不再是必然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