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过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剧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其中印象最为深刻,出现次数最多的要数“驳壳枪”比如双枪李向阳,敌后武工队还有我们的超级英雄燕双鹰,其中一句:“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更是被小伙伴玩出花来的名梗之一,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却很难看到驳壳枪,明明是国外发明生产的武器,却为什么能在中国大放异彩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驳壳枪”的故事。
“驳壳枪”其实是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毛瑟工厂于1896年一月生产的一款手枪,因此被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因为其枪套是木盒子,称之为“盒子炮”,又因其宽大的外形和如镜子般光亮的表面,又称其为“镜面匣子”其中配备二十发子弹的称之为“大肚匣子”俗称二十响,从功能上来说,拥有全自动功能,支持单发,三连发,连发的称作“快慢机”。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武器,可以说是标配了,但是为什么不见外国人使用呢?毕竟这款武器是外国人研制生产的,其实啊是因为其宽大的尺寸作为手枪来说太大了,连发时控制枪口跳动必须要装木制枪托,在打仗,哪有时间去加装呢?用这个不如用冲锋枪来的方便,而且价格过高也是国外军方拒绝它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工业实力薄弱,哪有挑三拣四的机会,又受到武器禁运的限制,还好驳壳枪作为一款手枪不在此列,因此大规模装备。
驳壳枪有不少缺点,但其优点一样明显,单发伤害大,做工精良坚实耐用,并且20发的储弹量保证了其火力的持续性。而且在中国前线战士的聪明才智下还把其缺点转变成优点,由于连发时枪口跳动很强,可以手心向下平握变成扫射,真是装备强不强主要看使用它的人。
驳壳枪从1896年诞生以来一共诞生了五种型号:M1898,M1912,M1916,M1930,M1932。前面四种型号都是半自动手枪,M1932则是我们俗称的“快慢机”自动手枪。虽然驳壳枪不在禁运范围内,但是光靠进口还是不能满足军队需求,而且这种自动手枪,在没那么多选择下还是可以替代冲锋枪以加强部队自动火力的。因此全国大多数兵工厂都有制造这种自动手枪。
毛瑟军用手枪数据:
全长:228毫米。 枪重:1.16公斤。 枪管长:132毫米。口径:7.63毫米。 有效射程:150米。 子弹初速:440米/秒。 射速:900发/分钟(M1932)。
驳壳枪,是我国抗战时期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因其单发伤害高,皮实耐用,射速快,持续火力强等特点成为前线战士喜爱的武器,但是也体现出那个时代我们国家军工力量薄弱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有冲锋枪或者小巧的手枪谁用这个啊。但是不可否认驳壳枪为我军自动火力稀少填补了空缺,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