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友获得的“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证书。

“大喜事,我村七组退役军人吴崇友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啦!”8月1日上午,盐城市射阳县长荡镇三中村党支部书记唐其干,在本村微信群里发了这条喜讯,接着发了吴崇友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在台上领取荣誉证书时的照片。随即,微信群里祝贺、点赞、鼓掌、鞭炮的微表情不断。

获全国表彰,没告诉家里人

记者在微信群看到这张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发的荣誉证书。随即,在网上查看,在今年初公布的2020年“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全部表彰名单中,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江苏省名单中找不到吴崇友名字。吴崇友告诉记者,他在安徽宿州一带工作,名字在安徽省名单中,果然在安徽省名单中有:吴崇友 中铁二十四局安徽工程有限公司钢筋工。

吴崇友说,在今年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庆五一,迎五四”表彰大会上,他代表在该局务工的3万多名农民工领到这张荣誉证书,给他发证书的是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他接过这个证书时,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农民工,辛勤工作在岗位上,靠劳动拿工资,养家糊口,心里很充实。想不到单位领导,对他的踏实工作、做出的成绩很是肯定,上报有关部门,让他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他觉得有些惭愧,今后一定更加努力,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我没有将这荣誉告诉家里人,连老婆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吴崇友说,这次被家乡工友无意发现这证书,把这消息‘捅’到家乡,受到村里支部书记夸赞,让自己感觉不好意思。

在部队勤学苦练,退役后自谋职业

吴崇友介绍,他小时候吃了很多苦。1974年,他出生不到两个月,父亲便因病去世,体弱的母亲带着两位哥哥、三位姐姐和他艰难生活。他初中没有毕业时,就帮母亲和哥哥姐姐种地。割麦、插秧等农活他都会干,虽然辛苦,但他从不叫苦叫累。

1993年,征兵工作开始时,吴崇友听到消息非常高兴,得到母亲同意后,立即报名,经过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后,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坦克兵,让他兴奋不已。

到部队后,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不久从新兵连分到坦克修理连。在坦克修理连,他刻苦向老兵学习,拜高手为师,不懂的东西就用本子记下来,事后求教。别的战友休息时,他还在琢磨技术难点,所以他的修理技术进步很快,在坦克修理连小有名气。

他在执行一次维修任务时,不巧一根铁质毛刺飞出,击中他的左眼,经过两次手术,换了眼球人工晶体,被评定为七级残疾军人,万幸的是他的另一只眼睛视力很好,这对他的工作影响不大。眼伤未及完全恢复,他就坚持上岗工作,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得到领导肯定。1996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吴崇友退伍后,在家干了一年多农活,后求职到一家火力发电厂保卫科当了保安。2000年他结婚组建了小家庭,为了改变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他跟着哥哥到了城里建筑工地,做了一名钢筋工。

吴崇友在工地上工作。

工作认真,得到领导同事好评

在山东淄博的一个项目上,钢筋工郑师傅见吴崇友肯吃苦,善动脑筋,便把自己绑扎钢筋的技术传授给他,让他在项目上有了立足之地。吴崇友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对白天所做的工作进行“回放检查”,看看有无错误之处,并总结经验技术,进行巩固提高。

“工程上钢筋绑扎,说起来不是高科技,但根据工程质量标准,绑扎钢筋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主梁和次梁,钢筋的粗细,受力的部位,不同的部位用的钢筋粗细不同,扎法也有差别。”吴崇友告诉记者,有一天晚上,他想起白天扎的一根重要的粗钢筋可能是放错了位置,就立即下床打着手电筒来到工地查看,确认那根粗钢筋摆放位置正确后,才放心回到宿舍睡下。

有图纸,按图施工,关键是要知道每个部位的钢筋位置,如果放反了,或不懂乱放就会有质量安全隐患,这里是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的。吴崇友说:“钢筋工有时也要登高施工,比如墩柱有的几十米或上百米高,危险性比较大,桥梁上施工比较复杂,钢筋工要求比较高,在按图施工的基础上还要有施工经验,许多情况下要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

由于吴崇友军人出身,共产党员,不怕吃苦,技术又好,许多困难工作他都主动上前,得到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和同事夸赞,因此被推选为钢筋工班班长,带领20多名钢筋工在工程一线工作。

孝亲友邻,体现党员优秀品德

2019年初,吴崇友和一批家乡工友到了中铁二十四局安徽的一个项目部。2020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工到不了工地。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包专车到长荡吴崇友老家接他们到工地。吴崇友和20多位家乡工友的到来,促进了宿州银河一路立交工程项目快速复工复产。今年4月,吴崇友和他的钢筋工团队又来到中铁二十四局宿州市唐河路东延工程项目,继续做钢筋绑扎工作。

吴崇友是一个孝子。他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都在外地,他的女儿、儿子都已上大学。他在外工作时,每天打电话给86岁高龄的母亲,并让妻子照应好老人的饮食起居。

除了是一名孝子,吴崇友还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他坐徐州至盐城的高铁回家看望老母亲。在途中,他看到坐在自己旁边一个女青年不小心将钱包遗落在座位上,他发现后急忙拿着钱包追赶到高铁出口处,交给那位女青年。

长荡镇三中村村民徐新祥原来在家种几亩地,收入较少,吴崇友就主动把他带到工地上学了扎钢筋的手艺,现在小徐的年收入也有8万元以上。他算了一下,截止目前,吴崇友前后带家乡青年从事扎钢筋工作的人员有20多人,许多人因此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处处应该放好样子,自己文化不高,做不了大事,但能做的事一定要做好!”吴崇友说。

(孙志华 李涵 刘德成 张建忠)

举报/反馈

串场河好奇号

405获赞 78粉丝
记录生活,从好奇开始。
记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