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浙江法制报」
本报记者 余春红 文 陈立波 摄 通讯员 杨妍妍
7月28日,“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题采风活动采访团,从“枫桥经验”发源地来到了太湖之滨湖州市吴兴区法院。“理法官工作室”、人民法庭成建制入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公证调解室、法治副书记等,吴兴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法官下沉基层的种种创新和做法,惊艳了采访团。视频、图片、专题……采访团记者用各种形式第一时间宣传报道了吴兴法院的亮点和创新工作。
“理法官工作室”很实在很管用
在吴兴区八里店镇三合家园社区综治中心,“理法官工作室”马上引起了采访团一探究竟的兴趣,认真地听“理法官”娓娓道来。
从2020年4月开始,吴兴法院在高新区、各乡镇(街道)46个片区社会治理工作站建立了“理法官工作室”,并配套出台《“法官联系片区”工作制度》。全院46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分别对口联系46个片区,下沉基层一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街道)和村社。
三合家园社区就设有“理法官工作室”。每周,吴兴法院环城人民法庭法官沈巍总会安排半天时间,来到这个工作室。1年多来,他已成为社区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好帮手、好参谋。
三合片区“理法官工作室”设立没多久,陈女士就找上门来,向沈巍诉说烦心事。原来,陈女士1年前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套餐式装饰装修合同,并支付了6万元装修费。后来,因双方对装修范围、增量工程计算、分期价款支付数量等产生争议,装修公司完成水电工程后就停止施工,还失去了联系。陈女士为此骑虎难下,苦恼不已。
沈巍一边安慰陈女士回家等消息,一边通过片区网格员寻找装修公司负责人。这家装修公司处于半歇业状态,老板偶尔露面。一周后,沈巍接到网格员通知,装修公司的老板出现了。于是,沈巍立即上门,把老板和陈女士一起请到了“理法官工作室”。经过法官和调解员的背靠背调解,最终,双方同意解除装修合同,对已完成的施工量进行估价,装修公司立即退还超出估价部分的款项。
“就在近期,‘理法官工作室’升级成‘理法官e站’了。”沈巍向采访团介绍,就是利用智能化设施实现了法官线下定期驻点与线上“巡诊”相结合,通过一屏一线开展在线诉讼指导、法律咨询、司法确认,为片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司法服务。
自“理法官工作室”运行以来,共实地驻点2760余次,排摸纠纷800余件,指导调解680余次,成功预防500余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平时我们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请教,‘理法官’下沉社区,参与化解纠纷更有威信,更让群众信服。”三合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片长王建平说,安置小区的新问题新矛盾较多,“理法官工作室”的建立为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强大支撑。
今年吴兴法院又进一步延伸,实行院领导定点联系乡镇街道,组织“理法官”直接对接村社,实行“一村一法官(法治副书记)”,开展支部共建。截至目前,法治副书记已入村走访268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2%。
“这是真正的下沉基层,而且线下线上结合,很实在很管用。”采访团记者纷纷点赞。
法庭入驻矛调中心“太方便太贴心”
“哦,法庭设在矛调中心,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无缝对接打官司,真正只需要跑一地。”走进吴兴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当看到一门之隔就有一个法庭,采访团记者们不禁直呼“太方便太贴心了”。
将人民法庭成建制入驻县(区)矛调中心,这是吴兴法院的首创。据吴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静介绍,2020年6月,吴兴法院在将诉讼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矛调中心的基础上,将增设的常溪人民法庭整体入驻矛调中心,通过创新机制、分层过滤、闭环解纷,打造“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推动了信访数量、矛盾纠纷数量、诉讼数量“三下降”,同时发布了《人民法庭整体入驻矛调中心的规范化指引》,为兄弟法院提供参考,贡献人民法庭入驻矛调中心的解纷经验。
物理空间上集聚,服务功能上优化。常溪人民法庭入驻矛调中心后,促成了“全方位”调解工作格局的形成,构建起“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功能布局,形成纠纷化解闭环,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法庭入驻矛调中心,这一模式在吴兴区织里镇也同样成功运行,让织里百姓实现了“进一扇门、解千百难”。
因为遭遇交通事故,织里镇的邓先生近日找到了矛调中心,要求负事故全责的对方及保险公司承担3000元租车费用。进了矛调中心后,他的案子最先由人民调解员组织调解,因双方无法就费用达成一致,调解无果。于是案子马上流转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予以立案,随后,案件分到了驻矛调中心法庭的孙法官手上。因双方都在场且同意当日审理,法庭当日便作出判决,判定被告赔偿原告邓先生替代性交通工具费用750元。“很方便,跑一个地方就解决了。”拿到判决书,邓先生满意地说。
常溪法庭入驻矛调中心至今,收案2441件,结案2235件,判决265件,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达95.3%,自动履行率达96.2%。
与此同时,法庭还发挥了源头解纷“指导员”和风险预警“研判家”的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集中研判、及时预警,并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涉诉信访等群体性纠纷。”庭长金建平介绍,1年来,法庭协同矛调中心的其他部门化解信访纠纷30余起,参与妥善处置了多起涉案人员较多的矛盾纠纷。
锦旗背后的调解故事听不够
循循善诱法情理结合,换位思考全身心帮助;有温度的法律,有尺度的调解,有风度的长者;用最短的专业时间解最难的百姓心结……在吴兴区矛调中心的公证调解室里,墙上层层叠叠挂着的锦旗甚为壮观,立刻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注意。
“给我们讲讲锦旗背后的故事”,记者们一拥而上,将公证调解室的主力调解员费桔章团团围住。
这间“战绩辉煌”的公证调解室成立于2019年3月,由吴兴法院和南太湖公证处联合设立,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执业公证员担任调解员。教过十几年书又担任过湖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和市公证处负责人的费桔章,是这间调解室的灵魂人物。
2020年5月,公证调解室随常溪法庭一同入驻,无缝对接矛调中心,至今已调处各类民商事案件878件,调处成功796件,其中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09件,为企业、单位和公民挽回经济损失5618.5万元,平均每案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时间约4个月,收到当事人感谢锦旗43面。
“那我说说最近刚调的一起纠纷”,费桔章张口就来。这是一起涉及赣、湖、沪、杭四地的购房纠纷。江西市民黄某夫妇经一中介公司介绍买了湖州一处房产,后来却发现比购房合同约定多付了1笔10万元的中介费用,且收款单位署名并不是房产公司,而是上海某房产中介公司。黄某夫妇认为不合理,与中介公司协商无果后解除了购房合同,但中介费却迟迟没退到手。于是,夫妇二人起诉到常溪法庭。鉴于案情简单,此案没有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是先分流到了公证调解室,由调解室先组织调解。
费桔章考虑到当事各方身处不同城市,联系当事人到调解室调解不大方便,于是通过线上方式对各方当事人详细了解情况,结果发现那家上海中介公司的经办人早已离职,但这笔中介费仍留在公司账上,中介公司也并无拒绝退还的故意。误会消除后,费桔章联系上了中介公司负责人说明了案情,公司负责人调查核实后,当即委托公司法务向黄某夫妇转账退还了全额中介费。由此,黄某夫妇取回起诉材料,纠纷圆满了结。
类似的调解故事,每天都在公证调解室发生,在费桔章看来稀松平常,但就像一面锦旗上所说,很多当事人却在这里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调解的尺度以及长者的风度。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5万获赞 137.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