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需要我们报答的人,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
我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读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村晖”的诗句。
父母为了孩子们乐此不彼地忙碌着,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奔波和拼命。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父母恩情大过天,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来孝顺父母。
曾经因“背起爸爸上学”而感动中国的李勇,使无数中国人流下了热泪,21年过去了,如今李勇的生活如何?
李勇出生在甘肃省宁县瓦斜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当时那个落后的年代,村里都求多子多福,因此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男丁更是不可或缺的人口。
李勇一家人的日子虽说算不上大富大贵,倒也靠着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
他出生的那一年,已经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
此时父亲已经年逾五十,母亲也算四十七岁的高龄了。
对于这样一个老来得子,一家人自然非常喜爱。
但是现实生活却并非如大家意料中的那般顺意。
除了李勇之外,家中另外还有四个兄弟姐妹,再加上爷爷奶奶,家里一共九个人口。
一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靠着父母亲务农的那点微薄收入,才得以勉强维持生计。
甘肃省地形复杂,处于我国陆地版图几何的中心地带,常年气候干旱,这便直接导致地里的收成不好。
李勇的诞生,一方面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另一方面对于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自从家里添多一个人口,一家人也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吃土豆和地瓜充饥是常态,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白米饭,更别提吃肉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李勇六岁那年,父亲由于积劳成疾,突然毫无预兆地病倒了,就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此时家里失去了一个顶梁柱不说,一家人为了父亲还得劳心劳力,家庭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那个时候,李勇的大姐早已出嫁成家,二姐和三姐还在外头读书,周末的时候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母亲需要外出谋生计,照顾父亲的担子只得落在了李勇身上。
六岁那年,李勇年纪尚小,但却非常懂事。
每天一大早起来,他都要先给父亲煎药端药,还要给父亲换屎换尿,再准备好两人的午饭。
一系列的家务活干完,总算把父亲安顿好了,他才开始去学校。
中午放学的下课铃一响,李勇又一路小跑着赶回家里去。
李勇的母亲在当地的一家小工厂里谋了份差事,家里的日子虽说过得紧巴巴的,但也还算凑合,李勇也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比起同龄的小孩子来看,李勇在这些人当中更显得多了一份成熟稳重。
他说,“我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把父亲照顾好,也要把书读好。生活很苦,但我们也要学会成长。”
如此稚嫩的肩膀,就这样独自负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
李勇整个童年时期,除了读书上课以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父亲身旁和干不完的农活中度过的。
砍柴烧炕、割草喂猪、烧火做饭,这些大大小小的家务事构成了他每天的家庭日常。
即便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李勇却一直保持着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
在母亲眼中,“李勇这孩子打小就非常聪明。”
从小学开始,李勇的成绩在班上便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时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也经常帮同学们解答功课。
他心中的梦想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好好读书,长大了以后当个医生,这样就能让父亲好起来。
或许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打击早已让他蜕变得格外坚韧。
小学毕业那年,李勇以全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考进了宁县瓦斜初中部。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李勇读书读得比以前更加拼命了。
作为一个小山沟里出来的穷孩子,李勇的学习成绩虽说不错,但基础终究是比这县里的孩子们差了一大截。
为了追赶进度,他甚至缩短了自己的睡眠时间,最辛苦的时候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据他后来回忆,
“刚来到这里读初中的时候,班上同学的基础都比我好。英语老师讲课的时候大家都能跟得上,但是我连26个字母都认不完全,甚至很多发音也不会。没办法,在我们乡下出来的学生,是从来都没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些的,所以那时候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他们的进度,那时候常常晚上都还打着手电筒在读书。”
不得不说,李勇这孩子先天还是挺聪明的。
教过李勇的老师也说过,“这孩子基础较差,水平也只能算个中等,但是他勤奋好学,生性聪明,很多重点难点说个一两遍也一点就透,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烈,所以我们都能看到这几个月以来,他的进步速度非常快。”
苦心人,天不负,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早已懂得自己的现实生活究竟有多么艰难。
慢慢的,李勇的理科天分逐渐显现出来。
班上每一次数学成绩的排名,毫无疑问李勇都是在榜首的。
除此之外,李勇还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不辱使命,摘得桂冠。
获此殊荣,李勇成功得到了庆阳师范的保送机会。
寒门出贵子。
李勇获奖的消息传遍了他所在的学校和整个村子,所有的老师和亲友们都沸腾了。
他们不但为李勇获得冠军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这个孩子感到骄傲和幸运。
去庆阳师范实习,这个机会多么来之不易。
李勇的努力和刻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就在众人欢呼鼓舞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却如惊雷般再次将李勇打击得支离破碎——母亲因突发脑溢血而永远离开了人世。
“当时觉得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生活好似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兴高采烈地给了我希望,然后突然又让我感到绝望,那时候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一下子被抽干了。”
自从父亲瘫痪以后,母亲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全都依赖着母亲。
当时李勇刚刚得到报送庆阳师范的名额,这件事情本该是欣喜的。
然而母亲死亡的消息,对李勇来说无异于剥皮抽筋,痛彻心扉。
家庭贫困,亲人离去,家中老的老,小的小,一个家庭仿佛正处于暴风雨的中心,摇摇欲坠。
母亲去世的意外打乱了李勇原本的生活计划。
李勇的学习成绩优秀,按照他当时的想法,他是完全能上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的,也能实现自己将来当医生的那个梦想。
但是读高中的学费并不便宜,按照家里的那个经济条件,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家里也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的。
那段时间,对于像李勇这样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考中专教师是一项非常流行且实惠的做法。
一方面来说,老师教书育人,本就是一份体面且正经的工作,无疑是很多人的理想选择。
再者,中专教育的读书年限比正常高中的时间要短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便节省了读书费和生活费,且国家还会安排工作,无疑两全其美。
就李勇当时的成绩和表现来说,是多个中专师范学校眼中的香饽饽。
对于李勇来说,除了有些无奈之外,这个选择也是甚合心意。
原本想着读完中师以后便能早点出去挣钱养家了,孰料这样飞来横祸,他的这项计划只能被迫中断。
母亲离开以后,李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除了料理父亲的日常生活以外,他还得兼顾学业,还要想办法打工去挣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这意味着在父亲和学业之间,他必须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而如何平衡这二者,对他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当时也是没有办法了。如果我不读书,没有知识,以后就没办法找工作,那我也没有能力来养活父亲。如果我选择去外地读书了,那我的父亲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可能除了我之外就再也没人能够管他了,我不可能放着他一个人在家不管。”
经过几番深思熟虑之后,李勇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带着父亲一起去上学。
“那时候和父亲商量了好久,才终于让他点头同意让我带着他一起去读书。他说让我放他一个人在家,还叫我不用管他,因为他怕自己成为我的拖累,让我变成大家的笑话。我告诉他,只要还有我在一天,不管我去哪里,我都会带着他一起去哪里。”
就这样,李勇带着父亲离开了老家,背起瘫痪的父亲,在庆阳师范学校附近找了间便宜的小房子住了下来。
新生开学那天,李勇也带着父亲一起去上学报到了。
他的决定,既没有抛下父亲,也舍不得放弃学业。
这样的一份心性和选择,实在是常人难有。
有李勇在的时候,校园里都能看到他用架子车拉着父亲奔波的身影。
这个场景看起来和美丽的校园似乎格格不入,但他却从未理会过周围同学异样的目光。
父子两就一直这样相依为命,李勇一边读书打工,一边还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尽管生活充满了心酸与无奈,但父亲陪伴在身旁,终究是让他感到安心无虞。
“有父亲在的地方才有家,日子难我不怕,只要我们努力生活,苦日子终究都会过去的。”
李勇“背父求学”的事迹在当地传开了。
校方领导找到他,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以后,不但给李勇减免了全部的学费,还给他申请了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活动。
每每回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李勇的眼中依然热泪盈眶。
“那段时间真的实在是太难了,都忘了自己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好在当初我的学校和老师同学们都一直在帮助我,他们从来都没有看不起我,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我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陪伴,让我一直走到了今天。除此之外,还有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热心人士。”
李勇和他父亲的故事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不少媒体也对他进行了采访。
“背起爸爸上学”的故事,感染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不少人因此潸然泪下。
李勇自强不息的精神,对父亲始终如一的孝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都令众人对他深深折服。
社会上不少热心人士也纷纷自发地给他筹集了爱心款项,一共给他募集了近六万元的善款。
这笔钱使李勇和他父亲的生活情况大有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在不久之后,还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去世了。
李勇便将剩下的钱重新捐给了当地的一所学校,他说,“要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便是根据李勇和他父亲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这部电影上映初期,可谓赚足了不少国人的泪水。
从庆阳师范毕业以后,李勇又被保送到了西北师范大学,之后一路前进,拿到了博士学位。
如今他又重新回到西北师范大学的母校,站上了三尺讲台,自己也成为了这里的一名老师。
在李勇眼中,教师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为人们解答疑惑,为祖国培养花朵,成为教师是他后来的理想,也成了他以后为之奋斗一生的努力和职业。
“小时候,我想成为一名医生为我的父亲治病,现在我却觉得教书育人才是我最终的归宿。在这个岗位上,我才能帮助更多的人们,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我们的人生才算是完美。”
李勇当下是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位副教授,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
在他带领下的班级和学生,考研率一直以来都是同校中最高的。
除了自己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工作以外,李勇还非常热心社会上的公益事业。
他说,“我一直都没有忘记社会各界曾经对我和我父亲的帮助,如今我也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情。”
他听说山区里面还有许多贫困学生连读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便四处奔走,募集款项为这群贫困学子成立了教育基金,还为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了奖学金和生活补贴。
除此之外,只要一有空闲,李勇便带着学生和家人一起去福利院或者山区里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不但捐书捐款,还给山里的贫困学生们做支教,并教他们“学会感恩”。
最令人欣慰的是李勇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不但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还实现了“人父”的角色转变。
“现在我最大的任务是除了教好学生以外,还要学会如何教好我的孩子。我会给他讲爸爸以前的故事,给他讲社会上善良的人和事,让他以后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李勇看来,他这一生也算得上是莘莘学子的榜样了。
“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希望我的故事能感染更多的学生,成为他们的精神榜样。学会读书、学会做人,这样我们才能算得上德才兼备。”
知识改变命运,李勇的一生莫不是如此。
作为一个山沟里的穷苦人家,靠着自己一身的韧劲才获得今日这般的成就,他其实是幸运的宠儿,却也是他自己人生的书写者。
当年李勇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以后,曾有不少企业和公司以丰厚的报酬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母校,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李勇的成长经历,对他而言也更适合在校园里面教书育人。
李勇读书的经历,看起来是很普通的,然而他“背起爸爸上学”的事迹,却更值得发人深思。
试想如果当时李勇抛下父亲独自去上学了,他是否真的能心安理得完成自己的学业?
在自己的亲人和未来面前,他首先想到的是生他养他的父亲,而非那些所谓的学业和未来。
李勇身上背起的,不单单是他的父亲,更是他的责任,他的未来,还有他那颗心怀感恩的心。
不得不说,李勇是一个有勇有谋、深明大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