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知|今日有哪些科技话题?

1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5次飞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

中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

▲ 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6月20日从中国石油集团获悉,中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获得重大勘探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庆城油田,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

中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庆城油田地表被厚层黄土覆盖,沟壑纵横,勘探、钻井及压裂改造难度很大。经过我国页岩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目前庆城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0.52亿吨。

——新华网

3

半导体材料硫化铂光电特性研究获新突破

▲ 少层硫化铂材料的结构及光电特性示意图。(图片来源: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6月20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获悉,该学院杨鹏、万艳芬团队经过持续研发,解决了类石墨烯材料大面积均匀少层硫化铂的合成及其结构和物理性能的一系列问题,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器件开发提供支持,同时给行将终结的摩尔定律注入新的希望,提供极具潜力的半导体材料。

“微电子技术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信息产业基础的半导体材料是微电子、光电子及太阳能等工业的基石,对我国的工业、信息及国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副教授杨鹏介绍,石墨烯作为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备化学、光、电、机械等一系列优良的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石墨烯存在零带隙、光吸收率低等缺点,限制其更广泛地应用。与此同时,类石墨烯材料应运而生。作为类石墨烯材料的典型代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不仅具备类似石墨烯的范德华力结合的层状结构,还拥有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能,可更好地弥补石墨烯的缺点,大大拓宽了半导体材料的实际应用范围。

——中国科技网

4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6月20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微纳机电系统实验室段学欣教授课题组研发了一款带集成传感器的智能口罩,可以直接检测人体呼出气是否含有病毒病原体。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上。

该智能口罩的传感器由排列精密的纳米线阵列构成,纳米线的线宽和间距与病毒颗粒物的尺寸相匹配,纳米线阵列就像一张“网”,可以精准捕获呼出气中的病毒颗粒。

——《科技日报》

5

石墨烯探测器五分钟检出新冠病毒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 Nano》杂志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员成功地使用石墨烯在实验室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可能是冠状病毒检测领域的一个突破,有望快速检测出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石墨烯是迄今已知最坚固、最纤薄的材料。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厚度仅有邮票1/1000的石墨烯薄片与一种抗体结合起来,这种抗体被设计成靶向冠状病毒上的刺突蛋白。然后,他们测量了这些石墨烯薄片在接触人工唾液内新冠病毒阳性和阴性样品时的原子级振动。此外,他们也测量了这些薄片在其他冠状病毒——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时的情况。

——《科技日报》

6

新半导体技术降低车用锂电池起火风险

尽管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仍然令人担忧,其树枝状晶体具有多个分支,会导致电动汽车电池起火。据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物官网近日消息,韩国研究人员已经使用半导体技术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由储能研究中心李仲基(音译)博士领导的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通过在锂电极表面形成保护性半导体钝化层,成功抑制了树枝状晶体的生长。

当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离子被输送到阳极,并以锂金属的形式沉积在表面,形成树状结构。这些锂枝晶导致了不可控的体积波动,并导致固体电极与液体电解质之间发生反应,从而引起火灾。

——新华网

原标题:《科学新知|今日有哪些科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