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走入近代化的过程中,俄罗斯帝国的开国之君彼得大帝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
而彼得大帝其人本身也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君主,上期内容我们讲了彼得大帝早年的传奇人生,而彼得大帝青史留名的不仅仅是他的名人轶事,更多是他人生挑战赛后半场和加时赛,也就是彼得大帝的近代化改革
改革
1697年,彼得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本人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1698年夏,彼得从维也纳回国,全面推行欧化改革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此时欧洲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甚至迈入工业化时代,比如英国,但是当时的俄罗斯还只是最传统的农奴制和简单的家庭手工业,因此要发展近现代工业,就必须先经过工场手工业,一步步发展古老衰朽的俄国工业)
同时振兴国内外贸易(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想要成为列强就必须有强大的商业做支撑,像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本质上是商业帝国,更准确一点是“靠掠夺强取再加工倾销并垄断的商业帝国”),凿运河,开商埠,扩大出口(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出海口,因此在18、19世纪海上贸易天下的时代,俄罗斯人迫切需要一条商道),为俄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政治方面:取消领主杜马(是古罗斯和俄国封建主的最高级会议),废除了大教长(一定程度上有了民族国家意识,削弱宗教权力,便于中央政府的集权),设立枢密院,打击保守势力,甚至不惜处死皇太子(彼得的改革过于激进,过于彻底,许多保守势力和中间势力都无法接受,连彼得皇太子都反对他父皇),加强以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社会文化方面:建学校,办报纸,剃胡须、剪长服,革除陈规陋习(这点跟咱中国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有点像,当然也跟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举措很像,因为本质上就是西化、欧化,当然从辩证角度来看一昧的西化不是好事,你西化到最后为啥不让西方国家统治你?你西化了,但是国家就“和平演变”了,国之不存,家之必亡,因此即使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经验,也要坚定不移地走本国特色道路),
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主张唯才是举(此前的俄罗斯选拔制度基本就是个摆设,所有王公大臣基本上靠家庭背景关系的世袭,哪怕是军队的高级军官,能力也不是最重要的考察因素,彼得大帝之前的俄罗斯基本上就是“贵族政治”,因此我们看俄国早期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有贵族关系的,因为普通老百姓过的是农奴制度,自身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认字了)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统一编制(这点我们觉得匪夷所思,征兵啊、统一编制啊,我们看来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为啥到了18、19世纪俄罗斯才实行?实际上还是俄罗斯的农奴制度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农奴制框住了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军队中建立由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组成的正规陆军,并扩建海军舰队(俄罗斯此前并没有海军,俄罗斯海军是彼得大帝一手创建起来的,而且彼得特别重视和喜爱海军,不知道是不是在做船厂“学徒工”时候爱上的【滑稽】)。
改革背景
在彼得归国后全面改革的同时,发动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前文讲过,俄罗斯人心中迫切需要一个稳固的出海口)。这场战争主要为对付称雄波罗的海的北欧强国瑞典,当时瑞典在诸多北欧国家当中堪称翘楚,在整个欧洲那也是“小霸王”,于是俄国先后同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建立北方同盟。
1700年初,北方战争爆发,8月对瑞典开战。经过一系列战争,最终1714年8月,彼得亲率俄国舰队前卫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瑞典舰队,取得海军建立以来第一次胜利,彼得自任海军中将。
北方战争
彼得亲率部队接受凯旋,像个士官长一样。他经常以自己的最高军衔——海军中将而非沙皇自居,可见彼得也是个“军事发烧友”。并且彼得大帝非常注重海军的发展,他曾经说过:“如果世界上一个君主,他只有陆军他就只有一只手,如果加上海军,他就是双臂齐全。”迎战强敌瑞典就是为了扩展俄罗斯海权,
圣彼得堡
在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期间,国内改革未曾停止,甚至伴随军事的改变,一些改革还逐步加深。1703年起,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大兴土木,亲自监工并设计圣彼得堡(看来彼得的建筑天赋也被开发了),最终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
功成名就
在彼得改革过程中,他手段强硬,甚至不惜使用野蛮来消除野蛮,落下了不少诟病之处,但是这些反对声音在他取得北方战争的胜利后就短暂消失了。
北方战争结果
北方战争以瑞典失败而告终,瑞典失去了从17世纪以来得到的海外领地,沦为欧洲的三流小国,失去了欧洲大国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战胜方的俄罗斯,在胜利之后,一跃成为了东欧最强大的国家。彼得本人更是在1721年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从此俄罗斯升级成俄罗斯帝国(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列宁时期的二月革命)
彼得大帝本人更是在后世取得了不俗的评价:
俄国贵族革命家拉季谢夫称:彼得是名副其实地堪称为大帝的非凡男子汉。彼得确认的不是“个人自由”,而是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农民所处的彻底的农奴地位
俄国哲学家恰达耶夫称:彼得的改革清除了俄国变为瑞典的一个州的危险性。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称:彼得大帝不仅是俄国历史上、而且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是召唤我们走向生活,在巨大的、但陷于沉睡中的古老俄罗斯的身体中注入生气勃勃的精神的上帝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称:彼得大帝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俄罗斯人应当是彼得大帝那样的爱国主义者。
德国思想家马克思称: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用野蛮制服了野蛮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口中的:“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其实也是彼得大帝改革的真实反映: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的改革总的来说是带领俄罗斯迅速进入近代工业化,但是这个迅速太快了,彼得本人也才五十多岁,从他进行改革到去世往多了算它个四十年(事实上远远不到),短短四十年的时间,俄罗斯怎么能一下子从野蛮落后的封建社会跨进近现代工业化的文明社会呢?
于是彼得大帝依靠“野蛮”,用铁血手腕推动改革,用彼得的野蛮来制服俄罗斯的野蛮,带领俄罗斯进入文明的近代社会。那么这个铁血手腕有多铁血呢?
彼得大帝训诫皇太子
前文讲过,彼得大帝为了推行改革,拔掉改革道路上保守势力的钉子,基本上就是“砍砍砍、杀杀杀”,甚至不惜拿自己所喜欢的儿子、自己未来的继承人、皇太子进行开刀(因为皇太子认为他父皇完全背叛了俄罗斯人,俄罗斯的传统啊,自己民族的东西啊,当然跟彼得改革太过激进也有关系)
在皇太子行刑那一天,彼得大帝亲自监斩(有种说法是彼得大帝亲自挥刀砍死皇太子之类的)。而引颈受戮的皇太子临死前非但没有后悔或者悔恨,反而慷慨赴死,至死都认为自己的主张是对的,是为了维护俄罗斯这个民族的传统而死。而彼得大帝自然也认为自己的能使国富民强的西化改革是对的,于是感情深厚的父子俩就在这样的互相不理解当中结束父子情。
彼得大帝
连皇太子都是这样的想法,可见当时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是多么激进。同时连未来帝国继承人都能开刀,也可见彼得大帝的铁血手腕,也就是以野蛮来压制俄罗斯的野蛮愚昧。
小结
因此,彼得大帝的改革是野蛮的,他在改革的路上“遇神杀神、遇鬼除鬼”,改革的道路由累累的骸骨和奔腾的血河构成。
彼得大帝的改革也是先进文明的,他的改革直接将腐朽落后的俄国拉进了近现代(这里就得点名批评晚清统治者,但凡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出现像彼得这样人物带领中国进入近代化,近代史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各种被欺负、各种丧权辱国还会发生吗?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彼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少年登基,智勇双全,雄才大略,最后彼得死在了52岁的年纪
1724年的一个秋日,彼得一世在芬兰湾看见一只在沙洲上搁浅的船,几个士兵有被淹死的危险,他奋不顾身跳进冰水中去救他们。彼得因此受了风寒,入冬以后病情严重起来。但他仍坚持工作,派白令去堪察加探险的命令正是他在这个时候起草并颁布的(后来连接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水域被命名为白令海峡)。
1725年2月8日,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驾崩,享年52岁。
举报/反馈

加大号的DK

2.5万获赞 1万粉丝
以业余爱好者的视角去进行科普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