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使用
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
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朋友圈”
也已成为大家分享生活、
开展工作及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如今,
出于诸多原因,
年轻人选择对父母等长辈
长期或短暂屏蔽自己的朋友圈
使其不可见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为何对父母屏蔽自己的“朋友圈”?
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现 象】
对父母屏蔽自己朋友圈
为了不再因吃受唠叨
说起自己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原因,5月6日上午,家住省会泰华街附近,今年37岁的市民李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怕父母老唠叨。”
李女士曾经在一家大型医药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多年,面对着枯燥而繁琐的工作,承受着日渐加大的工作压力,李女士显得越来越压抑。为了减压并缓解自己紧张而压抑的心境,她隔三差五地就会和闺蜜或者朋友在工作之余聚餐,还经常在朋友圈晒图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点滴。久而久之,李女士身材发福得愈发明显。此时,她的母亲赵女士焦急地拿着手机翻看着她的朋友圈开始了苦口婆心地教育:“老是晒美食,总是和朋友聚餐,你看看你胖了多少,能不能少吃点,多注意自己的身材。”为此事没少唠叨的赵女士,换来的是女儿的果断屏蔽。
“当时屏蔽就是嫌我妈老叨叨,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为了让我有个好身材好身体,可是也应该换个方式啊,老是拿着朋友圈说事,我心里有些别扭。”李女士直言,她早已结婚生子多年,对于体重没了什么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个吃货。“当然,我也会听取妈妈的建议,以后尽量多注意健康饮食,朋友圈就先屏蔽着吧,以防再被唠叨觉得麻烦。”
不愿父母看到工作艰辛
不愿被催婚就暂时屏蔽
关于朋友圈屏蔽父母的问题,在中华北大街附近居住的30岁的张先生回忆了其亲身经历。
曾经在重庆市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多年的张先生说,一人在外的艰难打拼可想而知,所以起初,他将工作的进展及不易发朋友圈时,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收到了众多好友的点赞和鼓励。随后的几年,在石家庄的父母常常因担心而催其尽快回省会工作生活,他一时因父母催得紧就暂时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让他们不可见。“从那以后,对于工作和生活我就向他们报喜不报忧。”
两年前,在重庆市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张先生,最终还是因工作不顺等诸多原因返回到了石家庄发展。见儿终返家乡,焦急的父母又为其终身大事操碎了心。此时,本已放开自己的朋友圈让父母可见的张先生,因其参加朋友饭局而发的“可疑”朋友圈被父母追问着“女友”情况。“那就是我哥们的一位女同学而已,哪是什么女友啊!我先把工作做好,再考虑下找女朋友的事情。”于是,为了避免猜疑和催婚,显得有些无奈的张先生又开始让自己的朋友圈对父母不可见。
屏蔽是为了减少争执
父女情没有丝毫影响
“我曾经在和小侄女玩耍时,将两片海苔放在了其眉毛上‘化妆’,我俩开心极了,还发了朋友圈晒欢乐,不成想立即引起了我爸的不满,我爸从朋友圈看到后,立马打电话过来劈头盖脸一顿训。后来,我寻思着,可能是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不同吧,此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也就开始屏蔽他了。”5月6日下午,40岁的徐女士介绍,虽屏蔽了朋友圈,但俩人一点芥蒂也没有,有啥事经常微信或电话沟通,父女深情没有丝毫影响。
【调 查】
15位受访市民中,
7位表示会适时屏蔽
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等长辈已不是什么秘密。腾讯新闻2018年公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里面提到,52%的子女曾经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没有添加过父母为好友。那么,在省会,年轻人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的情况如何呢?5月6日、5月7日,记者采取街头拦截、电话及微信采访方式,随机对15位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之间,不同职业的市民进行了调查。其中,7位市民表示不会屏蔽父母等长辈的朋友圈,7位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屏蔽,1位认为屏蔽与否无所谓。
“刚屏蔽时,我爸妈看不到朋友圈就开始问我,见状,我干脆在好友里面把他们进行了分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20多岁的小徐说,直接一味地屏蔽父母太粗暴,用分组方式让他们可以看到,子女愿意给他们看到的部分朋友圈。小徐的做法代表了不少年轻人,调查中,有3位市民采用了相同的办法。然而,对于父母来讲,有限的屏蔽也是屏蔽,本质没有改变。
【声 音】
父亲:
子女一“屏”了之,
家长过多干涉陷深渊
在长安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员——40多岁的刘先生称,作为父亲,其上高二的儿子也曾因和同学在假日玩耍等原因,为了方便晒朋友圈而屏蔽过他。当时他有些不悦,后来在老师的开导下,也渐渐理解了儿子学习压力大的不易,儿子试着放松下晒下朋友圈也未尝不可,刘先生也开始了适应被屏蔽的时光。
如今,刘先生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部分子女太少与父母沟通和分享生活,父母会格外关注子女朋友圈展现的碎片化信息。这样的方式虽有些不可取,但朋友圈一味屏蔽父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联系。子女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会长伴其生活,自己也应该适时地回应这份关怀;父母也要知道子女在成长,会走远,手要适时地放开。子女粗暴地一“屏”了之,父母过多地干涉生活,都会让彼此纠缠在代际沟通的深渊。
大学生:
屏蔽父母防止误解,
也是有些笨拙的爱
5月7日上午,河北师范大学大三的小王说,由于在年龄、阅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父母与孩子就不可避免地处在了不同频率当中。父母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朋友圈内容有所误解,子女在发送朋友圈时选择屏蔽父母,恰恰可以减少类似误会,展示出更为优秀的自己,也是为了不让父母过度地担心,体现的或许是子女有些笨拙的爱。对于如此声音,河北科技大学大四的小孙也表达了相同看法。
【对 策】
心理老师:
屏蔽了朋友圈也屏蔽不了亲情,
还应勤沟通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石家庄市第三中学的党梅昱老师表示,朋友圈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三观都在变化,所谓的代沟也就显现了出来。
年轻人屏蔽父母,有不愿父母担心等诸多原因,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圈,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利用朋友圈来发泄、吐槽,来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但“报喜不报忧”的初衷,迫使他们有选择性的屏蔽父母。
父母努力捕捉子女的动态,希望通过朋友圈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子女近况,这何尝不是父母对子女爱的表现呢。尤其是对于异地求学或工作的子女更甚。对子女状况的不确定,更使得他们敏感、多疑,有时变得有些捕风捉影,这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另一种诠释。
作为子女,勤与父母沟通,多聊一聊自己的工作、情感、生活,适当透露一下自己能解决的难处,增强父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理解父母的做法;作为父母,无需太过在意自己是否被屏蔽,因为即使屏蔽了朋友圈也屏蔽不了浓浓的亲情。应给年轻人一些独立的空间和成长的机会,同时多发掘自己的爱好,将一部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开来。
其实,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不能只是通过朋友圈,而应该是久别时的一通电话,假日里的回家探望,或者遇到困难及挫折时说的一句“爸妈别担心,我一定可以”……
文/图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琛敏
来源: 燕赵晚报
本文来源:光明网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4万获赞 137.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