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曾中生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蜀汉大将姜维的评价,自古以来能文能武的大将不多。但在红军时期有这么一位军长,文能撰写《游击战争要诀》《与川军作战要点》等书,武能打破多次敌军的“围剿”活动,他便是曾中生。
受张国焘忌惮,成为徐向前的“老领导”
军事学界中许多学者都认为:“曾若不死,以他的杰出才能,必能独当一面,成为开国元帅中的前几位。”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都一直将他视为“老领导”,在《历史的回顾》中,徐向前对曾中生有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
图 徐向前
1925年,二十五岁的曾中生成为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比徐向前晚了三届。同年,他参加了中共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当时文笔不错的曾中生被任用为会刊的撰稿人之一。
据说,当年曾中生还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经常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听毛主席的军事课程,在党的引荐下,两个湖南老乡很快成为挚友。
黄埔军校毕业以后,曾中生开始随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北伐参战。“四一二”事变时期过后,曾中生赴苏联莫斯科学习。
1928年,曾中生参加了当时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回国后,他开始为中国共产党工作,任职军事部参谋科科长。此后的几年,曾中生一直在为革命斗争奉献自己的青春,开始接触游击战问题。
1930年,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围剿”,恰逢曾中生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职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因为不知道敌人的围剿计划,红军的第一主力并不在皖西,于是出现了仓促应战的局面。
曾中生当即组办了临时军委,将鄂豫边的几个特务队与教导队组成三路指挥部,与红军第1军及第15军配合开展游击战,将敌军进行分散清剿。在曾中生的指挥下,东线皖西地区的此次反围剿斗争取得了连续作战胜利,共击溃国民党军三个团。
曾中生的游击战策略让原本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处处受制,进展异常缓慢,最后不得不改变策略转为守势。1931年1月3日,红1军在皖西地区商城歼灭敌军主力团,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
对此,1984年徐向前在《诱敌深入,飘忽制敌》中写到:“假如不是曾中生同志及时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支撑局面,该情形还要严重得多。”
1931年4月,国民党军为了拿下鄂豫皖根据地,集中了整整十一个师的军力,发起第二次围剿。曾中生继续领导当地军民进行反围剿,仅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国民党军对当地的第二次围剿粉碎。
而曾中生优异的表现,却令他的处境变得危险了起来。
此时,正逢张国焘被调往鄂豫皖苏区担任中央分局书记,他对当时在红四军及鄂豫皖苏区名望很高的曾中生十分地嫉妒和忌惮,意图打压曾中生在军中的威望,于是便将其调任红四军政治委员。在机缘巧合下曾中生成为当时红四军军长徐向前的“老领导”。
图 徐向前
成就被张国焘抹掉,降职为黄安独立师师长
当时,鄂豫皖正处于向外进攻的最好时机,曾中生与徐向前等建议南下英山,主动出击,恢复原红15军的活动根据地。然而,张国焘却对此建议予以否决。
但大多数同志认为,根据地内粮食供应已经相当匮乏,所以大都支持曾中生与徐向前二人的主动进攻,张国焘这才同意部队南下。
原本按照曾中生等人的计划,红四军在拿下英山县城后应当南下出蕲、黄、广等地,但张国焘却主张出潜山、太湖,进攻安庆,威胁南京。曾中生等人在拿下英山以后,对两条行路方向进行了比较,认为张国焘的东行路线不但路途遥远还将面对至少两个旅的敌军,而南下的路线不但路途相对较近还拥有群众基础。
于是,曾中生等人一面向分局报告,一面举兵向南出发,一个月内拿下了广济、罗田、黄梅、浠水四个地方,歼灭七个团,有力地配合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图 张国焘
然而,尽管红四军南下进攻取得了胜利,张国焘却耿耿于怀曾中生等人的自作主张,对其怀恨在心,开始以中央分局的名义指责曾中生等人违抗分局命令,命令红四军立即北上根据地。
曾中生等人收到命令后便开始北撤,在到达鸡鸣河时,众人就张国焘的信开了一个活动分子会议,会后曾中生等人决定向中央写信。张国焘在得知曾中生召开会议后,也当即向中央写了报告。张国焘在报告中反诬曾中生与中央分局是“原则上、路线上的分歧”。
图 张国焘
11月3日,鄂豫皖分局收到中央的复信,信中只是对张国焘作出了委婉的批评,却对红四军大加讨伐。借中央复信的时机,张国焘开始了一场剪除异己的“大肃反”,曾中生的成就被张国焘用三言两语抹掉,违背命令的错误被过分放大,他对曾中生冠以莫须有的罪行上报给中央,令中央分局决定撤销其军政委职务。
与此同时,陈昌浩奉张国焘之命接任红四军政委之职。陈昌浩赶往红四军军部当晚便以“反革命”的罪名,下令抓捕许继慎、周维炯、何柏元、潘皈佛、丁超等人。
图 陈昌浩
许继慎是北伐战争时期叶挺独立团的营长、团参谋长,战功赫赫。在1930年到鄂豫皖根据地后,任红一军军长。鸡鸣河会议时,许继慎执言激烈,令张国焘对此十分记恨,将其视为仅次于曾中生之后的第二位整肃人员。周维炯此人也是因为在鸡鸣河会议上主张支持曾中生,张国焘便将其视为异己。
许继慎等人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并被诬蔑南下的意图是投靠蒋介石,而曾中生更是整个事件的“包庇者”。
这场肃反经过了整整三个月,两千五百多名红军指挥员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杀害。许继慎在严刑拷打后被下令秘密勒死在保卫局的平房里,曾中生被中央调离部队进行“考察”降职为黄安独立师师长,否则也难逃一劫。
开始漫长的囚徒生涯,被秘密杀害
1932年,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作战指挥方针,鄂豫皖根据地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失败,被迫退出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外线。
转移过程中,张国焘以保密为由,并没有与任何指挥员进行研究商讨,整支队伍跟着他盲目流动。张国焘的做法当即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决定向中央反映情况。
曾中生认为中央离根据地较远,同时很难判断中央会如何处理。因此,曾中生主张写一份材料,并由他将大家的意见直接反映给张国焘。张国焘早已得知情况,因此接到意见书的时候并不意外。
张国焘被迫在小河口召开师以上干部会,会上众人纷纷提出了张国焘的错误,指责他将“肃反”扩大化,曾中生则重点提议尽快重新建立新根据地。会上张国焘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委任曾中生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图 张国焘(左)
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军川北,曾中生虽然腿、臂受了重伤,还是躺在徐向前为他准备的担架上,以顽强的毅力随红四方面军南渡汉水,而后又支着拐杖走了两百多里路到达川北。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后,曾中生和徐向前一起指挥着红军作战,成功粉碎了敌军的三路围攻。
在此期间,曾中生还就红四方面军的反围剿经验,撰写了《与“剿赤军”作战要诀》《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等军事理论著作。这些军事理论著作受到了毛主席的大加赞赏,并且长期作为部队广大指挥员的学习材料,在此基础上,我党形成了系统的游击战理论。
1933年9月,张国焘故技重施,将曾中生以“右派首领”的罪名进行逮捕,此后曾中生这位名将开始了他漫长的囚徒生涯。张国焘对其进行长期监禁,派人对其严刑拷打想让他在重刑下屈打成招。
两河口会议的时候,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毛主席问道:“中生同志呢?怎么不见呢?”张国焘则是谎称曾中生在后方养病,阻止他们相见。曾中生也曾试图向毛主席写信,要求中央重新审查还自己的清白。
但张国焘为了阻止曾中生与毛主席取得联系,早在毛主席等人发现曾中生被关押之前就下令勒死了曾中生,1935年,年仅三十五岁的曾中生就这样被秘密杀害于四川理番县卓克基的密林中。
图 两河口会议
到达陕北后,毛主席辗转收到曾中生的《与“剿赤军”作战要诀》,对书中总结的战略战术赞不绝口。1936年2月8日,毛主席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名义向张国焘发出电报,要求他对曾中生“须保全其生命安全,并给以优待。”不过,此时的曾中生早已遇害身亡。
一直到1936年10月,毛主席才得知曾中生被张国焘秘密杀害的真相。
1945年6月,党中央在七大为曾中生平反昭雪,此时距离曾中生遇害已经整整10年。1988年,距离曾中生被害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将曾中生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