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姐姐》自从上映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父母因意外去世后,成年的姐姐到底该不该承担起,抚养未成年的弟弟的责任?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网友认为,姐姐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从小没受到过父母的疼爱,她现在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她可以选择不抚养自己的弟弟,没有必要道德绑架她。
也有些网友认为,亲情是不可割舍的,无论怎样,父母去世后,弟弟就是姐姐在世间唯一的亲人,从情理上看,姐姐也不该将弟弟送养给别人。
在电影《我的弟弟》中,姐姐安然最后将弟弟从送养家庭中带了出来,留给了观众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然而,最近有网友扒出了疑似《我的姐姐》原型的帖子,那是在八年前一位网友发布在某论坛上的文章,这位网友在文章中给出了故事的真实结局:在父母去世后,她卖掉了父母留下的房产,没有给弟弟一分钱,还将弟弟送养到了一个农村家庭。
说实话,当我初次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还是很难理解这个女孩的做法,在我的观念之中,父母应该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假若父母去世后,弟弟就该是我们在世间维持与父母感情的唯一寄托,这种至亲的感情,又怎么能够也舍得下呢?
但是,后来当我设身处地地站在姐姐的角度考虑时,有一瞬间也会觉得姐姐送养弟弟的做法值得理解:从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不顾及姐姐的反对生下了弟弟,而就在自己即将踏入社会独立之时,父母却因为意外去世,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拖油瓶”一般的弟弟,如果自己承担起了抚养弟弟的责任,那么自己的人生也就注定了会被束缚。
其实,在我看来,在《我的弟弟》的原型之中,姐姐之所以不愿意抚养弟弟,都是因为她心中没有爱,既对父母的重男轻女感觉到寒心,又对不顾自己的意愿来到这世间的弟弟感觉到厌恶。
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心中有爱的人,可以克服世间的一切阻碍,承担起爱的责任,将眼前的阻碍看成是甜蜜的负担;然而,心中无爱的人,只会看到眼前的压力与困境,会从现实层面来思考问题,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有人说,心中无爱的人,即使再强大,也是可怜可悲的,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感知过爱,所以他们也不会去爱别人。
我想,《我的姐姐》原型人物之所以能这么“狠”,或许也是因为她从小没有感知过父母的爱吧,女主对待弟弟的这种“狠”,其实都归咎于她重男轻女的父母,给予两个孩子的爱不够均匀。
女孩子的心,大多是敏感脆弱的,当父母不顾及她的想法,生下了弟弟后,重男轻女的父母,又将爱的天平偏向了弟弟,这一定会使得姐姐心生疑惑:也许父母根本不爱我,他们只是爱弟弟吧。
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姐姐自然会在潜意识中,将弟弟当作抢走父母的爱的“敌人”,而这恰恰是父母在无形中造成的。
家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当父母在生育了二胎之后,他们便有义务给予两个孩子同等的爱,教导他们相互关爱,既要姐姐照顾好弟弟,又要弟弟保护好姐姐,只有这样,家才会变成一个充满爱的整体。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父母对子女爱的不均,爱的有差别,只会在无形之间伤害孩子对于家庭的归属感,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长大了自然也会变成心中无爱的人。
从这个观点来看,或许《我的姐姐》原型人物之所以能对弟弟这么“狠”,都是来自于父母对她的“狠”的投射,既然她在父母身上没有学会爱与被爱,那么,她自然也不会去爱自己的弟弟。
在我看来,姐弟俩之间感情的生疏,完全都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父母偏爱弟弟,实则是害了弟弟,年幼的弟弟根本不懂事,缺失了父母保护的他,最终只能像一个皮球一般被心中无爱的姐姐踢走。
身为父母,要懂得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既要将爱给的均匀,又要关切到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想法,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家里的爱,他们才会在被爱的同时,也学会爱别人,也才会对家有归属感。
用心去爱孩子,这是所有家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