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944年11月调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4年间集国民党军作战、后勤之权于一身,他就是蒋介石的大管家何应钦。他曾出任黄埔军校的总教官,两次前往日本留学,他的军事才能很突出,为何在新中国成立时,唯独不被新中国接受投降的人?
东洋求学,被蒋介石赏识重用。
清光绪十六年闰三月十三日,何应钦出身于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其父何其敏“自幼监督甚严”,并长期养成了俭朴耐劳,钻营,执着的性格,对何应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何应钦自幼勤奋好学,并于190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应选清政府陆军部招考留日学生,赶赴日本留学,并于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在讨伐袁世凯失败后,再次赶赴日本留学深造,并于结业后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可以说在军事才能方面,何应钦有很大的优势,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他后期在国民党派中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何应钦曾与蒋介石是校友,蒋介石是高他一级的学长,后来在黄埔军校任总教官时与蒋介石第一次合作,并有“蒋、何”并称。后来以出色的军事才能被蒋介石赏识,看中,成为了蒋介石亲信,在“四一二惨案”中,强行解散南京共产党支部,并抓捕了许多共产党员。
何应钦十分感激蒋介石不计前嫌,曾经为了蒋介石南征北战,在自己父亲去世时,忙于前线督军,无暇回家奔丧,蒋介石颇为感动,亲自上门吊唁何应钦的父亲。
根深蒂固的反共立场。
西安事变中,何应钦坚决主战,宁愿与宋美龄等直接撕破脸皮,也不退让一步,有人说,何应钦主战是想借张学良,杨虎城之手杀掉蒋介石,“取而代之”,或者让蒋介石死在战乱中。
虽然蒋介石出文叫停了何应钦,甚至在之前宋美龄给蒋介石的信中说道:南京城内“戏中有戏”,端纳的分析:何应钦等人此刻决心利用西安事变,借机派步兵,炮兵和飞机攻进这座城市。何的追随者将以委员长为借口炸死他。
但后期蒋介石依旧十分信任何应钦,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今日终日盼望飞机声和炮声能早入余耳。
何应钦对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他的反共立场十分坚定,甚至在与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时表示这只是为了防止国内共产党势力攀升,并对冈村宁次说:“实际上我国现在最难办的是共产党势力抬头,故而不愿引起对外问题”。
为了防止共产党的成长,宁可背负卖国骂名,新中国又怎会接受这样的人的投降。从他的种种做法来看,何应钦终其一生都改变不了他反共的立场,可谓“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顽固,活动之频繁,影响之巨大。”
与蒋介石的矛盾激化。
蒋介石对何应钦十分信任,并且也给足了何应钦在国民党中的领导地位和权力,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何应钦的成就离不开蒋介石的重视,提拔,蒋介石疑心很重,“疑人不用”,即便才能再出众,一旦起疑,便不再任用,但是何应钦既能成为蒋介石的大管家,两者的关系也是十分要好的。
但是何应钦却在汪精卫等人逼迫蒋介石下野时,眼看蒋介石大势将去,竟暗中支持逼蒋介石下野,蒋介石在被逼下野将离职时,回顾何应钦,而何应钦沉默不语,蒋介石心痛异常,事后表示:只要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
蒋介石确实十分信任何应钦,不然也不会因为何应钦在众人逼他下野之际,因何应钦的沉默而痛心不已,但何应钦却辜负了蒋介石对他的信任,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如何放心将后背交于他之手,那岂不是虎口夺食,自取灭亡吗?
后西安事变中,何应钦在蒋介石被扣押的情况下,仍主张迎战,坚持以武力逼压,维护国民党的威严,虽然事后蒋介石看似并未“太怪罪”他,依旧选择相信他,从理性的角度看,何应钦的做法确实很应蒋介石的想法,但作为他看中,信赖的人看,毫不顾忌他的安危,心中总归是留下了伤痕。
都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蒋介石对何应钦的信任在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上磨灭光了,最后在新中国成立时与蒋介石逃往台湾后,终于被蒋介石“抛弃”了
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蒋介石,何应钦在眼看蒋大势将去,四面楚歌的时候选择了弃蒋介石而去,这样的人,即便才华满身,又岂敢招之用之呢?
古语言: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患难见真情,愿与你共担苦难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相信的人,对于那些背后捅刀之人,若还是毫无原则地选择原谅与接受,总有一天会接收到他对你意想不到的致命一击。
在那个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局势并未完全稳定,面对何应钦的投降书,新中国又怎会接受呢?
抛开他对共产党员的迫害,就他当初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不仅不承认自身错误,还把共产党作为借口为自己开脱,以及他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这样的人,新中国断然是不会接受他的投降书的,新中国看中才华,但更重人品。
举报/反馈

知行路上道历史

149万获赞 10.5万粉丝
把历史变为我们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