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能打胜这场浩大漫长、足以载入史册的攻坚战,县乡干部功不可没。中国14亿人口中,超过半数都分散在天南地北的乡镇县城里,为了维持庞大基层社会运作,干部团体的稳固、连续、有效格外重要。
为此,在摸索过程中,政府基层形成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干部升迁任免机制,不仅有着明面上的审核评估章程,还潜藏着一些微妙的“潜规则”。那些微妙的重用当中,潜藏着县乡干部提拔的隐性台阶。
兼顾庞大机关运行的效率和数百万干部们的主观意愿是一个巨大难题,为此,县乡各部门干部的提拔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性台阶。这些隐形规则如何运作?效果如何?人们满意吗?走进县乡干部体制,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我国各地的政府和机关设置大致相同,干部调派审核最注重的无外乎工作经验,但因地方传统、习惯不同,各地的提拔规则也存在差异。
乡镇作为最小的地方管理单元,干部调派系统较为单线条,而县城各部门人才调动则存在更多的横纵空间,我们先从这乡镇和县城两个环境来了解政府基层干部的流动规律。
乡镇干部面对的是复杂而难以管理的基层,工作琐碎,压力巨大,环境较差,但好处是便于锻炼能力,直线升迁竞争较小。
乡镇级干部分为正副镇长、正副书记、武装部长、政法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纪委书记、人大主席等,大都从党委秘书、组织干事等职务开始,升到书记后再向县里调派就可以进入县级各个部门做领导。
虽然乡镇环境小,竞争不大,但从组织干部提拔到书记也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比如一个副镇长或委员往往需要先升纪委书记,再升副书记,再升人大主席,再升镇长,最后升为书记。
乡镇每次职务调动至少间隔三年,在没有特殊提拔的情况下,一个干部要从副镇长升到书记需要15年。
做到乡镇书记后,调派到县城职务就比较高了,至少能做个局党委书记,有能力的可以做到局长、县长甚至政协常委。在乡镇熬不上去的干部,回到县城一般可以担任主任科级副局长。
县城里的部门和职务比乡镇多得多,不同部门调派机遇也各不相同。
督查部、机要部、综合科等县委办和县政府办(两办)虽然没有实权,工作最辛苦,直接对接领导,考验个人能力,犯错最容易被惩处,但也是有成绩就有认可的部门,最容易得到提拔。
两办干部大都由年轻人担任,下派到地方直接可以出任副书记、人大主席甚至是镇长,在县里平调可以到部委做副局长、局党委书记,能力强的可以直接做局长。
县城组织部、部委干事升迁不容易,局长和书记等岗位一般都从乡镇书记提拔或各局平调,因为部门人员普遍配备较多,升迁竞争大。为此,发改委、宣传部的一些年轻干部为了突破副科门槛不得不下到乡镇,在基层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岗位上熬资历反而升迁更快。
县城的团委下派到乡镇,一般是书记对镇长这种级别,这个部门的干部胜在年纪一般不大,难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妇联作为一个女性较多的部门,常常被当做职业过度平台,在妇联工作几年后,下派到乡镇可以担任副书记职务。
各地的机关配置不完全相同,人员配置越多的部门竞争越大,副科是一道坎儿,升到正科或处级就是领导职务,熬不过就只能一直在下层或基层打转。
漫长的调动周期、复杂的环境、激烈的竞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面网格,有人借力而上,但更多体制内的人一生都困在某个狭窄的职业空间里,天花板抬头可见。
早期的干部大都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履历不凡,近些年的干部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系统的,受教育程度高,个人能力不俗,这两种人都有着不低的职业期待。
但县乡的工作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机遇少,待遇低,在岗位调动上有很多难处,比如许多干部家庭条件很好,个人生活在县城或城市,将这类干部下派到乡镇时,他们就面临生活和工作脱节的尴尬,有人甚至为此拒绝调派;
比如基层环境差,有人难以忍受恶劣环境中途要求转岗或辞职。
就现实而言,政府机关需要有人来担任艰苦的工作,干事们应该服从调派,但社会里高涨着按劳分配的市场主义,许多行业的人才都薪酬不菲。干部们选择留在或进入机关工作图的就是稳定,时间规律,有精力照顾家庭,女性尤其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让他们从县城下基层还是让他们从基层进县城,都是严重拉长他们的通勤时间,挤压他们的个人生活,一些偏远地区的干部长期回不了家,甚至需要为了工作牺牲掉家庭。
单纯强调组织需要,无视机关干部个人权利,在薪资不高的情况下强迫他们牺牲奉献,要求他们机械地服从调派有违社会道德,也不现实,因此调派干部时需要公私兼顾。干部考察阶段的谈话一般都会了解个人意愿,就有这部分考量,但岗位调派时还是以组织需要为主。
为了调和县乡干部人员和岗位需求的矛盾,党政机制形成了一些提拔的隐形重用规律。这一方面是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干部有机会发挥,一方面可以稳定这个被戏称为“一眼万年”的职业群体。
在民众眼里,“行政机关”是一个整体,但在内部人来看,这个系统却是一个复杂如麻的环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章程,在干部提拔上更是一层有一层的规则。通过对部门和职位的解析,我们来了解那些微妙的干部重用潜规则。
全中国有6万多个乡镇,各乡镇规模不同,大乡镇人口多,经济富裕,小乡镇人口少,资源有限,一般的县城都以某个经济强或体量大的镇为中心划分片区,这样的情况下,大镇小镇差距巨大,相应的干部等级也有很大差距。
大镇的政务多,工作复杂,干部普遍统筹能力强,处理事务的经验丰富,因此一些地区连年出高干,一些地区整批被提拔,这样的乡镇,对于干部的吸引力很大。
县级的干部选拔一般要求两任正科实职工作经历,大镇的领导更能满足这类要求,一些中心镇的书记甚至可以达到副处级,他们的政务履历更加丰富,拥有处理财政、人事等各种大小问题的丰富经验。
相比之下,小镇的干部的职级和经验则相对有限,大镇干部占据绝对竞争优势。
大镇意味着更多资源、更大权利、更多报偿、更好平台、更多机会。为此,干部调派时总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镇的干部调到小镇,哪怕升职也未见得开心,但小镇干部平调到大镇也意味着被重用。
前面我们说过,县城的各个机构中,最容易被提拔的就是两办。像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县委办这样的重要部门,干部所做的工作都被领导看在眼里,很容易出成绩,常常出现青年干部受到提拔,所属部门与有荣焉的情况。
部门因出人才热门,出了热门又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良性循环保证了这些部门长青不衰。比较大的部门,诸如财政部、土地规划局、发改委等因为掌控着实权和资源,在机关里地位高、分量重。
在提拔干部时,这些部门虽然比其他一些部门有优势,但因为内部人员多,竞争激烈,提拔比例也不高。好在这类部门本身具有地位和资源优势,工作协调较为容易,待遇好,吸引的干部对提拔、跨越部门门槛的意愿也不那么强。
重要部门和大部门一直是干部提拔过程中的香饽饽,机会多,但容错性也差,在领导跟前犯错被贬也不稀奇,涉及环保、财政、安全等问题的部门都是容易出问题。
一些年长的干部在调派时不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于往上爬,更乐于“养老”,会主动申请一些如政协、档案馆工作,留职求清闲。因此,中老年干部成批调派的地区,一些闲职也会变得抢手。
除了部门,岗位的关键性也对干部提拔有着很大影响。如党政办主任,虽然是科员,但是作为关键岗位,远比普通岗位提拔更讲究。而当中央或地方政策重点发展某些产业,比如经济、环保、乡村振兴等,当地的对应岗位就会更受重视,做出成绩的干部被提拔的机会就更大。
乡镇干部虽然没有关键岗位的明确区分,但是有默认的职位顺序,书记最大,之后通常是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纪委书记、常务副镇长、组委、宣委、副镇长、武装部长。
其中,武装部长一般作为副科级的开端,可以出任组织部长,也可以通过人大选举升副镇长。而党委副书记,主要任务是辅助镇长和书记,主管人事和综合治理,职务介于虚实之间,很适合学习做领导的经验。
县城的体系中,最初始的岗位是普通处级干部,最重要的机关是常委,由县委书记、县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副书记组成,这些岗位都是重点岗位,容易做出成绩。
重要部门和重点岗位的范围既有固定范围也受国家和上级地方政府政策影响实时变化。虽然职级相同,但从小部门、普通岗位平调到重要部门、重点岗位相当于升迁,而从这些重点部门和岗位调到小部门、普通岗位,则等同于贬职。
机关里的职务乍一听都是XX正副局长、XX正副主任,分不出区别,实际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职、虚职之分,比如副主任科员,一般都是非领导职务的虚职,比如副科级领导岗位,是有实权的领导职务。
从级别上看,副主任科员和副科级领导是同级的,薪酬待遇基本持平,最多差个两三百,但在权力上却有巨大差异。
实职岗位因为有权力,可以更多、更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做出的政绩可以写进自己的履历,容易受到领导关注,提拔机会更多,年轻干部对这样的岗位是非常向往的。
因此不管是条件艰苦的基层还是县城里的小岗位,只要是实职,都比较受热门。从虚职调任到实职岗位,虽然职级没变,但也意味着重用。
机关里的实职实际上很少,很多干部竞争不过只能做虚职。这种情况下,整个体系很容易产生职权倾斜,引起干部们的情绪不满。为此,近几年国家在改革党政机关时推行了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以调和干部群体的职务和情绪偏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对岗位竞争带来的矛盾起到了缓解作用,比如一些干部对提拔升职不那么热切,能接受做虚职;比如一些领导善于统筹工作和人员,会给一些虚职干部安排些有职权的工作,让他们享受职业成就感。
为了保证职能部门权力的集中性,大部分干部都在默默做着辅助工作,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的职业成就感并不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机关体系,论资排辈、明暗斗争、“一眼万年”这些潜规则会越来越不受欢迎,生硬的机械化管理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必然越来越行不通。
基层党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岗位调派是凸显干部能力和贡献、激发这个群体的生命力、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的重中之重。
时代在变,县乡机关作为维持社会运转的重要一环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干部提拔上多做研究和改革,为有能力的人提供更多自我实现的平台、更有吸引力的机会和更合理的报酬,才能保证整个体系有效、平稳运行。
让干部提拔更公正、更合理、更人性化是未来趋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