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为啥会被一些人骂,而且是上价值地骂

原创 格十三 

图|《你好,李焕英》

文|十三姐

这个春节档《你好,李焕英》风头很足,听说票房也不错。我朋友问我看了没有,我说看了,她问我感觉如何,我说挺好的。她说:“哎哟,松了一口气,真怕你也要骂它。最近好多人在骂这片子烂,搞得我都不敢说它好了。”

你看,杠精发达的时代,弄得正常人不敢说话,这也是常有的事。

朋友又说:“我觉得这电影就算没那么好,但也没有像他们骂得那么差吧。”然后甩给我几个链接,里面把《你好,李焕英》骂得一个比一个凶狠。

我这个朋友是大学老师,教中文的,很有主见,这次却因为一部电影产生了自我怀疑——别人说不好,我觉得好就显得我很傻白甜。

其实,一个成熟的杠精甚至根本不需要真的看过电影也一样能骂,而且骂得让人感觉还很有道理的样子。

特别是有些平台流行“公知”,对于很多人说“不错”的东西他就说“不好”,哪里不好,怎么个不好,头头是道,然后他就成公知了,很多杠精把自己当公知非常愉快。

无论什么事什么人,只要红,他们就能立刻让你黑。

就连贾玲想在这部电影里呈现的主要元素“母女情”,都能被一些杠精黑化。我是真看不下去了。

一些人对这部电影的观点是:“这就是一部牵强附会的超长小品”,“煽情用力过猛”,“这是在把中国式亲子关系脸谱化”,“这就是贾玲在自我感动”,“这就是在公众场合强塞给观众导演的私人情绪”,“这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心愿而让观众买单”。

呵呵,你们这不废话吗。

导演拍电影不是为了完成自己心愿,难道是为了完成你的心愿啊?

导演拍片子不带她私人情绪,难道带着你的情绪啊?

导演拍的亲情片不煽情难道扇你啊?

他们一边觉得这片子这么失败,一边还能为了它拿出几小时写千字长文去骂骂咧咧。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在“某乎”和“某博”上看到大批骂人精,是因为去骂一件事和骂一个人,永远要比去做一件事和做好自己简单多了。

所以,他们骂就骂了,不必真的在他们骂声中去质疑自己,“我是不是又傻又单纯又好骗”。不用怀疑,你被《你好,李焕英》感动并不说明你愚蠢,你一点问题没有。

我也同意,贾玲作为一个小品演员或相声演员,在电影这方面肯定是比不上专业人士的。但不管过程如何,反正她拍了,有人喜欢,钱也赚了,心愿也实现了,全国人民都知道她的妈妈叫李焕英了,这就成功了。

你们骂骂骂咧咧的各位,请问你有能力让全国观众为你妈鼓掌吗。

还说什么“把自己的私心公众化”,笑死我了。

苏格拉底说过私心是世界的起源。爱情不就是私心吗,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有私心在里面,除非你的私心只有一肚子坏水。

你给人介绍自己时说:“我是谁,来自哪里,做什么的,我有什么牛逼之处”,对吧?你不想把私心公众化,那你应该说:“我是哺乳动物,我是人类之子,我要为地球的永生而奋斗不息。”

讲自己的故事就是有私心的,没心没肺的讲不了故事。

一部电影能感动那么多人,还是有人会骂,是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距太大、文化教育差距太大,还是别的啥原因。

我认为,这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日子太浮躁,时间太多,作业太少,正好是这群人,很缺乏一种高级哺乳动物的素养,叫做“抓重点”。

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或许是在小学或者初中,老师让写《我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somebody》,有的同学写得很感人,老师让他站起来朗读自己的文章,老师听得热泪盈眶,连连点头,读的人自己也有可能读着读着开始掉眼泪。

而周围的同学呢,肯定会有一批人,而且还是一大批人,会觉得“这写得什么狗屁,矫揉造作,刻意煽情,是为了得高分才硬这么写的吧。”

文章写的与他们无关,他们也真的不会共情,便会觉得这真的很一般。

而写作文把自己写哭的那个同学,也许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把心里的这份感情写出来呢,如果写出来正好也被人赏识,把别人感动,那他会很欣慰。

有的人,从小到大都不看重点,只看“我能不能挑出毛病”。

他们不知道,很多得了高分的作文,在写的时候真不是为了高分而写。越是这样,才越有高分。

有人以为所有人都带着极大的功利目的去做一些事,他们既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去体会当事人的情绪,也不能让自己也具备淳朴的出发点,于是所有“重点”,尤其是那些最本质的从人的情感出发的“重点”就被忽略了。

但总有很多人,他们善于去共情,非常有能力去捕捉重点。不管是其中某处朴素的情感打动到了人,或是一些华丽绚烂的字眼惊艳到了人,这些重点,在大众的眼中,被零零散散地收集,各为其所动。

而从小就觉得“别人是为了得高分写作文”的那些人长大了,他们只会看到缺陷,依然捕捉不到“重点”。就像对待这部电影,他们去挑拍摄的毛病,创意的毛病,演技的毛病,逻辑的毛病,却不敢说有没有被感动到的一面。

这年头能让人感到完美的电影几乎不存在,能有某个方面令人觉得值回票价已经很不易了。继《妈妈,再爱我一次》后,关于母子感情的、能在院线里上映的生活片,少之又少。

很多人习惯了炫酷的特技,大制作大场面,高科技魔幻影片,4D的,巨幕的,投资几亿的,宏大雄伟的,便会对小制作挑三拣四。

在电影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前两年有一部小制作《婚姻故事》成了赢家,越是电影文化发达、包容性高的地方,人们越容易接纳各种小而朴素的东西。这是最高境界,而不是看人家小成本、不专业,就逮着bug狂怼,却不思考到底为什么好多人被它打动。

中国就你一个清醒者?

我最佩服有种杠精,连这种故事都能形而上地来批判价值观。

他们逮到的点是:“这部电影里的母女关系都沉浸在亏欠感和负罪感里,妈妈也是满满的付出型人格”。

更吓人的来了,她们还能延伸到现实:“这种孩子为了给母亲长脸用尽全力,现实中歌颂这样的母亲就是在纵容一个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妈妈,这是多么错误的价值观。”

哈哈,太好笑了。你们似乎在为中国的妈妈摇旗呐喊,撕掉标签。

求你们住嘴吧,你们有限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简直连给“李焕英”这样的母亲提鞋都不够。

因为这部电影不但没有给亲子关系下定义,恰恰相反,它反而是在讲述“亲子关系多元的可能性”。

那个被老师召见时不高兴、嘴上嘟囔着“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点心”的妈妈,也是一个包容大条、能和孩子做朋友的妈妈,她能原谅孩子为了让自己开心而撒谎,也能满怀信心地如朋友般跟孩子一起憧憬未来,面对未来。

所谓的什么“付出型人格”啊,“制造愧疚感”啊,都是盲人摸象。当妈的哪有不付出的,一付出就说是付出型人格?那你有没有过扶老奶奶过马路,是不是觉得惊天地泣鬼神,觉得世界亏欠了你?

按照有些杠精说的,把“李焕英”这个角色归纳为“对孩子不满,苛责,给孩子负罪感”,我看你们一定是没当过妈。

你们要求当妈的不能生气,不能失望,不能对孩子有要求,那才真正是给母亲贴标签,让当妈更难,让妈妈更委曲求全,失去自我。

在电影里我们只要眼不瞎都能看明白人家母女俩关系融洽,气氛和谐,能开玩笑,能像朋友般沟通,能在出了问题后包容理解,相互鼓励支持。

各位骂骂咧咧的杠精朋友们,你们和你妈能做到这样吗?

电影并没有把中国的母亲脸谱化,中国的妈妈们也不都是只会默默奉献给孩子缝补裤子、为孩子默默流泪,也没说中国的妈妈都是要求孩子要样样好,不好就甩脸,孩子惹事了就翻脸。

妈妈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多元的,既不能被挂脸谱,也不能被下定义。如果要求她们不可以有“李焕英”某一面的特质,那就等于要求妈妈更完美,完美得像AI,请问你们这是孝顺?

还有说贾玲的“抱歉型人格”是由于妈妈对她的长期不满造成的。

唉我都懒得说了,你们这些人要是想批斗中国母亲,为啥不回家找自己妈,冲着电影撒气有啥意义。

我认为《你好,李焕英》毫无价值观问题,也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式亲子关系”下的什么“亏欠型人格”和“付出型人格”之类上纲上线的毛病。无论它作为电影是否成功,它作为一个近年来少有的亲子故事,是不错的。

尤其是各位杠精朋友千万别以为喜欢《你好,李焕英》的人不如你懂电影,不如你见的世面多,不如你更会辩证分析。他们只是更智慧地学会了在所有不完美的事物中去挖掘哪怕是一点点美好。

尤其在一个灰色的2020年之后出现这样一抹温暖的颜色,也更教会我们珍惜家人珍惜自己,至少比看那些难辨雌雄的流量小主们舒服多了。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