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顶流马斯克,又带火了一个应用。
2月1日,马斯克发布推特称,他将在一个名为Clubhouse的语音群聊应用中开启讲座。话音未落,这个诞生一年不到的应用在一天内迅速成为了全球的互联网热词,它的音频服务商声网也在周一股价暴涨44%。
不过马斯克并不是带火Clubhouse的第一人,在今年一月份,Clubhouse注册用户不到300万,但已经完成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创立9个月就成为了独角兽,Clubhouse的邀请码也从仅数美元飙升到了数百美元。
作为一个语音群聊软件,Clubhouse为何让人们疯狂?小雷特地花了几百元抢到了一个邀请码,带领读者们一探究竟。
“专业聊天”的指向性
其实在国内,这种主打“语音群聊”的软件有不少,如YY、吱呀等,但从体验看,这些软件的“主旋律”依然是以游戏和交友为主,房间号搜索的限制也让不少聊天群局限在圈子内。
在这些群聊软件中,被戏称为“00后社交软件”的Soul,反而是最上心的一个。尽管在Soul中,语音群聊只是个Beta项目,但Soul对“群聊派对”的运营比较成功,线上聊天、游戏交友、职业交流、地域聊天等不同特色的群聊房间,在Soul里都会得到充分的曝光。
Clubhouse相比Soul则更加特化,“专业”是小雷在体验中的第一关键词。由于采用了邀请制,目前的用户大多是从业者(如音乐、互联网、创投等),你也能在简介中看到他们的职位,这样就建立起社交的亲近感。虽然有娱乐话题,但整个社区的主基调依然以专业为主。
从交流层级上看,Soul和Clubhouse更是截然不同。Soul的聊天层级非常扁平化,只要按顺序发言,任何用户都有机会进行交流,房主只是一个主持人;而Clubhouse则分为主持人、发言者和旁观者三个等级,旁观者若想晋升为发言人,必须举手经过主持人批准,这种模式更像是讲座嘉宾和听众的关系。
为了维持这种“讲座”氛围,Clubhouse在各种小细节上体现了他们的重视。
如果你“订阅”了某个房间,软件就会帮你生成一个详略时间表,你甚至可以将他们放入到手机的日程表上。软件的层级也非常简单:推荐+好友,每名用户最多只能拉新三个人,在聊天音质上,Clubhouse也比大多数社交软件来得要出色。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Clubhouse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相较于Soul,Clubhouse无法通过打字进行内容输出,哪怕是发言者也无法做到;目前Clubhouse仅上线了iOS客户端,安卓则无福消受。
音频社交的土壤
虽然Clubhouse在中文互联网呈现出“一码难求”的热度,但这更多地是马斯克带起的名人效应。从监管层面来看,这种态势肯定不会长久。参考此前入华的Line,Clubhouse的生存概率几乎为零。
至于专业音频社交能否在国内成为新风口,小雷也并不乐观。本质上,Clubhouse的使用模式更倾向于欧美的“播客”Podcast。相较于中国,海外听众对于Podcast的热衷是我们难以想象的。2018年3月,苹果播客的累计单集下载量和流媒体播放量已经达到500亿次,活跃节目达到40万个。
而Clubhouse相较于播客,又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它的准备时间短、可互动性强;由于聊天房间暴露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进来聆听,同时分享给更多人;内容质量也能由专业用户把控。疫情的居家办公,更是将Clubhouse抬到了更高的高度,不过它的这些优势,国内则通过社交+视频的方式解决了。
从Questmobile展示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来看,视频才是我国观众最热衷的内容载体,相较于视频,语音社交带来的变革微乎其微。哪怕是运营最成功的Soul,它的语音群聊功能也不是主要宣传卖点。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等机构的统计,国内大多数在线音频用户,其重点都离不开有声书。
不过随着视频号、付费群等模式的兴起,专业群聊的未来似乎也不是那么黯淡。如果说国内谁最有可能拿到专业群聊这张入场券,那只有可能是已经成型的Soul和跃跃欲试的知乎两家。至少,知乎创始人周源也在其动态中,表现了对于专业群聊的兴趣。
专业群聊的未来
其实作为一名科技作者,小雷在这一年的写作过程中也陆续尝试了一些播客和语音社交软件。相较于知识性视频,播客和专业群聊给我的帮助更大,仅次于深度文章,业内人士的亲身体验,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就能吸收的。
但小雷作为一名听众,也深知播客的缺点:知识点散碎、繁琐、盈利性差,国内的大多数博客制作者,基本不会在资金上有特别大的压力,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大多是兼职身份,播客只是一种强迫症式的习惯。只要视频的盈利前景不变,那么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媒体战下,专业音频社交的未来肯定不算前程广大。
无论该上多少层“专业性”外衣,说到底,音频社交依然是快餐化时代的产物,在“获取知识”这回事上,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