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一直都是改善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其他国家还在寻找着突破口时,"新村运动"就已经成为了韩国现代史上的20大功绩之首。
在上世纪60年代前,韩国还存在着人口比例多、土地面积少,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等诸多问题。于是韩国政府发起了"五年计划",经过一系列措施后,韩国经济有了很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严重不均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面对这一境况,时任总统的朴正熙又发起了大规模农村现代化改革,韩国农村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颠覆以往的道路。最终"新村运动"取得成功,还曾在亚洲地区一度被誉为现代化典范。
实现全面经济腾飞后的韩国,一改以往的精神面貌,达成了精神与物质双丰登的局面。而这场运动不仅加快了韩国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新村运动的开展过程
1970年,面对两个"五年计划"带来的城乡差距,朴正熙提出了一项措施——"建设新村运动"。对这项措施,人们将它定义成:一场通过全面协作来实现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运动。
而新村运动实行前后,最为明显的就是政策的改变。
首先在农业方面,政府为增加粮食供给,提出了用高价收购玉米、水稻、大小麦等农作物,并普及新品种、实行农业机械化,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此期间,政府还加大了资金投入,来进行农具补贴。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拟定了20项规定的基础建设,并提供水泥供应,用来修缮人们的住所与公共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会通过不同情况进行了政策调整。
比如在面对懒惰的人群时,通过奖励扶勤来促进发展,并将村庄分为:基础村、自助村与自立村,用最高评级进行实物奖励来调动村民积极性。
而在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政府也会兼并发展道路建设、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治理河川等利益长远的项目。在提高人民生活保障的同时,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点改变是从以往的没有组织到农村社区的建设,以及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等方面。
前者不仅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完善,还能使农村更加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
后者为建设运动提供了充足资金,促进了人们与金融合作的自发性。在这些项目中,其中的金融项目尤为重要,因为农村面貌的改革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前期运动中的农业资金不足是一个很大问题。
对此韩国政府选择建立新农协来获取资金,将金融服务与农民组织相结合,再分别以城市、基层为中心,使之根据互助原则将资金贷给成员,提供生产及日常所需。而合作金融一经推出,也立刻受到了热烈反响,人民的生活更加蒸蒸日上。
具体表现与成功因素
截止1978年,经过一连串的整改后,韩国全村通电已经完成,基础的电器也开始普及,农村茅草屋更是不复存在。农民收入与以往相比增长近8倍,至1979年甚至达到城市工人收入的84.7%。
在农业方面,大米单产量提高将近50%,水稻更是达到4200万石。而据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显示,韩国农村每公顷均产量已经高达全球第一,这成为了韩国崛起的坚实后盾。
韩国农村在实现富足的理想生活后,新村运动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没有落下。人们纷纷喊出"创造洁净家乡"的口号,宣传环保与垃圾分类,从前的脏乱差形象一扫而空。
同时人们的业余活动也丰富起来,如旅游、制作美食、学习园艺等,取代了以往的落后习俗与恶习,民众自信心得到空前提升。那么实施"新村建设"后,人民生活的改善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在韩国某传统旅游村里,政府曾拨款1亿韩元与村民共同开发农业。政府实行了良种补贴政策,目前该村已经全村种植起基础农作物,并饲养了稀有动物。
据村民表示,全村每年的公共事业也由市政府拨款,如道路、桥梁等一律由政府负担。
除此之外,还有统一实行的初、高中免费教育,和国民年金制度的养老保障。在医疗方面,村里实行强制医疗保险制度,一般病症会报销80%费用,但有养老补助的人看病基本免费。除此之外,每个地区都会开展政策课。
据某市农业政策课工作人员介绍,政策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改革,如转换思想意识,实现农业信息化,通过学习新技术来调整农业发展路线等;
二是开发合适的农作物以及实行环保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改善环境,打造与文化相融合的自然景观。政策实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在其中一户新村建设的优秀村中发现,该村环境优美,居住环境适宜,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也有其特色。
为此还得到了政府的奖励基金,以及被定为米加工支持点。而在另一户农业信息化试点村中,至今为止的农民收入也已经达到约3200万韩元。
其实在1978年后,韩国农村的成效就已经极为突显,人民精神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不禁引发了全世界人民的思考,因为在以往改革建设的国家中,往往只有极少数能够成功,那韩国为何能成为其中佼佼者,乃至亚洲农村现代化典范呢?
其实分析新村运动的过程就会发现,最终的成功与政府态度脱离不开。
首先,从新村建设伊始,政府就进行了大力投资,例如给每个村落免费提供水泥等措施;
其次是政府的动员,鼓励激发全民参与,为此还成立官方协议会来作为指导。在培训指导的过程中,政府会使一些社会上层也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全面了解农村情况。此外还有一系列民间组织的完善,也给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第三点是政府对民众意志的正确认识,政府深刻的知道积极性的重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通过奖励措施来提高。
对此总统朴正熙坚信:"政策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只有人民互助互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生活环境。"
朴正熙的方针使韩国自行摸索出了一条农村现代化之路,而"新村运动"通过将近10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不菲成就。
韩国农村现状与革新启示
在"新村运动"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较高认可后,就致使100多个国家先后派人前往韩国学习经验。那么"新村运动"的成功究竟给了人们哪些启示呢?
其一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政策起到的推动与导向作用。在推动方面,政府需提供资金、技术、物力等方面支持来带动发展。在方向上政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长远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运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积极性是新村运动成功的原因之一,将人民当成改革的主体与核心动力,通过奖励形式来激励民众,增强其自信心与自主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建设。
其三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与精神建设。这也是最需要注重的一点,政府扶持不能单单停留在物质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教育引导。只有文明科学的风气,才能实行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全面完整的建设新农村。
如今的韩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成熟社会,在基础设施上也已经实现了城乡同等待遇。而中央与各级政府,在对农业生产活动上,至今依然给予着许多补贴与支持。
对此韩国某专家称:"当前农民收入中的50%,都来自于国家的直接与间接补贴,但如果不是这点,农民的收入水平绝对很难有大的提高。"
那么我们中国农村能否改变局面呢?
与韩国相比,现在我国在许多方面如基础设施、教育、养老等方面都还未实行城乡同等待遇,农业补贴数量少、种类也较为单一。但这与国情局限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我国人口多,土地面积也大于韩国,因此还难以实现城乡全面发展建设,形成完整的支撑体系。
但韩国的运动开展依然有着其借鉴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想要统筹发展,必须要拿出更多的资金与公共资源作为原动力去开展建设、支持发展,才能彻底改善农民生活。
尽管如今韩国农村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但它宝贵的经验给人们带来的贡献依然不可磨灭。因为无论何时,只有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才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